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活”起来 打造高效课堂

2019-09-01黄艳

读写算 2019年4期
关键词:打造历史课堂高效

黄艳

摘 要 初中历史课好教也难教,好教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临考前读读背背就能拿高分,这是看历史、学历史、教历史的一个误区。难教不仅因为它是副科,而且要真正做到“读史使人明智”的确不易,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通晓世界文明的演变史,帮助学生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把历史教活、学活、活用来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历史科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了。

关键词 活;兴趣;打造;历史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B031,TQ4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4-0160-01

兴趣是學习最好的动力和源泉,更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和关键。几年来,本人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历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兴趣之新法,为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能引来“源头活水”作了些探究,以期能构建“活”这个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以人为本,产生乐趣是活和高效的前提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所做的事乐意为之,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不乐意为之,只能发挥20%。那么如何做到“乐学”呢?融合师生关系,努力做到心心相通是关键。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等,都是通过师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的。让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就会得到诱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教学效率必然提高,教学效果也必然增强。

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要为学生着想,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更注重让学生会学。学生希望怎么学,想学什么,教师就应怎么教,即以学定教,把“教案”备成“学案”。“理解比一切都重要”,师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合作关系,就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挖掘教材,形成兴趣是活和高效的基础

历史学科是一门能鉴古知今、使人明智的学问。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度出现僵化、教条的倾向,一提到历史课,学生的印象就是一大堆过去了的人和事,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才能考高分,极大影响了人们的历史观,制约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毛泽东圈点《二十四史》等,已充分说明了史学的借鉴功能。在《世界历史》中讲授到一些世界顶级发达的国家。为什么它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世界强国,这与官们所经历过的变革或战争分不开。如近代美国有“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俄国、日本都有过两次改革,其他强国也不例外。这些强国经过自我修整,强大了。而目前的中国同样也经过改革开放富强起来了。纵观世界各强国,可得出:要前进就得通过有效的变革,这就是学活课本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抓住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年龄,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的特征,全方位、系统地把学生的学习同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高效课堂形成了。

三、联络感情,产生情趣是活和高效的关键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挚友,了解他们,搭准他们的脉搏,以一位“谦谦君子”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努力与学生作零距离交流。比如: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难点就是老记不住一些重要的作家及作品。我就挤出课堂上的一点时间给学生作生动形象的介绍。如通过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等,缩短教师、课本与学生交流的距离,与学生一起欣赏名著,感受历史时代对人们的冲激。加强了教学的情趣,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加强认知,产生知趣是活和高效的保证

教师要以学生当时的体会和原有认知作为自己施教的基础,应正确理解启发点拨式教学原则,摒弃“满堂问”的做法。提问不等于启发式,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提或尽量少提一呼百应的简单问题。问题要有思考价值,但又不是遥不可及,要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本。例如:学完世界史第2、3课后,教师可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他三个国家的突出特征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后便可得出答案: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汉滇拉比法典;古印度——佛教、“种姓制度”。这就是学生的知趣,课堂知趣境界的形成,受学生知识背景的制约——学生的知识愈丰富,能力愈强,知识和才干的增长愈快。当然,师生之间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如果脱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知趣境界就难以形成,学生也难以成为自己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得到和谐共振,教学活和高效境界往往能达到最佳。

五、感悟课堂,得到美趣是活和高效的升华

高尔基说:“美化人,赞美人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心,有助于发展人对自己创造力的信心。”翻开历史课本,书中的插图,无论是文物图片,还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无一不与美学有关。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美的形象塑造,就能把历史教活,把历史事件、人物活生生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取得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总而言之,只有重视“兴趣”这一源头的挖掘,才能给历史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以此来打造高效课堂。只要我们教师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多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每堂课,把学习的趣味还给学生,学生便会自觉地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也唯有这样,我们广大教师才能从“师勤而功半”的劳碌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达到“师逸而功倍”的美妙境界。

猜你喜欢

打造历史课堂高效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
打造生物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