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TM技术在民航空管通信中的应用

2019-09-02蔡磊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15期

蔡磊

摘 要:现代交通中,航空成为最为迅捷的交通方式,但由于环境影响,其本身的通信数据网技术要求较为高。通信数据网技术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对空管通信进行保障。ATM技术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共享,且范围较广,是现代通信中先进的技术。本文对ATM技术,在民航空管通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ATM技术;民航空管通信;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5-0051-02

在现代民航运输事业发展中,通信数据网也在不断进行技术的迭代,尽可能的完善现代空中管理[1]。在我国民航数据网,是全国民航的数据流通及专线服务的载体及保障,负责如机场专线语音拨号、虚拟专用网络等业务展开。在民航的不同部门中,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也需根据部门需求进行,尤其是组建网络的不同特点,由此使得民航通信数据要求更高。

1 ATM技术概述

1.1 技术原理

ATM技术是传输类、交换类、复用类连接技术,用信元作为交换单位,现代企业应用中发展较为长远[2]。在当前阶段中,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网络的组建中,使用ATM交换机作为整体网络的主干,进行多层次局域网络的组建,是较为常用的网络模式之一,对资源共享的要求能够较好达成。

1.2 ATM协议参考模型

在该模型中主要存在三个层次,分别作物理层及ATM层和适配层[3]。物理层的主要作用是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在物理层中,存在两个子层,分别为传输汇聚及物理媒体,传输聚层的作用是对ATM的信元流进性转换,主要转换成物体媒体层中能够进行传输的比特形式;而物理媒体主要作用是,对比特进行物理媒体层的接收后发送。ATM则是对ATM的信息员及信头进行管理,进而对路由复用及选择进行完成。ATM对上层信元的传输进行处理,并将其合成格式为53节的信元,并传输至物理层。在此同时,其对物理层ATM传输的信元进行信息头字节去除5个,并将其与字节进行上层协议的传输。适配层主要是针对ATM而言,对于不同种类的业务需求,进行相对应的应用适配,将其转换为ATM能够完成传输的格式,从而能够对不同种类的传输协议能够实现兼容。

1.3 ATM运行

ATM在运行过程中,以连接作为主要的工作方式。在对数据进行传输的过程中,第一要完成对虚路径的申请,并对参数进行设置,如平均、峰值的比特率,优先级等[4]。第二,完成对申请的接收后,需要对资源占用进行检查,并作为用户虚路径是否提供的依据。第三,用户需求得到确认后,进行带宽分配动态化调整,并经过复用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1.4 ATM交换机

以ATM交换机作为主干进行组建的数据模型,ATM交换机的主要作用便在于为信元单位进行交换的过程,提供载体如图1。在ATM交换及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对于信息不进行修改时,能够对信元的信头进行路由信息的透明读取。ATM终端设备的使用,主要对传输误差、传输流量进行控制。

2 民航通讯ATM应用环境分析

2.1 技术环境分析

ATM技术应用是实现宽带综合业务的重要技术,因为技术的兼容性、传输优越性,成为民航通讯中较为关键的部分。在传输效率上,ATM技术较之窄带网络更为宏大的传输服务,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不同的技术对接也能有不同协议支撑。在ATM数据的对接过程中,能够通过模拟局域网来完成。在ATM与物理层的连接中,物理层接口较为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物理层的连接。其功能的强大,是技术在民航通信中应用广泛的主要原因。

2.2 需求环分析

在民航空管局的信息传输过程中,需要实现管理局、油料公司、航空公司、机场公司等部门的交流沟通,内部通信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位置上,此类民航部门分布不同,距离较为远。在此类情况及需求的分析中,民航大多对内部都组建了数据通信网络,磁轭李数据网路的建立,主要是依据部门的职能特点,且具有一定的持续发展性。在部门数据网络建设中职能不同,信息传输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使得整体民航系统的内部数据网络在技术及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多样性。所以,在进行技术的引进过程中,需要对系统中此前的传输技术兼容性进行分析,保证其对接不会出现障碍或问题,进而对新技术在民航通讯系统的可用性进行保证。

3 ATM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1 民航通信系统主干网ATM的应用

在当前的民航系统中,较大特点在于技术在同一组织内呈现的种类较为多样,在不同的民航内部部门进行的通信网络建设,需要根据需求,并使用不同技术对其通信网络的建立,民航系统主干网的责任,主要对各部门的不同技术基础进行兼容,使得整体网络不会因技术多样而发生障碍问题。在此情况下,ATM技术能够恰如其分的完成要求,本身技术存在的兼容性及传输优越性,与民航内部主干网的建设要求能够绝对契合,因此从进行ATM技术在民航网络中的应用开始,该技术变成为民航通讯系统主干网建立的理想技术。ATM交换机组建的网络中,所使用的局域网仿真技术,ATM边缘交换接口能够对局域网络中的多个部门网段进行连接,且在进行应用中,能够很好的兼容以传统技术建立的局域网,而以太网、FDDI网的兼容效果也较为良好,由此使得民航通讯系统中ATM作为主干网,是极为合理的。在ATM技术的支撑下,对于多网络类型的兼容,使得整体系统的建设成本得到降低,且同时对网络系统的更换工作进行了节省,所以在进行ATM作为主干网组建民航通讯系统时,能够实现对新旧网络传输无缝对接。在民航系统的内部,终端用户中ATM特征呈现透明化,用户不能在界面中,通过操作对其进行更改,所以在使用更为便利。在高速的网络传输效率中,对于主干网数据传输的速率需求也能夠进行满足,这也是其应用优势之一。

3.2 民航通讯系统过度阶段ATM应用

在民航通讯系统中,由于多年发展数据网络已经呈现出多样性,譬如公共交换电话网及数字数据网和帧中继传输等网络模式,都能较好的说明该情况。就目前应用而言,帧中继传输还是整体数字传输中的主要方式,且应用势头较为持久,技术有较强的完整性。在现存通信数据网络中,包含的各类技术,及窄带传输网,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都还会发挥自身的效用。所以,ATM技术在民航传输环境的应用过程中,首先对现存数据传输网络需要进行着重考虑。一般而言,在现有数据网络中应用ATM技术存在两种方式,分别为:ATM技术在进传输网络的应用时,对与原有窄带网络传输平行的ATM传输网络进行构建,在用户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则根据民航实际功用,对网络的切换进行控制,此类方式,能够对存在较长时间的民航系统更为适合。且此类民航的窄带传输网络的建立都较为完善化,能够具有相应的应用价值。此外,网址数量在增加的阶段,对于网站实名网站推广,可以使得客户数据能够作为搜索引擎,由此在网站中文网址出现差异时,也能够被用户发现,进而提供用户服务。

3.3 民航通信中自动转报系统应用

ATM技术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为三个层级,首先是民航通信系统管理总部与各个管理分部建立的网络系统,民航总部主要与七个管理分部,共同组建网络;在第二层级上,主要是地区分局与辖区其他组成部分共同组建的网络系统;最后一个层级则主要是管理分局机场与航站点所组建的网络系统。在固有的以ATM為主干组建的网络系统中,所使用的连接方式多为f2和ATM网络直接连接,运用ATM主干使得民航总局与分局构成了逻辑上的数据通讯网络,在互联网络中,包含各个节点,各节点之间采用虚拟电路,作为主要的传输路径。新的应用方式得到开发,ATM技术在网络的组建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也得到了改变如图2。在进行新的ATM网络组建过程中,可以和备用卫星网络实现搭接,两者互为热点设备,最终实现数据的传输,在逻辑连接及物理连接上,也能够对数据的传输保证顺畅、高效。固有传输方式与新的传输方式进行对比,以微信作为传输路径能够使得网络的传输质量得到保证,并完成网络回证,使得网络数据的传输在速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自动转报系统应用后,能够对转报系统对卫星网络的应用提供支撑,数据传输运转能够保证在正常的状态下,同时对于数据安全进行保证,提升数据的保密性。

4 ATM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趋势

民航通信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受以往技术应用影响,系统各类技术较为繁复,由此也导致民航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工程较为庞杂。ATM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此类系统兼容问题进行解决,避免了技术迭代导致原有技术与数据废弃、成本大、工程量大等问题,兼容性增强的同时,也能够对数据的传输效率进行提升,并降低了技术应用成本,且应用过程较为便捷。但在进行原有数据传输系统的管理中,问题仍然较为复杂,在未来对于ATM技术的应用,还将敷设到系统的各个方面,逐步实现网络的全面更新化。同时,对于系统的全面更新,ATM技术也能较好的进行保障。

5 结语

现代民航通讯系统在不算发展中,存在较多种类的网络模式,因此在进行新的系统建立或进行系统主干网的重新组建时,难以有效对固有网络进行兼容,从而使得民航系统的作用发挥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ATM技术拥有较强的兼容性,在传输效率上也能够对民航通讯系统进行满足。本文主要从ATM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并对其在民航通讯系统中的需求环境及技术环境尽心了分析,对其在该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完整的阐述。文末对其在现代民航通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主要作民航系统主干网以及民航过渡阶段的使用。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适应固有系统,且能带动系统传输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佟林,苏倍.民航通信网业务调试中出现的以太网专线问题及解决方法[J].信息通信,2019,193(01):230+232.

[2] 幸乐.网络通信技术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2):41+65.

[3] 李洁.结合IP应用的ATM组网优化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58(02):102-104.

[4] 廖芷莹.自适应干扰技术在民航地空通信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