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壮锦纹样的传承与创新

2019-09-04甘林思覃艳黄琳琳刘嘉王继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鱼纹壮锦织机

甘林思,覃艳,黄琳琳,刘嘉,王继军

(广西财经学院,数字媒体系,广西南宁 530003)

1 壮锦起源

壮锦作为中国广西的独特布料工艺,早在千年之前,壮族的纺织活动就已开始。据史料记载,壮锦雏形初现于汉代。在唐宋时,壮族的织锦技术得到明显的提升,织造出了由丝、麻和丝绵所构成的锦,这便是早期的壮锦。明朝时期,壮锦的织造技术有了飞跃进步,丰富的色彩和多变的纹样构成生动而形象的壮锦图案,品质上佳且织成吉祥图案的壮锦,成了王室的特贡品,非寻常百姓使用。直至今天,壮锦也因其独特的织造工艺、丰富的色彩搭配和多变而富有文化意义的纹样,在中国众多优秀文化中独树一帜。

2 壮锦织造工序

壮锦是在传统木织机上,用纱与丝绒通过壮族妇女双手与纺织机巧妙交织在一起最终成为织品。制作壮锦所用到的有棉纱、蚕丝、染料和织机。棉纱:从植棉到纺纱,以及种子去除,弹棉,纺纱,染色和上浆都是由织锦织机完成的。蚕丝:从种植桑树、采摘桑叶、养蚕、挑拣、纺纱、漂白、染色等工序。染料:用植物和土壤进行不同比例混合,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多种颜色的布料。织机:编织壮锦的织机由最开始的织机经过不断改进变成现在的结构比较简单的竹笼机。小木机包括机身、装纱等。编织时将排列在花笼上的编织竹逐根转移并沿纵向线条画出图案,重复此步骤使图案逐渐出现在锦面上。

3 壮锦纹样

(1)几何纹。几何纹,顾名思义,就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三角、圆形、多边形等作为轮廓的图纹以及以这些图纹为基础,通过复制、旋转等重新排列而形成的图纹。几何纹作为壮锦最先诞生的传统纹样以及在壮锦中最常用到的纹样,在各式的壮锦图案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与特殊意义。常见的几何纹有回纹、雷纹、羽状纹等。最早出现的是方格纹,古文中的“白质方纹”即壮锦,也就是最开始的壮锦方格纹。壮锦图案中的几何纹基本上都不是独立出现而是作为轮廓或背景当作陪衬,当时人们将单一机械的纹样利用一定的美感规律将它们巧妙地与主体物相结合,使画面形成一种曲直相宜、动静结合的节奏美感,同时也将壮族的地域特色与时代审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2)动物纹。动物纹样在壮锦中与壮族人民的信仰息息相关,有着不一样的特色,具有特定的象征寓意。比较常见的动物纹样有:凤鸟纹、青蛙纹、鱼纹、龙纹等。凤纹:其中凤纹是被运用最多的壮锦纹,因此有“十件壮锦凤”这样的说法。凤凰是如意吉祥的象征,凤凰在壮锦纹样中经常出现,它象征着吉祥如意;龙纹:众所周知,龙在我们心目中代表着祥瑞,有着鲜明的特色,壮族人民也都崇拜龙,对它喜爱有加,把它充分运用到壮锦图案中,但其实壮族最开始的龙图腾是一种叫作“图额”的没有具体形象的水下生物,后来随着汉文化的发展,龙图腾逐渐演变成了汉族的龙;蛙纹:蛙纹也是壮锦中必不可少的纹样,蛙纹一般是图案的主角。蛙被壮族人民当作召唤雨的使者和多子多福的象征,因此壮族人多崇拜蛙文化;壮锦上有鱼纹,鱼纹:鱼纹的出现是由于壮族祖先居住地临水,长期捕鱼对鱼有着强烈的印象,且鱼类繁殖能力极强,因此鱼纹也被壮族赋予了连绵不断,多子多福的意义。

(3)植物纹。壮族人多生活在青山绿水的岭南地区,她们从自然中获取生活所需,又以独特的方式向自然表达着她们的敬意,他们将各种植物形象或简单或抽象地织造在布艺之中,最终形成带有植物纹样的壮锦。常见的植物纹样有:太阳花纹、菊花文、桂花纹、梅花纹等。不同的纹样有着不同的寓意,壮族向来崇拜花,她们认为花代表着子孙兴旺、多子多福,因为对花神传说的向往,使得他们以丰富的色彩和各种花纹搭配出各样构思巧妙、造型优美、生动形象、富有文化内涵的花纹壮锦。

(4)字纹。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文字从来都是社会文明必不可少的载体。壮族人民在壮锦文化的推移和前进的过程中,一面吸取其他优秀文化,一面完善自己的文化体系,融合交替最终形成字纹壮锦图案。字纹源于文字的抽象变化,这些吉祥的字纹都有着美好的期望,壮族人将其紧密排列,环环相扣,作为装饰纹样,用于服饰布料上有着富贵荣华永不到尽头之意。这些吉祥的汉字,被聪明纯朴的壮族人经过巧妙的变形,让字纹成了壮族的文化之一(见图1)。

4 壮锦传承与创新

图1 壮锦纹样

图2 鸟纹

图3 新设计壮式复古抽纸盒

图4 花纹

图5 新设计壮艺旋转笔筒

随着时代的变化,受到了流行文化的冲击,如何科学地传承、 发展并创新壮锦文化,成为一项艰巨的挑战。壮锦中独特的纹样元素和色彩构建使其成为现代设计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资源,通过把壮锦元素与时尚元素结合,以及结合壮锦文化底蕴,对壮锦图案进行再设计,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图案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对传承、发展和传播壮锦文化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4.1 传承现状

深入壮锦发祥地,了解了壮锦的取材、染色、编制等制作全程,查阅了相关文献,把握了壮锦的发展现状,发现壮锦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例如:伴随着文化的发展,以及现代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壮锦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危机,老的手工艺人逐渐减少,年轻人兴趣缺乏、不愿学习,渐渐地忘记了壮锦的文化意义。此外,现代商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侵占造成了商品同类化、同质化的出现,在同样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壮锦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即使政府在壮锦文化保护、传承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但是还是未见明显成效,因此对壮锦传承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

4.2 如何发展

(1)加强传承意识。政府应加强壮锦文化继承者的培育,建立健全保护壮锦文化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壮锦的开发与保护,加强人们对壮锦的传承意识,鼓励更多的人去学习纺织壮锦这门工艺。

(2)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宣传,例如进行拍摄壮锦宣传片扩大壮锦知名度,加大壮锦影响力,也可以举办有关壮锦展示的活动,让更多的人更深刻地了解壮锦,还可以依托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景区对壮锦进行展示,传播壮锦文化。

(3)鼓励工艺创新。从壮锦中提取出精美的纹样,再与时尚元素结合对壮锦图案进行再设计。探讨壮锦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同时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全方位展示出了壮锦的历史韵味,真正实现以壮锦为载体,集保护、传承、创新、弘扬和共享于一体的新模式,在不断发展中保护和发扬壮族传统文化(见图2、图3、图4、图5)。

5 结语

壮锦是壮族人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它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加民族自信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新潮流的影响,壮锦的传承和发扬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通过让壮锦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使得壮锦的民族性与时代感结合发展成了可能,促进了壮锦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鱼纹壮锦织机
神机妙算 中国传统织机的分类和演进
「彩陶的随想」
帛锦时韵*
基于传统鱼纹的中老年女装图案创新应用方法
吉庆有“鱼”——鱼纹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由甲纺机:两款织机高速高效稳定节能
古织机与丝绸文化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水改气”究竟靠不靠谱?金斯达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