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2019-08-30塔娜

知识文库 2019年16期
关键词:汉化拓跋鲜卑

塔娜

鲜卑作为我国的北方少数民族,其起源于大兴安岭,在历史上具有显赫的地位。在东汉初年鲜卑处于匈奴奴役下,后来随着北匈奴势力的不断衰弱,鲜卑势力逐渐强大后占据了原来北匈奴居住的漠北地区,同时漠北的匈奴部落也并入鲜卑,鲜卑得以强盛起来。并在檀石槐带领下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檀石槐死后,拓跋鲜卑强大起来,并在游牧及迁徙过程中不断的吸收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文化,进一步提高了其综合实力。

拓跋鲜卑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分布在今天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嫩江流域及大兴安岭附近。后来通过向西进行迁移扩大自己的活动区域,后又发展游牧,但这时的拓跋鲜卑部还处于氏族部落联盟时期,与当时的西晋和曹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频繁的往来,这也使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文化传入到拓跋鲜卑部。随着拓跋鲜卑部实力的不断增强,后于公元3世纪初建立了代政权,代政权灭亡后,公元386年拓跋犍又通过瓦解前秦统治,恢复了代政权,后改国家为“魏”,即历史上的北魏。

1 拓跋鲜卑的迁徙

拓跋鲜卑祖先居住在嘎仙洞,拓跋鲜卑当时已发展成为较大的部落,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的军事力量,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奴隶,部落首领和贵族们频繁发动战争,对周边民族和地区进行侵略和征服,这也使拓跋鲜卑先祖们开始走出嘎仙洞,并走出大兴安岭。基于对史学的分析,可以认为拓跋鲜卑经历了两次大的迁徙,即从嘎仙洞迁出至大泽,即今天的呼伦贝尔草原,这里水草十分丰富,更适合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拓跋鲜卑生活。虽然此时匈奴势力衰落,但匈奴人还有部分留在了草原上,在这里拓跋鲜卑与匈奴部落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充分的吸收了匈奴的先进文明因素,并充分的利用呼伦贝尔草原的优越自然环境来发展畜牧业生产。后随着拓跋鲜卑的壮大,则又开始了第二次南迁,第二次迁徙则是从大泽迁至匈奴故地,这里气候适宜,更适宜畜牧生活,在这里拓跋鲜卑不断发展壮大,并加强了与周围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直至公元310年,拓跋珪在盛乐建代国,后又迁都平城、洛阳,建立北魏政权,并雄居中国北方达一个半世纪。拓跋鲜卑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并开创中国历史上南北朝对峙的先河。

2 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文化的转变

在迁徙过程中拓跋鲜卑宗教信仰发生变化,由于最初拓跋鲜卑信仰萨满,后鲜卑贵族在继续信奉萨满的同时,开始认识佛教。弱魏政权当时开始扶植和提倡佛教,因此在北魏早期佛法、佛寺和佛徒大盛。在接受佛教过程中,鲜卑贵族开始摒弃萨满教,并在孝文帝时进一步清除了萨满教的影响,佛教在当时鲜卑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宗教。

拓跋鲜卑在迁徙过程中丧葬习俗也发生了改变,由于拓跋鲜卑葬俗较为独特,送葬时伴以哭泣歌舞。后迁徙至中原后,这些习俗的保留,不利于汉族对鲜卑的认同,而且儒家孝道讲究临丧不歌,因此后由晋武帝下令送葬时不再有歌舞出现,

拓跋鲜卑在南迁至大泽前处于原始社会,发式主要为披发。进入匈奴故地后,受匈奴习俗影响,发式上发生了变化,由披发变为辫发,即梳发成辫。而且在不断南迁过程中,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由辫发变为束发。拓跋圭即位后,則命令朝野皆束发加帽。发式作为文化内容的一个方面,拓跋鲜卑发式的变化表明其文化心理的变化。而且在发式变化的十字路口 ,服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对于服饰当时的政权并没有统一的政令。后在孝文改革中,正式禁止鲜卑朝臣冬季朝贺“服裤褶行事”,以此来禁止胡服,虽然颁令,仍有鲜卑妇女穿胡服,但总体上服饰趋于汉化。

在迁徙过程中拓跋鲜卑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作为草原民族,拓跋氏以羊肉和羊乳作为主要食物,这种饮食习惯在考文帝迁都洛阳后也没有改变。虽然孝文帝积极推行鲜卑族的汉化,但其在饮食上依然保有原有习惯。但皇族与中原士族通婚,这就导致当时宫中很多人喜欢中原饮食,这也使宫中饮食五味杂陈。拓跋鲜卑入主中原之前,其生产生活方式及和中原汉族存在较大的差别。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也使拓跋鲜卑民族有着坚韧的品质和剽悍的性格作风,尚武善战,但这些民族品质在入主中原后,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也日益消失。

对于拓跋鲜卑而言,其在迁徙过程中对其自身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迁徙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的接触,使其氏族制度解体,开始向封建社会发展。而且由原始的狩猎生活方式向畜牧业方向发展。在迁徙过程中,拓跋鲜卑与一些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增强,这对其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入主中原后,拓跋鲜卑吸收了汉民族的文化,使其加快了汉化的进程。

3 结束语

拓跋鲜卑作为一个伟大的北方游牧民族,其在历史上占据重要位置。作为北方游牧民族,拓跋鲜卑第一个在中原地区建立起政权,其对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族人不畏艰难险阻,敢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而且在迁徙过程中拓跋鲜卑不断的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壮大,这也为后来拓跋鲜卑的崛起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拓跋鲜卑在入主中原后自身文化积淀较少,而且缺乏统治经验,因此汉化程度不断加深,并放弃了自身的一些传统遵从汉制,因此使其在北方统治了长达二百年的时间。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民族博物馆)

猜你喜欢

汉化拓跋鲜卑
“屎壳郎”大王
拓跋珪的“天赐”时代
化蝶
领导是咱老家人
鲜卑族的崇山与祭天
“汉化”产权保险
鲜卑民族初探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及新变化
浅论几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婚姻习俗
软件汉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