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三个融入”创新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途径的探讨与实践

2019-09-02刘硕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三进

刘硕

摘要 实施“三个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机制,创新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途径,促进大学生善学、乐学习近平提出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希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能够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进一步树立大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关键词 三个融入;思政工作;三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8-000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8.00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前言

從根本角度入手,学习习近平提出的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这也是党的第十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提出的发展要求,采用何种方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始终,成为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实施“三个融入”(融入课堂学习、融入主题活动、融入校园文化),依托课程、主题活动、校园文化等项目,构建系统化、全程化学习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有助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人心,在脑海中留下深刻一项,并成为其价值标准和行动指南为目标。

通过“三个融入”教育机制,促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环境,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发展目标,使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在大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二“三个融入”的实施路径

对于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校,学校注重顶层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并细化到人才培养的各个节点之中。依托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教育教学项目落到实处,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培育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始终,贯穿学生从生活到学习再到工作的始终,贯穿学生学习成长的始终。

(一)融入课堂学习

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团课、专业课课堂学习之中,全面优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堂学习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一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学习。重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把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引入到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内,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师内容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是融入党课团课学习。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党课团课学习系统,使多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拥有丰富内涵,并真正走入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内心。

三是开展专业化学习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能够与专业课程有效结合为一体,实施课程思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专业课课程学习的始终,在专业技术技能学习中融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内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提升与技术技能素质提升并举。

(二)融入主题活动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开学典礼和入学教育、主题活动之中,依托主题班会、主题晨会、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五微”竞赛等主题活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一是将融入开学典礼和入学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每年开学典礼和入学教育的主题之一,从一开始就根植于学生心中。

二是融入主题晨会、主题班会。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设置学期主题晨会.主题班会计划,并开展主题班会竞赛,将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落到实处。

三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比赛。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为核心,开展深入学习活动,希望能够在全校师生范围内进行比赛形式的学习成果展示,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幸福新湖南等有机结合进行研究,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四是开展“五微”(微知识、微宣讲、微视频、微课、微电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微知识、微宣讲、微视频、微课、微电影竞赛,大力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融入校园文化

学校将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推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是融入校园环境文化。学校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完善文化发展体系,构建全面文化系统,使之成为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阵地。同时,学校通过论坛、校园官网、微博“楠峰微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一系列学习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专题项目,共同为实现大学生学习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以“牵引之星文化艺术节、启航科技文化节”等五大文化艺术节为主体的专业特色品牌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习和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是融入文化品牌之中。学校通过论坛、榜样墙、校园官网、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出“优秀毕业生谈敬业”“身边的敬业榜样“校园敬业模范评选”等一系列文化品牌,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是融入学生社团。形成健全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团,主要为宣传习近平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服务。社团不定期进行组织学习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开展研讨活动,同时笃行社学生骨干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在广大学生中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三个融入”的成效

(一)形成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良好氛围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制定“三个融入”学习计划,使大学生学习内容可以更为多样,而且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家国情怀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显著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大大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在大学生心中扎根,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标准。

(二)形成了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大学生的行为活动有了明确方向,同时大学生用行动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更加认真投入学习,更加积极投身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加热心参加社会服务,社会对学生的评价越来越高。十九大以来,先后有中国铁路广州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南站等20余个单位和个人对学校学生的优异表现予以表彰和感谢。

(三)打造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模式

学校打造的“三个融入”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校先后3次在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建设推进会等相关会议上向与会代表进行经验推介,得到高度好评。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先后到校参与相关交流活动,统一思想观念。整个阶段内,媒体也会加大经验宣传力度,提高自身关注度,红网、湖南教育网等媒体纷纷对学校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做法进行宣传报道。

四、“三个融入”创新思政工作的思考

(一)需要科学规划,系统设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践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系统设计,形成合力。学校以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采用科学方式进行全面规划,并将相关理念有效引入到学习活动中,与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有效结合为一体,把学生认同教育的培育细化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并设计公共基础教学模块、专业融入教学模块、主题感悟教学模块、实践体验教学模块、文化熏陶教学模块五大模块,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专题学习与日常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巨大合力。

(二)需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

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并不是一般性的枯燥理论学习,而是将学习与学校轨道交通行业特色、高职院校职业性特征以及学生特点紧密结合,探索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针对性强的学习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式,学习效果相对十分显著。在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学校通过构建教育、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多个部门联动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管理、教育与服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多平台融合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学习的“核聚变”效应。

(三)需要以人为本,坚持务实原则

学习习近平所提出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一定要将其深入大学生的脑海中,成为大学生坚定不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因此,高校在推动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切忌“务虚”,没有可操作性的项目和载体,而停留在空洞的宣传教育上。要“务实”,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合理设计学生喜爱、生活化、可操作的项目和载体,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和行动,让学生潜移默化之中理解、掌握并内化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

(四)需要着眼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这就需要学校在统筹规划阶段内,不仅要为实现长期发展目标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要保持稳定发展模式,因此对于它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形成有序推进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长效发展模式,简单理解即是要长期坚持、遵循、维护发展稳定性,持续有力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2).

[2]管桂翠.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三进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三进”推进下功夫 讲话精神进头脑
博弈名谱
“三进”为载体 学知做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