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小镇助力雅安市产业转型升级

2019-09-03刘洋浩

财讯 2019年22期
关键词:雅安市产业升级特色小镇

摘 要:产业转型升级其原理一方面为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另一方面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升级,实现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演进和技术集约化。近年来雅安市经济发展仍面临着经济效益低和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只有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走内涵式与集约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

关键词:雅安市;产业升级;特色小镇

一、雅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1)雅安市产业发展的高度测度

依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力会呈现由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的演进趋势。同时,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则会发生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演变。产业结构变迁在我国的实践一般会依次呈现“一、二、三”、“二、一、三”等结构类型的演变过程。基于上述理论,本文根据叶文显等人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化指数,对雅安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进行了测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Ht表示第t年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化指数,At、Bt和Ct分别表示第t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我们发现,雅安市三次产业结构非均衡化发展趋势明显。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的产值之和约占整个国民经济的82%,其中工业的产值比重约为53%,整个期间第三产业比重由27.5%增长到32.5%,而第一产业比重由17.4%降低到14%,三次产业结构始终呈现“三、二、一”的发展格局。

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化指数来看,三次产业的高度化指数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其指数值由2010年的5.24急剧增加到2016年的6.73,说明雅安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越来越高,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2)雅安市工业化水平测度

工业化水平是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考虑因素。钱纳里的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是评价区域工业化水平的最常用方法,该划分标准主要依据人均GDP将工业化进程划为三个发展阶段和六个发展时期。

通过收集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到2010—2016年期间雅安人均GDP为2742美元、3262美元、3798美元、3967美元、4364美元、4723美元、5131美元,参照钱纳里的工业化进程划分标准可知,雅安市2010—2011年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2013—2016年期间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雅安市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特色小镇助力雅安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

综上分析,雅安市的产业转型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合理化,但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还不够理想。因此,借着全省大力发展特色小镇的机遇,助力雅安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特色小镇以华东与西南数量最多,文旅资源丰富。目前公布的第一批与第二批特色小镇西南地区有68个,其中四川有15个,四川凭借多样的自然环境以及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丰富旅游资源,文旅特色小镇相对较多。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指出,特色小镇发展方向有旅游休闲、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加工制造、文化创意、科技教育等六大类型。而2017年四川首批42个省级特色小镇名单中,雅安市的雨城区多营镇“中国藏茶村”与宝兴县灵关镇“中国石雕艺术之乡”荣膺榜单。

(1)特色小镇促进产业融合

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文化业与制造业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提升了制造业的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也提高了文化产业向制造业品牌、营销环节的渗透能力。多营镇全力打造的中国藏茶村是国家灾后文化产业重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最终形成了以茶叶种植、加工、茶文化旅游等为主体的整套特色产业链,实现了藏茶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雨城区多营镇依托藏茶文化底蕴,建设有以藏茶文化与茶马古道文化为主,农业观光、种植体验为辅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藏茶村”,极大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2)特色小镇促进要素集聚

未来的文旅消费市场首要的是瞄准中產阶层客户群的崛起,旅游产品应从卖“资源”转向卖“场景” ,只有当特色小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带有地方文化特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比较优势。雅安市的特色小镇建设都可以算作是地方文化型小镇,因而我们认为特色小镇的经营主体理应是具有文化创造力的各中小型企业。因此,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引入的相关政策,鼓励中小型文创企业进驻特色小镇,并以地方文化为核心的背景下,整合现有企业资源,通过传统商业与创新产业的有机结合,导入策划、管理和资本能力,培育小镇的原创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创新产品项目,支撑特色的业态,培育新的增长点,拓展重点业态空间,提高弹性消费比例,最终培育出以特色小镇为中心的众多企业集聚的经济发展带,通过特色小镇聚集的乡村经济的辐射效应,达到与雅安城市经济乃至四川省经济的耦合,推动雅安市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提升。

(3)特色小镇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政府给予特色小镇中的企业很多政策上的利好倾斜,目前主要包括土地政策、债卷利息补贴、专项资金补助、低息贷款政策、担保政策、税收政策等。 首先是四川省《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 (城) 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产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条件;其次,是四川省的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了乡村建设的新活力,雅安市正在实施的扩权强县强镇改革等政策举措,极大地激发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增添小城镇发展活力。雅安市无论是以新兴产业还是以传统优势制造产业或历史经典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都通过特色产业生态圈的构造,不断深化产业延伸,使产业链上的各种企业形成共生关系加强合作,而产业链的延伸和企业合作加强最终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三、特色小镇助力雅安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依托社会资本,实现市场化运营

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极大的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但就目前雅安市特色小镇建设现状来看,最大的不足在于资金的短缺。因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将特色小镇中具有特色人文地理等文化及自然票赋的项目作为标的物的方式,建立第三方运营平台,整合规划设计机构、建筑开发商、产业经营者、资本机构等诸多要素,与政府签订合同,从进一步建设到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形成一体化运作。在招商引资方面,利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合作介入小镇的运营项目项目,结合小镇的特色整体打造特色小镇。同时要实现资本与运营的隔离,金融机构负责融资支持,社会资本则负责专业化运营,政府则对项目整体进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特色小镇市场化运营,从而助推雅安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加强企业集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未来的文旅消费市场首要的是瞄准中产阶层客户群的崛起,旅游产品应从卖“资源”转向卖“场景”,只有当特色小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带有地方文化特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比较优势。雅安市的特色小镇建设都可以算作是地方文化型小镇,因而我们认为特色小镇的经营主体理应是具有文化创造力的各中小型企业。因此,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引入的相关政策,鼓励中小型文创企业进驻特色小镇,提供具有创新產品项目,支撑特色的业态,培育新的增长点,拓展重点业态空间,提高弹性消费比例,最终培育出以特色小镇为中心的众多企业集聚的经济发展带,通过特色小镇聚集的乡村经济的辐射效应,达到与雅安城市经济乃至四川省经济的耦合,推动雅安市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提升。

(3)打造特色产业供应链,促进劳动力转移与非农化

通过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来进一步推进雅安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围绕市场调结构、兴特色、深化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供应链结构,充分利用雅安市特色小镇文旅结合的地方优势,做文旅融合的产业链,形成上下游配套,深度开发“藏茶文化”和“石雕文化”,使更多地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使更多的农业人口参与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通过景区摊位出租、游园解说、观光大巴等形式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来,通过服务业促进雅安市非农化,最终推动雅安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唐勇.培育特色小镇需把握关键点[J].浙江经济,2015,(6):21-22

作者简介:刘洋浩(1994年-),男,汉族,四川雅安人,研究生,区域与城市经济方向。

猜你喜欢

雅安市产业升级特色小镇
杨兴品对雅安市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1971—2017年雅安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雅安市雨城区冬泳运动现状调查研究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