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树枝枯病的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探索

2019-08-30蓝瑞勇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蓝瑞勇

摘 要 枝枯病是我国松树栽培种植中的常见病害,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病原菌是一种森林习居菌,在常态下为腐生,直接对其进行化学防治意义不大,且其潜伏期和发病初期的症状不明显,难以直接观察出来,给林业从业者发现和防治枯枝病带来了巨大困难。基于此,实地调查阳春市区内的松树枝枯病染病数量,探索枯枝病的发病规律,并提出枝枯病的防治办法。

关键词 枝枯病;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F76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38

松树是我国主要的园林观赏和道路绿化树种,同时也是部分地区的经济种植树种,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广泛种植[1]。随着松树种植范围扩大,其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病虫害问题导致松树的观赏、绿化价值降低,同时也对林业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枝枯病对松树影响较大。当植株感染枝枯病后,感染部位会逐渐褪色或是变红、变黄,枝条下垂、枯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最后会导致整个植株枯死[2]。基于此,对松树枝枯病的发病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以期能够为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松树枝枯病的症状

松树枯枝病通常发生在幼苗和成树的枝干上,十年以上的松树如果光照条件不良也较容易染病。植株感染枝枯病初期,被感染枝干上的针叶会出现绿色变浅的情况,随着染病时间推进,针叶逐渐呈现褐色或者是红褐色,并开始脱落,被害枝干出现萎缩、下垂现象。枝枯病发病初期现象不明显,难以判断;当受害情况加重后,会出现染病一侧树枝全部枯死的情况,且病原菌的子囊盘在树干上广泛分布,可直接在树干上观测到[3]。枯枝病病原菌会引起枝干皮层发生溃疡,使得枝干的营养和水分供应出现异常,最后单只整棵植株死亡。

1.2 调查方法

在广东省阳春市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道路绿化、苗圃、树林中的松树,分别记载所调查对象的生长环境、发病株数、严重程度、树龄等信息,并且采集发病的枝条作为标本,进一步做病原菌鉴定。

1.3 病原菌鉴定

對采集的发病枝条进行观察时,可用放大镜观察到染病枝条上出现黑褐色的凸起,这些凸起是病原菌无性时期的分生孢子器,用解剖刀沿着分生孢子器切开,能够观察到其子座出现在树皮的表皮下。进一步将染病部分进行镜检,能够在视野中找到球状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器,子囊壳中含有较多呈棍棒状的子囊,少数有圆形顶部和柄状基部。以此,可以区分枝枯病与机械损伤或是冻害风害引起的枝干枯死,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靠。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树枝枯病发病情况

阳春市松树枝枯病发病情况如表1所示。本次共调查阳春市区内松树2 238棵,其中,出现枝枯病的有271株,有30株松树因严重的枯枝病导致植株死亡,发病部位集中在侧枝和主干。

2.2 枝枯病发生规律

枯枝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与其病原菌子囊菌纲柔膜菌目的铁锈薄盘菌的生命周期有关。在3—4月,铁锈薄盘菌由潜伏状态变为活跃,开始在被感染的枝干上利用树枝的营养和水分进行生长、增殖,此时树干的外表面未发生明显变化,枝干的针叶开始出现变色。4—5月,铁锈薄盘菌的增殖速度较快,此时部分松叶已经完全失去活性,变成褐色,枝干开始出现缺水、下垂现象,部分枝干的表皮出现皲裂,且有树脂渗出,可以简单区分枝枯病与其他病害。6—7月,铁锈薄盘菌的增殖已经达到巅峰,病变枝条表皮出现破裂,铁锈薄盘菌的子实体已经肉眼可见,数量在一个至数个。到8—9月,铁锈薄盘菌的子囊盘膨大,开始释放孢子,凭借风力传播到其他树枝上[4]。若病原孢子附着在有伤口的树枝上,则其菌体将潜伏至翌年2—3月,之后开始新生命周期。

从阳春市的松树枝枯病调查分析可发现,枝枯病是一种衰退病。目前,相关研究显示,枝枯病的病原菌为一种弱致病菌,营腐生,对树枝无伤害,在正常的植株中也常能检测到该菌的存在。当松树经历恶劣环境时,其抗逆性升高,细胞活性降低,铁锈薄盘菌将在松树的伤口上获得弱寄生能力,引发枝枯病。

根据调查分析,诱发枝枯病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3点。1)土壤营养不足。在所调查的松树当中,因为人工栽培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生长在立地条件不良区域的松树发病率比较高。土壤营养、水分不足,加快了松树进入衰退期的时间,是诱发林木枯枝病的重要原因。

2)树种单一。在道路绿化、苗圃建设、人工造林过程中,物种的丰度较低,整体的稳定性较差。虽然在造林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物种的多样性,但是由于引进树种的适生能力参差不齐,最后的成林效果往往与预期有差别。再加上道路和绿化区域的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容易造成松树出现伤口,增加了感染病原菌的概率。

3)气候、虫害影响。风害、冻害和干旱等自然因素都会造成树枝枯萎、下垂等物理性伤害。在树龄比较大的林木上较容易出现芽枝霉的孢子堆,诱发其他病菌感染。在枝枯病比较严重的林木上,往往能发现松干蚧的存在,有资料显示,根除松干蚧为害,能够防止枯枝病发生。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枝枯病的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真菌,其发病的原因与松树的生长阶段、日照条件、风、虫害等有关。其病原菌孢子能够在风力的协助下大范围传播,并且存在潜伏期,发作时间在翌年春天。在枝枯病的防治过程中,应当根据病害的发生规律以及发生原因,因地制宜,综合分析枝枯病的诱发因素,增强树木的抗病性,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抗性育种,并及时进行药剂的喷洒。

3.2 松树枝枯病防治方法

3.2.1 加强抚育管理

枝枯病是一种弱至病,加强和增进抚育管理,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能够促进松树的生长,避免其进入衰退期,提高林木的抗病能力。在生长比较繁茂的松树林中,应当注意及时整枝、择伐,保证林内的透光度和通风能力。同时,应当及时清除林内的枯枝、病枝,在促进林木生长的同时,清除各种病原菌。

3.2.2 加强检疫工作

在种植松树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应当尽量避免由疫区移苗,若无法避免时,应当进行严格的检疫和一定时期的隔离种植。对有怀疑的树苗进行病原菌鉴定,做好详细的调查工作,确保移植的树苗为不带病菌植株。

3.2.3 隔离侵染来源

通常情况下,病原菌通过风力分散传播是苗圃中幼苗感染枝枯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苗床附近的防风林、绿篱进行整枝择伐十分重要。因此,在幼苗苗床种植前,应当对苗床附近的松树喷洒药剂,同时要伐除容易感染枝枯病的落叶松。铁锈薄盘菌的孢子传播范围约为1.8 km,因此在苗床的周围,应当适当扩大喷洒药剂的范围,出现染病情况也应当马上拔除感染苗,同时对苗床中的幼苗进行排查并喷洒药剂。

3.2.4 营造混交林

防治枯枝病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树木自身的抵抗能力,保持林木最佳的生长状态,因此,创建抗逆性强的林木生态系统能够保证松树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改良因单一物种造成的地力下降的问题。树种的混交除了能够预防枝枯病,对其他病虫害问题也能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选择树种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抗性较低的品种,比如落叶松对枯枝病的抵抗能力较弱,不宜大范围广泛种植,容易造成枝枯病爆发。

3.2.5 及时处理染病植株

受枯枝病感染严重的林木已经失去了生长能力,应当及时伐除,更换树种。幼树阶段的林木被感染后,會出现去顶现象,导致其侧枝生长,形成盘状的侧枝群,这种幼树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相对较低,应当及时拔除,防止病害扩散。近伐期的林木如果被害程度较低,则可在喷洒药剂过后适当保留,部分可能会生长至伐期。

3.2.6 建立防风带

松树受风害情况比较严重,因而在松树林周围可适当种植阔叶乔木对林木进行保护。本次调查中发现,有阔叶树木保护的松树受枝枯病的为害较轻,可能是因为其在生长过程中,更多地规避了风害的发生。因此,种植阔叶树种的防风带是松树林防治枝枯病的重要手段,在皆伐迹地上,也应当种植防风带。

参考文献:

[1] 高智辉,王云果,韩丽,等.雪松枝枯病病原和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3):127-130.

[2] 刘艳,叶建仁.松树枯梢病潜伏侵染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3(4):67-72.

[3] 任晓婧,杜金顺,崔建州,等.联峰山油松枯梢病病原菌越冬方式及场所的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7,36(2):35-37,46.

[4] 刘峰.昆嵛山松枯梢病及腮扁叶蜂与林分立地因子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分析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