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小学育人环境

2019-08-30郭有福

山东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育人环境农村小学构建

郭有福

摘 要:由于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的限制,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農村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构建农村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小学育人环境是农村新课改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课程; 农村小学;育人环境;  构建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育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别人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960万平方千米的广阔地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工作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诊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活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活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入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一)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二)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三)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自学—自探—交流—反思—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四)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死”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感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五)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禺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不论我们备课如何扎实,教学设计的再好,也无法保证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不会超出教师预设的范围,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形出现,教师必须发扬民主教学,注重个性发展,至少要让其暴露思维过程,对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论哪种情况,我们都要认真的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顺藤摸瓜,加以引导,触类旁通,探究一类问题的解法,得到一个广义的结论,加强对教学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探讨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强加给学生的一些所谓“强化理解”手段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城关第二小学,甘肃 定西   748100)

猜你喜欢

育人环境农村小学构建
“君子文化”育人特色的创建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