APP下载

医共体黏性:技术之外加点人文

2019-09-04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光山县医共体医务人员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在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内,技术直指短板,人文触及心灵。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这是古人对如何赢得人心的一种思考。当下,连接不同医疗机构的医共体建设,同样需要赢得人心。那么,如何提升医共体成员之间的黏性呢?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呼吸医共体用实践证明,增加医共体成员间的黏性,除技术精准帮扶之外,还需要加点料,那就是人文温度。

技术直指短板

正如业内人士熟知,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解决当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落地分级诊疗制度的一种新型模式。它的主要路径是,通过资源下沉,对口帮扶,提升基层的诊疗能力。不难理解,技术指导,是医共体间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帮扶。

2017年12月,光山县人民医院联合“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共同组建成立“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当初为何生起建呼吸医共体的念头,正是希望通过技术的下沉、推广,让患者不出县得到诊疗。”光山县呼吸医共体秘书长宋文斌回顾道。

宋文斌,是光山县呼吸科主治医师,2017年被送到武汉同济医院呼吸内科进修学习。进修期间,他发现来自老家光山县的呼吸患者不少来到同济医院治疗。“我在病房进修期间管理24张床位,最多的时候住了13名光山县患者。”

这一现象深深触动了他。作为县人民医院呼吸科的医生,他知道,90%以上的患者在县医院就可以解决问题,根本不需要转诊。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这种不合理的转诊呢?宋文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分析,最先接诊患者的往往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社区门诊医务人员。患者大量外出就诊,原因有三:其一,光山县人民医院呼吸科的技术水平没有取得县基层医务人员的信赖及认可;其二,基层医务人员整体呼吸疾病治疗水平不高;其三,县、乡、村、社区医务人员,缺少沟通交流的平台。

“只有带动并提高光山县所有医疗人的呼吸诊疗水平,然后再让他们了解且认知光山县人民医院呼吸疾病的诊疗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在院长胡传松的大力支持下,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应运而生。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微信群,把大家联络起来。

当然,医共体本身的目的就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治能力,增加黏度,自然少不了技术的支持。

在胡传松的带领下,光山县人民医院先后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签署协议书,成为光山县呼吸医共体技术协作单位。随后,两家上级医院每月分别派科室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到医院教学查房、会诊,并为光山县呼吸医共体成员开展学术讲座一次。“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实现了上能‘通天’。”胡传松表示。

除此之外,光山县人民医院每月组织并分享一次网络直播课程学习活动;每月坚持用一天时间下乡义诊并授课;每月开展一次15~20人参加的学术讲座活动,根据大家需要安排课题;利用呼吸医共体微信群平台,随时进行基层疑难病例网络会诊,并指导治疗……学术活动在医共体中已常态化。“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实现了下能‘接地’。”

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元旦公益晚会,基层医务人员自编自导自演节目。

同时,呼吸医共体大胆创新,结合医疗资源实际分布情况,创造了“呼吸医共体三向转诊表”。其中,各级医疗机构因患者病情需要,逐级转诊,接收单位均无条件接收转诊患者,免去门诊挂号,优先安排床位。

“起初大家积极性不高,很多人员甚至拒绝入群。如今,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微信工作群人数已达500人,大家抢着要求入群。”宋文斌欣慰地说。

目前,光山县医共体成员已涵盖19个乡镇卫生院、35个村卫生室,人数已达500余人,而且不仅仅为呼吸专业医务人员,同时囊括光山县各基层医疗单位全科医师、胸外科等专业人员。

人文触及心灵

毫无疑问,技术的支持,有助于医共体成员诊疗能力提升。但若想医共体成员心连心,还差几分。

光山县呼吸医共体让人惊艳之处恰在于,想医共体基层成员之所想,急医共体基层成员之所急,以走心用情的人文触及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灵。

尤其值得借鉴的是,光山县医共体帮助基层医务人员通过资格考试,从而合法从医。熟悉医疗界的人士均知道,医护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及执业证书,才能合法执业。然而,不少基层医务人员医学知识参差不齐,甚至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很多医务人员无资格及执业证书。注意到这一现象,光山县人民医院不断鼓励基层医务人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相应级别资格考试,取得证书。

考虑到基层医务人员起点低,学习难度大的现实困难,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团队主动担责,义务为医共体成员组织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考证培训及技能操作实践培训。

“帮助基层医务人员通过资格考试,犹如及时雨、雪中炭,这对大家的吸引力很大。”光山县北向店卫生院王伟伟称,免费技能培训活动还吸引了不少外县村医参加。据了解,2018年医师考试通过率,光山县粗略统计达43.4%,远高于全国通过率的25%。

查询到成功通过资格考试,不少医共体成员激动不已,对光山县呼吸医共体更加认同和青睐。然而,这只是光山县呼吸医共体提升凝聚力的一角。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内还经常组织一些公益集体活动,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增加大家业余生活的趣味性。

“其实,医务人员都挺累的。组织公益集体活动,只是想让大家放松一下。”作为多数活动的策划者,宋文斌介绍着他的考量。

以时间为轴看去,可以发现他们的活动密集、多样。光山县人民医院每月开展一次贫困户入户健康扶贫活动,并邀请呼吸医共体部分成员全程参加。其中,2018年10月9日,组织呼吸医共体成员捐款帮扶贫困户一次,共计收到5916.76元的捐款及部分医疗用品。

2018年元旦,光山县呼吸医共体元旦公益晚会成功举办。“晚会所有节目都是基层医务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家积极性很高,玩得十分开心。”紫水办事处徐店村卫生室刘惠霞由衷地说,感觉基层医务人员不再是一盘散沙,精神上有了引导、找到了归属感。

春季来临,光山县人民医院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呼吸医共体成员集体徒步爬山出游、参加植树助学公益活动。“考虑到基层医务人员多为人父母,周末还需要照看孩子,我们的活动但凡可以带孩子的,都鼓励大家带上孩子一起参加,一举两得。”宋文斌介绍。

同时,他们深知,文化建设是一个组织、团体的内涵和灵魂。光山县呼吸医共体编写了《呼吸医共体之歌》,并征集了多首呼吸医共体诗词。

两年来,光山县呼吸医共体从无到有,从成员的不愿意加入到离不开,现如今,呼吸患者转诊率大幅降低,呼吸医共体已成为光山县基层医务人员的精神依托和知识课堂。

猜你喜欢

光山县医共体医务人员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房子7天内“自燃”40多次
光山县粮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调研
光山县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