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视域下区域众创空间创孵指数构建及实证研究

2019-09-02张钰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各省市众创双创

摘要:科学合理的创孵指数评價体系是衡量各省市、地区间众创空间发展水平,保证众创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区域整体的创新发展角度出发,根据国家相关众创空间认定标准、现有学者研究以及结合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利用熵权法探索性的构建区域众创空间创孵指数,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对各省市样本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众创空间熵权法区域创孵指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激发中国经济活力的新引擎,于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后,各种微观创业活动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中国由此进入全面创业经济时代,“众创空间”作为开启民智民力的重要载体应运而生。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创造性的提出“众创空间”一词,这完全是带有我国本土化特色的新词汇,也标志着“众创空间”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孵化器的新的组织形式。

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数据公布,2014年众创空间数量统计为1748家,仅一年时间后发展为2533家,数量增长449%,至2017年底众创空间变发展为5739家。短短三年时间,众创空间在中国从无到有,数量和规模均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随着众创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成熟,新的建设工作重心开始从“数量扩张”向“高水平、高质量”方向发展,关于众创空间的孵化绩效和经济绩效等的相关评价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

更新和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是很多国家政府为应对全球化和本地化并存的世界经济形势而普遍采取的重要的政策措施[1]。2018年科技部印发了《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暂行规定》,各地区纷纷出台了关于众创空间的管理认定标准,但无论是理论界亦或是实践界均未给出一个可以合理、有效的衡量区域创新创业孵化整体发展水平的定量的评价体系。众创空间是诞生于创新20时代的新型创业孵化模式,可以有效的集聚地方创新资源,产生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有效的促进区域创新创业的发展,其产生和发展模式均不同于传统的科技孵化器,不能照搬其绩效评价指标应用于众创空间的相关评价上。国内外学者大都集中于对于内涵、发展路径、盈利模式等方面的探讨,较少的涉及对众创空间的绩效的评价的分析研究[2-9],而对于地方整体的创孵绩效的评价研究更是匮乏。

因此,本文基于地方整体角度出发,通过选取全国32个省市的众创空间数据,根据熵权法评估方法构建地方众创空间的创孵指数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各省市的创孵指数进行排名,并进一步给出促进地方众创空间创孵指数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基于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

传统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平衡记分卡等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样得到的分析研究会降低评估结果的说服力和科学性。熵权法是一种更加客观的赋权方法,利用各指标的熵值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来决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确保所建立的指标能反映绝大部分的原始信息。基本算法步骤如下:

(二)地方众创空间创孵指数体系的构建

众创空间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生产系统,对于其绩效评价的关键是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3]。地方众创空间创孵指数是一个衡量地方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发展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标。

1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2018》公布的最新2017年数据,借鉴年鉴的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域的分类,选取全国32个省市的众创空间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选取标准为统计资料和数据比较完整的省市进行实证研究。

2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本文在综合考量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借鉴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火炬统计年鉴的相关指标分类情况,采用熵权法构建了地方众创空间的创孵指数评价体系[6,10-11]。第一层为目标层A,即创孵指数。第二层为准则层B,即众创空间基础设施B1、服务能力B2、运营绩效B3、创新集聚能力B4、创新绩效B5、社会贡献B6。第三层为指标层C,共计12个。根据熵权法对准则层以及各项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计算结果可知,各指标对于创孵指数影响大小排序为:创新集聚能力、运营绩效、服务能力、社会贡献、基础设施及创新绩效。其熵权越大,熵值越小,对众创空间创孵指数的影响最大的指标因素为在孵企业获得投融资总额,熵权为01918,表明众创空间能为在孵企业获得融资能力的大小,对该众创组织的创孵能力的衡量影响很大,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对于众创空间创孵水平的衡量重点在于创新集聚能力及运营绩效指标的关注为主,而对于创新绩效的重视相对较弱。

二、实证分析

根据图1评价结果可知,去除数据空缺的西藏地区,全国31个省市众创空间创孵指数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为:北京、广

从图3各区域的创孵指数雷达图来看,区域内部各省市之间创孵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地区折线结果均比较曲折,变化较大,东部地区极差最为显著最大值015,最小值00089,差值为01375;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综合得分差值分别为0022、00329、002。虽然东部地区在众创空间的数量扩展上以及整体的发展水平上较其他区域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东部地区各省市之间的创孵水平发展还十分不平衡。

总的来说,区域之间众创空间创孵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于其他区域,且各区域省市之间的众创空间创孵发展水平差距也较大。东部地区无论在众创空间数量还是创孵水平的比较上都领先于其他区域,这和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具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和创新人才资源极具优势,众创空间各创新要素的集聚更具吸引力,2017年底3353家众创空间,提供的工位数达1054675个,创业团队和企业吸纳的就业数为1734984人,远大于其他三个区域创造的社会贡献的总和,人才的聚集可以更好的激发东部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力。其次,北京、山东等地政府通过税收减半、免除房租、给予财政上优惠补贴政策大力扶持创新创业。政府为保护和培育好众创组织,使其更好的发挥众创组织的资源集聚和创新孵化带动作用,出现了一系列政府管家式的金融、技术、知识等的创投服务,努力形成地方式的创业生态圈,促进本地区创新资源效应的最大化。

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资源和人才基础相对较弱,创新创业组织的发展更多的依靠政府政策和服务的带动,很难吸引大量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中部地区相较与东部地区没有创新资源竞争优势,面对东部地区的创新资源的吸附和集聚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以上地域的众创空间发展来说,只能通过探索更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拥有自身持续的造血能力,才能带来差别化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

三、对策

(一)创新盈利模式,提升增值服务是创业孵化载体的核心要素

从数据看出,地域众创空间创孵指数6个准则层指标中,创新集聚能力所占的权重最高,这表明创新集聚水平较高是各省市、地域的主要优势,也说明其创孵水平的衡量对于创新集聚水平更为重视。

创业孵化市场极具创造性,众创组织过度依赖于政府财政补贴,无法产生维持自身持续发展的造血能力,就难以避免倒闭的命运,创业孵化应结合服务对象不断产生的新的需求,不断寻求能提供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帮助发现创业者的价值来实现自身的服务增值。

(二)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地域创孵水平协同发展

从数据测度结果来看,各省市间的众创空间创孵水平差距较大,各省市、各地域间的创孵要素流动不充分,需要构建区域孵化的载体网络化建设增强区域间的创新合作交流,强化创新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要素整体流动、区域间协调平衡发展的格局。

(三)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

從指标权重测度的结果可以看出,创新绩效是该指标系列的熵权最低的一项,目前我国的众创空间数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其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能力和孵化的质量还较弱,应该进一步加强孵化行业的研究力量,推动各级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以及研究机构等参与研究,围绕创新市场和创新创意的价值等的核心问题,加强理论和应用研究。

区域众创空间创孵指数是一项有探索性的研究,还存在样本数据总量不够,各地域之间样本选取数据量不对等,且缺乏国内外的横向对比研究。当前对于众创空间的地域创孵指数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各指标及其权重、评分标准是否适合不同的省市、地区的众创空间还需要后续不断的验证。

参考文献:

[1]吴向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21(2):24-28

[2]邵永新,倪芝青关于众创空间的理论研究及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50-53

[3]刘志迎,武琳众创空间:理论溯源与研究视角 [J]科学学研究,2018,36(3):569-576

[4]Long-Hua M U, Wang Y J, Zhang X Evaluation System of Postgraduate Curriculum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J] Journal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ducation ,2016

[5]李晓伊三亚市众创空间创业平台运行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8):31-33

[6]单鹏,裴佳音众创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8(20):185-188

[7]尹国俊,倪瑛基于产权共享的众创空间运行绩效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7(12):83-102

[8]李衍霖,苗敏,孙海涛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及业绩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J]管理会计,2017(03):37-38

[9]杨惠敏,付萍基于熵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32(5):104-107

[10]张根明,刘思维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2(6):50-52

[11]徐菱娟,刘宁晖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1):213-215

(张钰,北京物资学院)

猜你喜欢

各省市众创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兰州出台《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应对2018年中考全国各省市67道作文题,高分素材,成就高分作文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微写作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