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皇甫束玉诞辰101周年向皇甫老学习,终身书写日记

2019-09-02管炳圣

青少年日记 2019年4期
关键词:寿辰皇甫写日记

一、有求必应皇甫老

我认识北京高教出版社党委书记皇甫束玉,是通过《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老师介绍,那是1999年,第一届日记节之后,老人闻讯,立即送来:“日记,是我的知心朋友,是我的终身伴侣,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我写给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初中《日记节满周岁——我对日记最想说的一句话》感言。”(原载《束玉日记》2000年11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372页,皇甫束玉著后记——我和《日记》。)

2000年4月26日,第三届日记节之前,他老人家委托专程贺日记节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老师前来带来他的祝贺:

1、调笑令

自题《日记》束玉日记,日记,知我伴我是你,写呀写进心田,记呀记到老年,年老,年老,记他百年更好。

2、特别书:让更多地方和更长时间开日记之繁花,收日记之硕果。遥祝百尺河初中第三届日记节圆满成功。

2001年第四届日记节前夕,他早早花70多元寄来50册带着墨香价值1100元的《束玉日记》奖励长期书写日记的師生。挥毫:

“百尺河初中第四届日记节纪念:贵在坚持!二〇〇一年五月皇甫束玉于北京”

今年刚进入四月初,他老人家又花69元邮来50册《束玉日记》,他是第一个捐赠祝贺第五届日记节的,可见老人对“日记节”寄予多么深切的厚望啊! 刘红庆为《束玉日记》作序《说不尽的皇甫束玉》中写道:“他说他是庙里的神神,其实他不是。庙里的神神虽然自诩为“有求必应”,但它往往什么事也干不了,并且对它办事的人的礼品悉数收了。皇甫老的为人,庙里的神神怎能比得上呢!”刘编辑说得何其好啊!就以我求助他的事来说吧。创刊《足迹》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梦想。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任团支书记、校长时,就两次出过油印的团刊、校刊《足迹》,当我和友人于晓明准备将《成功与日记》专号移植山东时,想到《日记报》的第一个名称就是《足迹》,老人得知消息,立刻送来:“祝《足迹》报创刊:人人在走路,步步留足迹,有为此而记之,乃大好事,有为日记而创专刊,则更特大好事。皇甫束玉一九九年八月于北京”对我们《日记报》的创刊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鼓励啊!

当他老人得知在寇广生等日记朋友们全力支持下,我要在有生之年筹划“日记博物馆”时,他立即又用宣纸竖书:“管炳圣日记博物馆”几个大字,让人感激不尽。当友人自牧先生,书来“管氏日记博物馆”,得到启示,想到了我村有棵银杏树,随取名“银杏日记收藏馆”,这样更高雅、富有诗意、寓意。老人得知后,再次书来,我己托人刻木牌去了。当我按此拍照片仿照刻一方印,给老人寄去“样印”后,他可高兴了,连连称赞。旋即又题写和“样印”一般大小的“银杏日记收藏馆”几个小楷字,我立即找人再刻制一方。于是,我有了两枚“银否日记收藏馆”他老人家题写的方印。

2001年11月11日,我创刊了“银杏日记收藏馆”电脑报《足迹》,一直采用72号“华文彩云”字体做报头,出到今年三月第四期时,又想到了向皇甫老求助题写报头,老人一口气写了横、竖六幅让我挑选。于是我和老师们及诸城市玉山书画院的专家挑选了横、竖各一幅,又用扫描仪拷进微机里了,终于在第五期、第六期用上老人题写的报头了,在众朋友们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当本文已敲在电脑上,准备出版时,老人又于4月17日送来贺信、挥毫:

《日记感言》:贺百尺河镇中学生第五届日记节

区区日记,伴我终身。

助我学习,监我做人。

记我行迹,录我心声。

以文会友,扩展视听。

《日记宣言》,启动人心。

《日记史略》通晓古今。

日记有《会》,论广研深。

日记有《馆》,博采藏珍。

日记有《刊》,青少之音。

日记有《报》,自立创新。

日记有《节》,立夏良辰。

白龙山下,日记成风。

节逢五届,喜集嘉宾。

我虽不至,心往龙城。

感言相赠,祝贺成功。

皇甫束玉(章)2002年5月

这一切一切,让我和日记同仁怎么感激他老人家呢?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有一位从13岁开始书写日记的老人,一气写了70多年,为新中国的诞生在文化教育战线上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前辈,让我们向他学习,与日记交朋友,让日记之风吹遍全国,吹向世界吧!

(以此文祝贺皇甫老5月20日84寿辰,同时献给那些热爱日记的人们)

1、收深圳二女发短信2005年5月17日

星期二天津上午中雨,下午阴多云

我为访友贺寿到京津,嵘辉“5、20到京”来短信。

难得见上女儿一面啊,喜刹花甲一老人。

“爸爸,你好!我买到19号火车票,20号下午5:22分到北京西站。”

手机真好!方便了联系。我特高兴!女儿陪我赴京,给皇甫老贺寿,会令老人高兴的。

晚6:00给皇甫老打电话,报告我20号上午到京,女儿下午到京,老人可高兴了。同时给家里岳母打电话报平安,每天晚上如此,以免老人牵挂。

2、父女同贺:皇甫束玉八十七周岁及老伴李淑贞八十周岁寿辰2005年5月20日

星期四天津晴北京晴

皇甫李老同生日,让我父女特惊喜:

献上龙城长生久果,千里迢迢表心迹。

电话不断信飞来,相濡以沫耄耋乐,

辞去所有应酬事,欢迎我们远道客。

上午我到北京,下午去北京西站接从深圳专程过来陪我为皇甫老祝寿的女儿管嵘辉,晚上参加两位老人的寿宴。

早上,皇甫老在电话中告之,他侄女皇甫守芬穿红上衣,举“管炳圣”三字牌接站。我一出火车站门口,便望见了。让我为之一惊,原来接站的竟是一位满头白发七十多岁的老人,让我又惊又喜,十分不好意思。皇甫大姐乘公交车而来,回程一定“打的”,我说“乘公交车回去还不行?”她说,“乘公交车回去,他不让,向老爷子交不了差。”我只好客随主便了。

在皇甫书房里,我与盼望已久的好好老人见面了!

他老人家经《人民日報》高级记者段存章介绍,我们通信认识的。他一直关心支持日记节的举办,在四、五届日记节期间各寄50册《束玉日记》奖励师生。师生有信必回,有求必应,多次为中学生题字,为日记节题词“让更多地方和更长时间开日记之繁花,收日记之硕果。遥祝百尺河初中第三届日记节圆满成功。”

“百尺河初中第四届日记节纪念:贵在坚持!二〇〇一年五月

皇甫束玉于北京”

他老人家从13岁开始写日记,至今已写了70多年了,为我们日记人树立了榜样。他用《调笑令》,表达了他的心愿:“自题《日记》束玉

日记,日记,知我伴我是你,

写呀写进心田,记呀,记到老年,

年老,年老,记他百年更好。

我先将袁爽之书信和王时一题的贺寿词献上,展开在沙发上,老人十分高兴。连说:“好字,好字。”

又将原草老师托我代送的贺寿词送上,他老人家立即展开来挂起,高兴得如同年轻了许多。

还将百尺河初中师生贺八十七寿辰及2001年贺八十三寿辰,用签名银杏叶围绕大大的“寿”字贴制的红幅送给他老人家。老人看到有这么多孩子签名,犹如来到了他们中间,有这么多孩子喜欢写日记,他高兴的笑了,脸像荷花一样绽开!

皇甫老人让我为他和贺词一一拍照留念。

我将“花生米”(长生果),“密州春”酒(久)送他和李老,意喻长生久;送他们“诸城绿茶桃林雪青”及“五莲九岭春芽”,代表我们家乡人民的心意,让二老喝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送一个“红包”,让他们自己买喜欢吃的、用的,老人可开心了!

李淑贞大婶今天是八十周岁生日,和皇甫老同一天过生日,真是太巧了。李老本住在医院里,今天晚上,特请假回来“做寿”,迎接我们爷俩到来。参加寿宴的有皇甫老人的两个侄女,另外还有高教出版社专为负责皇甫生活的领导同志作陪。两位老人红光满面,一再劝我们多吃,多喝。

3、颂歌唱给皇甫束玉

2005年5月22日 星期日 北京 多云 天津 晴

黄河涛涛长城长,北京城里多栋梁。

日记播火者——皇甫束玉,

半个世纪他匆匆忙忙:

转战南北不忘天天记呀,

十三开始,八十七老翁还在想,

关心下一代,书写日记,

中华民族就充满了希望!

黄河涛涛长城长,紫金城里看兴亡。

高举日记人的旗帜,

皇甫束玉一老将。

颂歌一曲唱皇甫,日记人有了榜样:

“年老,年老,记他百年更好”,亿万青少年有了方向!

连日来,皇甫老人不顾年迈,在王秀芬帮助下,观看了“相约立夏”“第六届日记节”及《执著的李斌》光盘;还看了我今年5月5日《相约立夏》的日记,对此给予鼓励。

他老人家还让我看了他正在写的日记及备忘录,还专找出纸张发了黄的战争年代写的日记,让我看,拍照。

他昨日还专程到“五四书店”购得《小汤山日记》并题字送我;还特地将《耄耋诗词》装订送我一套,这才是《诗日记》之先河。

他原计划让我在他家住半个月。访遍北京日记朋友。埋怨我这样早买了火车票。以至于今天约好的邢煦寰教授未能去看他。留下遗憾。还有列在访问提纲上的其他北京朋友只好免了。力争下次再补上。事实是,我不能让老人过多为我操心了。我计划早买好票是对的,不管老人如何安排,否则,我一时半刹走不了。来了,那多年相交的书信朋友都想见一面。

4、离京

老乡见老乡,心情多舒畅:

(管)建礼车接送,

(管)增录陪身旁,

打开西瓜甜,北京烤鸭尝,

直送北京站,火车鸣笛响,

离京奔天津,老袁等的慌,

匆匆两三日,又把老人想,

整装再上车,京津永难忘。

早饭后,同村管建礼开自家车带他爸爸管增录及他妗子来沙滩后街接我,皇甫老人拄拐杖一直送我出大院门口,我一再让他回去,老人硬是继续向前走;王秀芬同志一直送我上车。

管建礼又开车接二女管嵘辉,我与张大哥两口子话别,嵘辉与他们依依不舍。

管建礼,本安排我们和他爸爸及他妗子游故宫、颐和园,因我们买天津到高密的火车票,时间较紧,只好免了,预约今上午与邢煦寰教授相见,困他在东城区,我们车离开西城区向石景山区建礼的家里行驶,越走越远,不能赴约了。

到建礼家,看到了青年一代购置的豪华住房,我也为他父母自豪,增录特高兴,也成北京人了。

建礼开车,带我们和他全家到“泊月楼”吃北京烤鸭,下午1:00送我们到北京火车站,经长安街,终于又看到了久仰的北京天安门,多少人为其自豪而努力。

三、回音壁

2005年5月29日皇甫老人来信写诗

书条幅致谢:五十一片银杏叶

2005年5月20日是我87岁生日,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镇初中51个同学,在一张大红纸上粘贴着51片银杏叶,一个个签名为我祝寿。心有所感,写小诗一首以谢:

五十一片银杏叶,上签五十一个名。

五十一颗孩子心呀,

像看见一张围抱着一个87岁的老寿星。

张张小朋友的笑脸,

像听见一声声叫“老爷爷”的童音(声)。

你们祝愿我——健康长寿,

我企望你们——有志事成!乙酉夏皇甫束玉(章)于北京叔瑜(章)

四、悼李淑贞老人

驾鹤西去人安祥,

留下思念后人赏。

八十曲折多磨难,

中华历史一篇章。

束玉相伴六十载,

书画寄情赛鸳鸯。噩耗传来

管炳圣2005年12月3日 星期六 霜 多云傍晚小雪

今收报刊及郑州郝玉平寄来2005年10月31日第3605期《大河报》载《小学生日记痛述校园暴力》一文收藏;还收段存章老师信;最让人心动的是收到“李淑贞同志治丧小组”讣告:

我社离休干部,中共党员李淑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1月15日晚8点10分逝世,享年80岁。根据李淑贞同志生前遗愿和家属意见,一切丧事从简,不举办遣体告别仪式。敬请谅解。

李淑贞同志治丧小组

2005年11月19日

收三信,最先打开的是此信,来报顾不上统计,我心乱了:

久久在李老绘的小鸟和菊花,皇甫老题词的国画前默哀。

本是黄金稚时柬着素装,

枝欧闻鸟语互道菊花香。

庆幸,今年五月二十日前去北京见了李老一面,也是最后一面。那时李老住院,因我和二女去了,怕我们上医院看她,特请假回家与皇甫老和我们合影,与二女常叙。晚上,我们父女参加了二老生日宴会。本来,我是特地去贺皇甫老88岁寿辰,到了北京才知李老生日也在这一天,让我们特高兴。李老支持皇甫老的事业,为革命操劳一生,于今含笑驾鹤西去,尤如她画的菊花、小鸟一样,声还在,余香尤存。……当即打电话到北京,向皇甫老表示慰问,让老人节哀。

五、日记人之福——祝贺皇甫束玉九十华诞

2008年5月20日管炳圣

一位大写日记人,终于迎来九十春;

七十七年日记路,酸甜苦辣细细分。

转战南北闹革命,夫妻互敬感动人;

改革教育他尽力,倡导日记育新人。

中国日记繁荣时,万花丛中笑吟吟;

衷心祝愿他长寿,带领我们日记人。

2008年4月19日凌晨书

六、贺皇甫束玉、老人九十一寿辰

20HD9年5月20日管炳圣

人生九一七八记,

(9l岁写78年日记)

皇甫束玉度世纪。

百年中国生巨變,也有耄耋一把力。

少年入伍到如今,

转战祖国东和西。

推动中国新教育,

倾尽全部心血力。

《耄耋诗词》(2009年5月20日)来贺寿,全国人民内心里。但愿老人身康健,继为我们留足迹。

炳圣同志:

《足迹》两期收到,看过。祝贺你此次“日记中原行”成功。

这是你继“日记万里行”之后,又一次收获和奉献:

读了你“关于日记给中央领导的一封信”,尊嘱我签名附后。

你“为了多一个人书写日记”,而奔走呼号,发《宣言》,办报纸,开讲座,出专著,办“日记节”,建收藏馆,不惜耗资费力,用心良苦,此种精神,我深受感动:记日记并不难,有许多许多人在写日记,难的是坚持。有个中学生问我:写日记有什么好处?我说:我七、八十年写日记,没有好处,我肯干吗?中学生坚持写日记,确有好处。起码对打好语文基础和提高写作水平是肯定无疑的,我有切身体会。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贵在坚持”。你说对吗?我身体尚可,请释远念。

此致敬礼!

皇甫束玉2009年11月8日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皇甫束玉、九十四寿辰时日“皇甫束王、丈化教育艺术馆”在“晋中师专”开馆

人总是要老的,老人为什么可贵呢?如果老就可贵,那末可贵的人太多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就是说,可贵的是他一辈子总是做好事,不做坏事,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不做害人的事。皇甫束玉就是这样÷位做好事的人。

如果开头做点好事,后来又做坏事,这就叫做没有坚持性。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国家和民族,一贯地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皇甫束玉就是这样一位毕生做好事的人。

“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开馆就是证明了皇甫束玉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事的人。大家称他为:“庙里的神神,有求必应。”

我们在他家乡山西晋中师专为他举行九十四寿辰暨“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开馆,是非常有意义的。之所以我不远千里前来祝贺,受其教诲和他的人格深深感动,是我们日记人的榜样、旗帜。他从抗日战争参加革命到今天,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七十多年如一日,中间颠沛流离,艰苦备尝,始终不变。他从十三岁开始写日记,八十二年笔耕不缀,离而不休,继续为中国教育年轻人书写日记而彻夜难眠。管炳圣2012年5月20日

他老人家1992年教师节《春蚕颂》就是他的化身:

红烛照人甘自焚,

师魂不老道长尊。

春蚕丝尽何曾死,

犹化飞蛾育后昆。

我代表全国日记人衷心祝愿皇甫束玉老人健康长寿,继续带领日记人“为多一个人书写日记而奋抖!”

我代表全国日记人衷心祝愿“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不仅在文化教育艺术方面发挥巨大作翱,在推动山西、晋中乃至全国日记普及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发挥更大作用!

2012年5月20日

八、肺腑之言,话日记

管炳圣集

2012年5月18日——5月21日山西晋中师专为“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开馆、祝寿、题辞录2012年5月19日

火车连夜奔驰,经山东济南、河北衡水,今晨6:00到石家庄北站。7:05分又换乘石家庄北到太原的车,下午12:38分到榆次,正赶上为皇甫老一家及亲朋好友的接风宴。皇甫老当众欢迎我、介绍我,老人十分高兴,让我代他感谢我村中小学生纷纷寄北京的贺寿的信。我当场让他侄儿皇甫旭兵送主持接风的晋中师院牛玉堂副院长皇甫亲友等《日记宣言》21册。

他们纷纷题辞、留言:

管老师写日记如黄牛精神,值得学习,祝管老师身体健康!

张盛2012年5月19日于晋中市(他与皇甫旭兵接站)

日记可记录人生,可传文明,是永远的纪念。

晋中师院副院长牛玉堂

2012年5月19日

山西山东一线连,千里相会是有缘。盛夏榆次见老管,祝您辛劳多贡献。

山西左权县史志办公室邢晓寿贺管炳圣2012年5月19日

诗日:

皇甫精神感天地,

晋中师专欢声起。

九十四诞容光发,

捐赠收藏建馆时。

为了育人终生愿,

爱国爱家爱日记。

拍摄录像留个念,

任重道远再努力!

管老师:您很平凡,您很伟大,

您平凡,就是您几乎写了一辈子日记,您伟大,就是想让中华子孙后代都写日记,其意义不必我说。

山西左权县广电局原副局长张基祥2012年5月19日

他喜欢《日记情》和《诗日记》,我找出唯一多带的一本送给他。

敬赠张基祥老师:斧正。

中国都像皇甫束玉那样长期书写日记做人,全民素质就普遍提高了!

管炳圣2012年5月20日早4:30分于榆次

晚上九点大型“山情水怀”“皇甫束玉诗词、日记、诗歌演唱会”正式开始,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我一直录满卡为止。

2012年5月20日

日记,人生活的镜子,人生的财富。

山西左权县芸泉镇党委书记:张彦红2012年5月20日于晋中师专“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在晋中师

诗曰:日记日日记,成才人共识。

山东与山西,贵在要坚持。

皇甫束玉老,大旗高举起。

一写八十年,十三九十四。

(十三岁开始写日记,今天九十四寿辰)

一生集累多,晋中师专喜。

捐赠人无私,教人先育师。

一师带一班,日记遍山西。

管炳圣2012年5月20日于山西榆次

生活日记,日记生活。

山西左权县桐峪镇魏柃伟2012年5月20日

生活日记,贵在坚持。

山西左权县桐峪镇东隘口村(皇甫老家村)村主任:张瑞红

诚心谱丹青,生活更舒心。

晋中师专英语系主任朱剑峰2012年5月20日

平凡人生,细微见高尚。

山西左权县老促会会长皇甫建伟(原左权县副县长、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左权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

2012年5月20日

坚持是一种能力,坚持就有收获,坚持就是胜利。

山西晋中师范专科学院、院党委书记石祥梁2012年5月20日人贵在一辈子学习。

山西晋中师范专科学院、院党委办成永亮2012年5月20日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祝您永远健康快乐!

山西晋中师范专科学院、院委办胡彦明2012年5月20日于金华苑宾馆皇甫束玉家里

又诗曰:

鲁晋本是一家人,泰山再高不离分。

千里相会在榆次,有缘皇甫贺寿辰。

终生日记育花儿,五二零馆启后人。

——“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在晋中师专开馆及贺皇甫束玉老九十四寿辰有感

管炳圣2012年5月20日于山西榆次

上午10:00在晋中师专图书馆大厅里,“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开馆与祝贺皇甫老九十四寿辰仪式同时进行,皇甫老女儿皇甫夏和女婿陈恳分列皇甫老两边,皇甫老戴花坐中间,我趁机送上贺寿辰红包。,北京高教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及晋中师院和晋中市各级领导分别致辞,我全程录像。遗憾的是我的祝贺并投有排上,只做书面祝贺了。我送他们《日记宣言》、《日记情》、《诗日记》一、二集和刚出版的《管家河套花儿日记选》五本专著为“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收藏品,后来晋中师专专为我颁发了收藏证书。

午宴后,皇甫老的親戚及老家人回到住处,2:00开始离去。安排我生活的院党委办工作人员成永亮老师告诉我,皇甫老要单独见我。他们急了,用车送我到“金华苑宾馆”皇甫老临时的家里交由院办负责皇甫老起居的胡彦明老师。

用胡彦明老师的话说,到了“皇甫束玉晋中的家里”,大约是晋中最高级的宾馆最好的套房了,安家庭设计。应有尽有,古色古香。

皇甫老的外甥女和胡彦明老师搀扶老人从内屋走出,老人一见到我,精神抖擞,两眼放光,高兴的不得了,牵我的手在沙发上坐下来问个不停。胡老师为我们拍下这难忘的瞬间。

老人知我上太原《青少年日记》编辑部看望郭华荣、刘伯生、刘创录、杭世金编辑,当面感谢他们对中国日记普及的贡献,为日记老人高增德祝寿;

又得知我还上河南洛阳参加“全国第四届日记论坛”,“洛阳日记创新学会”成立及寇广生“华夏日记博物馆”开展,老人说“又日记万里行了。”

听他外甥女说,我们进来时,老人正在房间里写日记,让我很感动,老人不顾身体,抓紧分秒记心情。

得知老人从北京坐动车来,明天坐专车回北京,我让老人好好休息,保重身体,不可过多应酬,老人十分同意,大家都赞成。

会面有二十分钟,老人太激动,太有话说了,为了不打扰他休息,我主动婉辞,送他进寝室,我录下了这难分难舍的一瞬间。

胡彦明老师说,老人不愿接见任可人,即使不得不见的人,也是应付,从来没有这样高兴、激动、精神过,只有您来了,他才第一次这样表现。

昨天中午接风宴上,今上午贺寿辰开馆场面上,只是挥挥手,顾不上说说话,今下午老人如愿了,我也特别高兴。

胡彦明老师说,老人对住这么高档的套房很不愿意,太浪费了。

胡彦明老师说,本想安排与老人共进晚餐,怕老人过于高兴,建议免了。晚在晋中师专学生处处长王献伟陪同与“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策划刘红庆及助手方宇杰、国家一级演员舞蹈家编导李明珍(从15岁唱皇甫束玉编写的《土地还家》到北京,昨晚再唱)共进晚餐,收看了“晋中零距离”报道今天贺寿辰开馆盛况,其中有晋中电视台记者采访我的报道。

这真是:

日记人儿心贴心,见面激动话不尽。

千里榆次手牵手,日记希望在后人。

抛开应酬和假象,书写日记才是真。

记下天天学和做,砖瓦垒厦福万分。

但愿皇甫身康健,福如东海日记人。

管炳圣2012年5月20日于山西榆次

九、皇甫玉复百尺河镇32个小颓友的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为我94风生日写来的贺信,我都收看过了。话虽不多,却有感情,字虽稚嫩,却很工整,谢谢你们对我的尊敬和厚爱。

你们知道吗?我今年过生日,不在北京,而在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那里建起了一个“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就在我生日(5月20日)这天正式开馆。我把你们32封信也列入“青少年通信”专卷保存。那天参加开馆活动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来自百尺河的管炳圣老师。他是我的日记老朋友,我们和你们都是由日记连结在一起的。我和管老师讲了你们来信的情况,并拜托他代转我的回信。你们开始学写日记,可能碰到不少问题,管老师和你们的老师会具体指导和帮助解决的。我只赠你们一句老话:“贵在坚持”,这是我几十年记日记的一条基本经验。

我现在身体还好,尚能自理,请你们放心。

祝你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贺管炳圣同志写日记五十年

《足迹》创刊七周年

日记天天记,足迹步步留。

连记五十载,创刊七年周。

《宣言》为动力,日记望丰收。

还有《日记情》文友广交流。

再写半世纪,好一部管氏春秋。

皇甫束玉(章)

二00九年三月十六日悠悠日记情——管炳圣收北京皇甫束玉《壬辰杂咏2012》载《复百尺河镇32个小朋友的信》及名单有感

2013年1月30日

皇甫悠悠日记情,耄耋之年挂后生。

八十二年天天记,感天动地让人敬!

世人几多当回事,那管文化好传统。

你走你路我过桥,皇甫束玉在心中!

2、市子口小学六年级管凯旋

敬爱的皇甫老爷爷:

您好!

我是管家河套一名小学生,在辛兴镇市子口小学上六年级,。从三年级开始写日记,大约有340篇了。看到您从13岁开始写日记,写了82年了,我深受感动和鼓舞。我要向您学习。继续天坚持写日记。用实际行动庆贺您94寿辰,特赠我自制的贺卡,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福如东海,等比南山。

管家河套村小学生管机旋

2012年2月25日

3、百尺河初中初二(1)班王雪竹

尊敬的皇甫束玉老爷爷:

您好!

我叫王雪竹,是诸城市百尺河初中的一名学生,家居管家河套村。自从管炳圣爷爷那里得知您写日记的故事,心中一直仰慕。您写日记82年了,我算了一下,大约是29930天,您大概写了29990篇日记,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我震撼了!您是一位有毅力的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现在在天天写日记,其实写日记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它能记录自己每天的心情,及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当翻开日记本事,总是会回忆起以前发生的种种片断,有喜悦,有辛酸,仿佛只是在瞬间……

我一定会继续写日记,让日记伴我成长!

祝生日快乐,万事如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百尺河初中初二(1)班学生:王雪竹

2012年2月10日

4、賀皇甫束玉老爷爷九十五寿辰

日记老人松不老

后继不乏海水流

癸巳年立夏管玉玺贺

(管炳圣11岁小孙子)

十、中国精神中国梦收皇甫朱束玉《癸己文存杂咏》述怀

2014年2月11日管炳圣

今收福建泉州李祖国2014年有奖贺卡“马悦新春”。

还收北京皇甫夏寄来她老父亲皇甫束玉《癸已文存杂咏》,这是她们为老人继续办的好事啊!让众多日记人减少了挂念,让我们了解了皇甫束玉2013年与病魔争斗的过程。多好的女儿啊!皇甫老在医院,医生什么也不让他干,在病床前唯一留下的是一枝笔和一个日记本。老人在与病魔斗争中不断思考,记录。可见他老人家要写到最后时刻,为日记人树立了榜样。

巍巍昆仑一座峰,平凡伟大日记情。

九十六岁笔不辍,好事为人献一生。

做人就做这样人,管他东南西北风。

中国事情多思考,有种精神叫古风。

浏览皇甫束玉

《癸已文存杂咏》

2014年2月12管炳圣

浏览皇甫束玉《癸已文存杂咏》,老人多亏女儿皇甫夏和女婿陈恳全力陪护,在北京医院救治,延续了老人的生命,艰难的度过了2013.老人依照笔耕不辍,看着心里不是滋味。

牵挂北京皇甫老,度过九五奔百岁。

病床之上写日记,他为日记抗大旗。

生命不息记不停,日记花儿九州里。

但愿老人身康健,日记人儿再学习。

中国精神中国梦

2014年2月18管炳圣

元宵节给皇甫夏打电话,知皇甫老身体尚好,告诉她收《癸已文存杂咏》,酝酿在2014年5月20日为皇甫老出九十六寿辰2014年5月11日》第151期《足迹》专集。经策划,今天编辑一天,初具规模。从1999年第一届日记节后相识,十五年来有关他的文章、照片、题词达20版,是版面最多的一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存精神环宇中。

记录行踪做好事,不枉这次来山东。

终生无求推日记,自己道路各人行。

千百年来为富强,中国精神中国梦。

附:当代日记人名词条

皇甫束玉:原名瑾,字叔瑜。山西省左权县(原辽县)人。1918年5月20日生,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先后在左权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教育部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和教材出版工作。原国家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处长,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兼副社长副总编,被誉为“庙里的神神,有求必应”。从13岁上高小时,在国文籍禹攸和音乐董伯勋老师指导下开始写日记,一写70余年,新编戏剧等20多本,编教材多套,著有《束玉吟草》、《凌晨集》、《束玉文存》、《束玉日记》、《束玉信札》多部。

1999年获国家教委“老有所为精英奖”,2006年荣获全国第三届日记与日记文学论坛“全国日记写作与学术研究杰出贡献奖”。

猜你喜欢

寿辰皇甫写日记
Absorption spectra and enhanced Kerr nonlinearity in a four-level system
我会写日记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赵晶、皇甫舟楠设计作品
怎样写日记
贺阮泊生百岁寿辰楹联作品一
贺阮泊生百岁寿辰楹联作品二
人小鬼大狄仁杰
往事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