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9-09-03王秀芹龙登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对策影响

王秀芹 龙登杰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它打着学术创新的幌子,歪曲历史,虚化历史,否定并丑化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妄图通过消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本民族文化和理想信念的认同,弱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批判,引导教师强化言论责任意识,消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9-009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9.04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历史虚无主思潮在我国泛起蔓延,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高校作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通过主流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公民政治认同

从本质上来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基本内核,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打着“理性思考”“范式变更”的学术创新幌子,模糊历史、颠覆历史、虛无历史,从而达到其特定政治目的的社会思潮。所谓政治认同,指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政权的赞同态度、支持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对政权代表的国家的心理归属感。具体到新时代,就是坚持和认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最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认同和党与政府治国理政举措的认同。”在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弱化公民的政治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竭力贬损和否定中国革命,进而否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成就。这是历史虛无主义思潮在新时期的突出特点。否定新事物成长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摒弃真理性判断,只做价值判断,因此在对待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问题上,看不到社会主义事业在人类历史中的开创性作用,反而扭住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局部曲折和失误大做文章。他们拒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一味强调“价值中立”,用实用主义的思维模式任意裁剪历史人物,以偏概全,抓住领袖人物的缺点抹黑他们的历史功绩,丑化中国共产党,抹杀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借着“重写历史”的名义否定和歪曲中国近代史。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文化产业的盈利功能充分发挥,同时,娱乐至上、消费至上的理念渐渐兴起,文化市场开始出现失衡:一些持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论者,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上,认为西方的船坚炮利虽然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创,但是加速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进程,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掠夺是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驱动,但是带来了整个东方的社会变革,他们甚至为历史上的反动人物翻案,消解主流文化价值判断,破坏社会舆论,制造思想混乱。一些文学与艺术作品为了攫取大众眼球“恶搞"历史,利用和平年代人们的“猎奇”心理,将历史人物隐私、稗官野史与当前社会不公现象强行联系,抛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戏说”历史人物,煽动社会浮躁情绪。

第三,鼓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力宣扬自由主义,妄图把我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之中,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隐蔽的政治诉求,也是新时期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新变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是要通过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鼓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往来日益密切,新的摩擦冲突涌现,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借机侵入,把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妖魔化,散播“中国威胁论”。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严重危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日趋建立和发展阶段,政治意识正在萌芽,政治觉悟有待提高,政治观还不牢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判断力十分有限,这便是历史虚无主义千方百计抓住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弱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同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打着“重评历史”“还原历史”的旗号,混淆视听,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者不顾近代中国的国情,丑化党和国家的领袖,抹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他们大肆渲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失误和挫折,抹黑毛泽东同志,并借此“追溯”历史,认为遵义会议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际上是个人崇拜的产物,以此断言,中国自古至今就是一个集权制国家,中国没有真正的民主和人权。借口还原历史真相,从生理学角度,污蔑黄继光的英勇事迹,断言火烧邱少云是中国共产党杜撰出来的故事,借此丑化英雄人物形象。当前,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很浅,实践经验缺乏,相对而言对社会的认知比较浅显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仅限于课堂学习,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裹挟,这些言论对他们而言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在碎片化思维的驱使下,往往人云亦云,怀疑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盲从非主流的意识形态。

(二)消解大学生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历史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石。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指H“欲知大道,必先明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堙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道出了明史的重要性,它深刻说明了能否深刻认识历史关系着国家治乱兴衰。历史虚无主义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极力歪曲历史,贬损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推崇西方文明,认为只有“全盘西化”,中国文化才有出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話中,提出要深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错误影响“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

(三)阻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认同

理想信念认同是大学生政治认同中的重要内容,它关系着政治信仰是否坚定的问题。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关系着我国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而且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与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的思潮,通过虚化历史,曲解马克思主义学说,鼓吹西方价值理念等方式阻碍大学生理想信念认同的实现。

一方面通过虚无历史消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否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消解历史的神圣性和敬畏感,甚至对历史人物进行天方夜谭式的肆意臧否。”历史虛无主义思潮虚无和否定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历史成就,无限放大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失误和挫折,否定英雄人物的历史功绩,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的事实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造成思想混乱,阻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

另一方面通过动摇大学生理想信念瓦解其实践意志。大学生不仅要形成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目标,坚定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而且要能够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实践上的要求需要大学生磨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困难,砥砺前进,不断取得学习上、事业上的成就。这就是新时期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实践意志,这种实践意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取得历史成就为事实支撑。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随意剪裁、拼凑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丑化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散播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造成大学生思想困惑,削弱大学生的实践意志。

三、高校消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的对策

首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作用,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当务之急,要以党史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中国近代史教育,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观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抓好思想理论课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旗帜鲜明地揭露历史虛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远离不正当的言论、文学作品等,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认同。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其次,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历史虛无主义思潮的批判,帮助大学生厘清认识。当前,要彻底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旗帜鲜明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荒谬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研究,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武装自己。同时,在高校中,理论教学是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渠道,要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再次,提高教师言论责任意识,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课堂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上活跃起来,在高校校园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是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寻找受众,这也说明了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不仅仅有高校的大学生,而且包括高校教师,甚至有的高校教师已经或者正在充当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载体。这些持历史虛无主义思潮的高校教师,打着学术研究、思想争鸣的幌子,以不负责任的态度随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在长期的教学关系中对老师充满信任,教师的不当言论会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产生很大的冲击。因此,要提高教师的言论责任意识,阻止历史虚无主义在课堂传播。高校教师要牢牢树立唯物史观,在行使言论自由的同时,积极践行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敢于揭露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荒谬本质,从规范自身言行做起,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参考文献:

[1]常轶军.政治认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与魂[N].光明日報,2018-2-8.

[2]万舒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7(6).

猜你喜欢

对策影响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