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坐果节位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2019-08-30康利允常高正马政华李晓慧高宁宁徐小利李海伦赵卫星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年4期
关键词:节位吸收量甜瓜

康利允,常高正,马政华,李晓慧,高宁宁,梁 慎,徐小利,李海伦,赵卫星*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氮、钾是作物生长发育需求量较大的两种矿质营养元素,与作物生理代谢活动关系密切。氮、钾素供应的高低可通过影响作物根、茎、叶、果实等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功能,最终影响其产量和品质[1-2]。在高产优质试验中,如何通过调控氮、钾素延缓叶片在生殖生长阶段的衰老,使之能持续地向生殖器官运输光合同化产物,是使作物增产优质的有效方法之一[3]。氮素供应不足可引起作物叶片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的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加速衰老进程[4]。王贺正等[5]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增强了膜的保护功能,延缓衰老,但施氮水平过高或过低,则会引起抑制作用。同时,甜瓜也是喜钾作物,需钾量较高。钾主要通过促进光合同化产物的运输,调节多种酶的活性,增强细胞渗透调节,提高抗逆性等而改善品质[6];乔维川等[7]研究表明,施钾可提高延胡索幼苗SOD、POD和CAT活性,有效降低MDA含量,延缓衰老,且施钾量为0.67 g·kg-1时效果最明显;陈昆等[8]利用水培试验研究表明,营养液钾浓度为0~9.0 mmol·L-1时,大蒜叶片光合速率、鲜质量及鳞茎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SP含量随钾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钾浓度高达12.0 mmol·L-1时上述指标反而呈下降的趋势;合理的氮、钾配施可使SP含量增加,SOD和POD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延缓植株衰老,促进营养器官干物质的积累,且有利于养分向生殖器官的转移,从而得到高产,改善品质[9]。前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施氮或施钾对甜瓜器官建成、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关于甜瓜生育后期受氮、钾调控的生理机制系统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试验在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生育后期生理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不同氮钾处理对甜瓜坐果节位叶片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能力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最佳氮钾肥用量,旨在为合理施肥、延缓甜瓜衰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5年3~7月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连栋棚内进行。该试验地位于河南省原阳县南部(东经113°58′12″、北纬35°3′),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达14.4℃、降水量565 mm。试验地土壤为潮土,播前0~20 cm土层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表1 试验供试土壤性质

1.1 试验材料

供试厚皮甜瓜品种为‘RX8’(TC620-8-56×TA11-1),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早熟,果实发育期30~35 d,平均单瓜重约2.0kg,果肉厚3.5~4.5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6.0%~20.0%,轻抗枯萎病和病毒病,耐贮运。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重氮重钾(N2K2):N 320kg·hm-2,K2O 480kg·hm-2;重氮轻钾(N2K1):N 320kg·hm-2,K2O 120kg·hm-2;轻氮重钾(N1K2):N 80kg·hm-2,K2O 480kg·hm-2;轻氮轻钾(N1K1):N 80kg·hm-2,K2O 120kg·hm-2;中氮中钾(NK):N 200kg·hm-2,K2O 300kg·hm-2。试验共5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4 m×7.7 m。定植行、株距为1.1 m×0.4 m,设于棚内中段,两头留有4 m长的缓冲带,以避免因棚口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而引起的误差。中氮中钾处理的施肥量是根据当地近5年甜瓜氮、钾肥用量及试验小区土壤基础肥力而确定的,重氮、重钾、轻氮、轻钾处理的施氮量、施钾量分别在中氮、中钾的基础上增减60%。

试验于2015年3月12日采用基质穴盘育苗,3~4叶一心时(4月23日)定植,7月7日收获,采用膜下滴灌方式进行灌溉,根据小区土壤含水率每次灌溉至田间持水率的80%左右,伸蔓期进行摆蔓、整枝、留瓜,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每株在主蔓12~15节子蔓留瓜1个,主蔓25节打顶。各处理均基施有机肥750kg·hm-2(N 0.8%、P2O50.4%、K2O 0.4%),均基施磷肥105kg·hm-2(过磷酸钙,P2O516%)。试验所用氮肥为尿素(N 46.4%),钾肥为硫酸钾(K2O 51%),其中氮肥、钾肥40%做基肥于播前瓜行条施,伸蔓期、膨果期分别追施30%。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从定果日起,每隔约7 d每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甜瓜3株的坐果节位叶片,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10];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10];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学还原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10];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0];采用过氧化氢紫外线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10]。

成熟期(7月7日)每小区采集生长整齐一致的10株果实,称重,计算产量,测定果实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选取5株,将地上部分植株样置于烘箱内105℃杀青30 min,75℃烘干至恒重计算生物量。植株干样粉碎后,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植株氮、磷、钾含量[11]。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处理数据;SPSS 13.0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Sigmaplot 10.0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表2中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氮、钾对不同生育时期甜瓜坐果节位叶片SOD活性的影响差异均显著(P<0.05),氮钾交互效应对定植后63 d的影响也达5%显著水平。对4个生育时期甜瓜SOD活性相对作用的顺序均表现为钾最大,氮次之,氮钾交互作用最小。

表2 不同氮钾肥用量甜瓜SOD、POD、CAT活性和SP、MDA含量的方差分析

由图1可知,生育期间不同氮钾处理下甜瓜坐果节位叶片SOD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从坐果起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不同生育时期间差异显著,定植后49 d各处理SOD活性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它生育时期(P<0.05),平均显著增加33.4%。同一供氮水平下,定植后40、49、56和63 d均表现为高钾显著高于低钾处理(P<0.05),同一供钾水平下,4个测定时期高氮均显著高于低氮处理(P<0.05)。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4个测定时期,随着氮、钾素供应量的增加,甜瓜坐果节位叶片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K和N2K2处理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定植后40和49 d N2K2高于NK处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定植后56 d和63 d则相反,表现为NK高于N2K2处理,且定植后63 d时差异达5%显著水平,增加11.2%。

图1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2.1.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不同氮钾肥用量不同生育时期甜瓜坐果节位叶片POD活性的方差分析(表2)结果显示,氮、钾对甜瓜不同生育时期POD活性的影响差异均显著(P<0.05),氮钾交互效应对定植后63 d的影响差异也显著(P<0.05)。对4个生育时期甜瓜POD活性相对作用的顺序均表现为氮最大,钾次之,氮钾交互作用最小。

由图2可见,生育期间不同氮钾处理下甜瓜坐果节位叶片POD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不同生育时期间差异显著,定植后49 d各处理POD活性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它生育时期(P<0.05),平均显著增加21.6%。同一供氮水平下,定植后40、49、56和63 d均表现为高钾显著高于低钾处理(P<0.05),同一供钾水平下,4个测定时期高氮均显著高于低氮处理(P<0.05)。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4个测定时期,随着氮、钾素供应量的增加,甜瓜坐果节位叶片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K和N2K2处理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定植后40 d N2K2高于NK处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定植后49、56和63 d则相反,表现为NK高于N2K2,且定植后63 d时差异达5%显著水平,增加10.1%。

图2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2.1.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不同氮钾肥用量不同生育时期甜瓜坐果节位叶片CAT活性的方差分析(表2)结果显示,氮、钾对甜瓜不同生育时期CAT活性的影响差异均显著(P<0.05)。对4个生育时期甜瓜CAT活性相对作用的顺序均表现为氮最大,钾次之,氮钾交互作用最小。

生育期间不同氮钾处理下CAT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图3),均表现为从坐果起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定植后49 d时达最大,显著高于其它生育时期(P<0.05),平均显著增加8.04%。同一供氮水平下,定植后40、49、56和63 d均表现为高钾显著高于低钾处理(P<0.05),同一供钾水平下,4个测定时期高氮均显著高于低氮处理(P<0.05)。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4个测定时期,随着氮、钾素供应量的增加,甜瓜坐果节位叶片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K和N2K2处理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且定植后56和63 d时NK和N2K2处理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NK较N2K2处理分别显著增加7.25%和16.6%。

图3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2.2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坐果节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的影响

不同氮钾肥用量不同生育时期甜瓜坐果节位叶片SP含量的方差分析(表2)结果显示,氮、钾对甜瓜SP含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P<0.05)。对4个生育时期甜瓜SP活性相对作用的顺序均表现为氮最大,钾次之,氮钾交互作用最小。

由图4可知,生育期间不同氮钾处理下甜瓜坐果节位叶片SP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从坐果起随生育期的推进呈一直下降的趋势,不同生育时期间差异显著,定植后40 d显著高于其它生育时期(P<0.05),平均显著增加29.5%。同一供氮水平下,定植后40、49、56和63 d均表现为高钾显著高于低钾处理(P<0.05),同一供钾水平下,4个测定时期高氮均显著高于低氮处理(P<0.05)。4个测定时期,随着氮、钾素供应量的增加,甜瓜坐果节位叶片SP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K和N2K2处理除定植后40 d外其余3个测定时期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且定植后56和63 d时NK和N2K2处理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P<0.05),NK较N2K2处理分别增加6.72%和16.5%;从图4中还可以看出,4个测定时期均表现为N2K1显著高于N1K2,表明施用氮、钾肥可增加甜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但氮钾肥用量多到一定程度反而呈下降的趋势,合理氮钾肥用量可以减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的速度,越到生育后期效果越明显,且氮肥效果大于钾肥。

图4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坐果节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表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氮、钾对不同生育时期甜瓜坐果节位叶片MDA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对4个生育时期相对作用的顺序均表现为氮最大,钾次之,氮钾交互作用最小。

生育期间不同氮钾处理下甜瓜坐果节位叶片MD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图5),均表现为从坐果起随生育期的推进一直呈升高的趋势,且不同生育时期间差异显著,定植后63 d显著高于其它生育时期(P<0.05),平均显著增加24.8%。同一供氮水平下,定植后40、49、56和63 d均表现为高钾低于低钾处理,且除定植后40 d外其余测定时期差异均显著(P<0.05),同一供钾水平下,4个测定时期均表现为高氮显著低于低氮处理(P<0.05)。从图5中还可以看出,4个测定时期,随着氮、钾素供应量的增加,甜瓜坐果节位叶片MDA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NK和N2K2处理除定植后40 d外其余3个测定时期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P<0.05),且定植后56和63 d时NK和N2K2处理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P<0.05),NK较N2K2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2.9%和16.3%。

图5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表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产量和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同。氮显著影响甜瓜产量,钾及氮钾交互作用对甜瓜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

表3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产量、品质及N、P、K养分累积吸收量的方差分析

由表4可知,同一供氮水平下,高钾较低钾处理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产量却差异不显著;同一供钾水平下,与低氮处理相比,高氮处理甜瓜产量显著增加(P<0.05),而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随施钾水平不同而异,高钾条件下,高氮与低氮处理间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低钾条件下则表现为高氮处理显著高于低氮处理(P<0.05);由表4还可以看出,随氮、钾施肥量的增加,甜瓜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K处理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产量均呈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分别增加9.09%、14.3%及22.1%,与NK处理相比,N2K2处理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产量显著降低5.26%、9.26%及21.3%(P<0.05)。

表4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5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养分积累的影响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氮、磷、钾累积吸收量的影响差异显著(表3)。氮、钾及氮钾交互效应(除钾对N养分累积吸收量外)均显著影响甜瓜N、P、K养分累积吸收量。对甜瓜N、P、K养分累积吸收量相对作用的顺序均表现为氮最大,钾次之,氮钾交互作用最小。

由表5可知,甜瓜对钾素的吸收量最大,最高钾含量为7 874.2 mg·株-1,其次是氮素,吸磷量相对最少。同一供氮水平下,高钾较低钾处理钾素累积吸收量显著增加,低氮条件下,高钾处理氮、磷素累积吸收量显著高于低钾处理(P<0.05);同一供钾水平下,高氮较低氮处理甜瓜氮、磷、钾素累积吸收量均显著增加(P<0.05)。从整体看,NK处理氮、磷、钾素累积吸收量均呈最高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平均分别增加41.4%、55.7%、36.6%,氮钾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甜瓜氮、磷、钾素累积吸收量的提高。

表5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养分累积吸收的影响(mg·株 -1)

3 讨论

3.1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坐果节位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坐果节位叶是甜瓜生育后期最重要的功能叶,其生理活性大小与甜瓜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进而影响甜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正常情况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能达到动态平衡,活性氧处于较低水平,不会对植物产生伤害,但在生育后期,体内活性氧代谢失调[12],活性氧过多积累会引发或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膜结构被破坏,导致植物衰老加剧[13]。生殖生长阶段作物叶片衰老导致有效光合作用持续期缩短,导致减产[14],而光合作用与活性氧代谢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15],抗氧化酶系统在缓解活性氧对细胞的伤害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16-18]。增施氮肥能明显增强冬小麦旗叶生长中后期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19];施钾能增加作物生殖生长阶段叶片中SOD和CAT含量,减少MDA的产生和积累,延缓叶片早衰[20],施钾量过高SOD活性反而有下降的趋势[21];王洪飞等[22]研究指出,氮钾配施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穗位叶SOD活性,增加SP含量,降低MDA含量,延缓生育后期叶片衰老,提高玉米籽粒产量。本试验方差分析表明,氮、钾对不同生育时期SOD、POD、CAT影响差异显著,对SOD活性相对作用顺序为钾最大,氮次之,氮钾交互作用最小,POD、CAT则为氮最大,钾次之,氮钾交互作用最小;从坐果起,不同氮钾处理甜瓜坐果节位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生育时期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定植后49 d各处理SOD、POD和CAT活性均达到最高值,说明定植后49 d是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抗氧化酶系统旺盛期;定植后40、49、56及63 d这4个测定时期,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钾肥可显著提高上述抗氧化酶活性,氮钾肥用量过高(N2K2)三者活性均较适宜氮钾肥用量(NK)有下降的趋势,定植后63 d时SOD和POD活性均表现为中氮中钾显著高于高氮高钾处理,而CAT活性则为定植后56和63 d时中氮中钾显著高于高氮高钾处理,表明合理的氮钾肥用量可减缓甜瓜生育后期SOD、POD和CAT活性下降的速度,延缓甜瓜衰老,提高抗性,越到生育后期效果越显著,这可能是甜瓜延缓叶片衰老的重要机制之一。

SP是作物体内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作物叶片中SP含量呈下降趋势[23]。刘晓静等[24]研究认为合理施氮使作物增产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提高作物氮素代谢能力,且增加SP含量,从而延缓了叶片衰老有关;张智猛等[25]研究发现氮素营养能显著增加作物叶片中SP含量,减缓生育后期SP的下降速率;适宜的钾浓度可提高作物SP含量[26],这可能是因为钾是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活化剂,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27]。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SP含量的方差分析表明(表2),氮、钾对甜瓜不同生育时期SP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4个生育时期甜瓜SP活性相对作用的顺序均表现为氮最大,钾次之,氮钾交互作用最小;从坐果起,不同氮钾处理甜瓜坐果节位叶片SP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随生育期的推进呈一直下降的趋势,且不同生育时期间差异显著。定植后56和63 d中氮中钾的SP含量显著高于高氮高钾处理,表明合理施用氮、钾肥可增加甜瓜SP含量,减缓SP含量下降速度,提高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延缓叶片衰老,使光合器官维持相对良好的结构,有利于增加作物养分累积吸收量,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但氮钾肥用量过高反而使SP含量有降低的趋势,越到生育后期效果越明显,且氮肥效果大于钾肥,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8]。

植株衰老时,其体内MDA含量上升[29]。合理的氮、钾肥用量可使MDA含量降低,施肥量过高反而不利于MDA含量的下降[30-31]。本试验对不同生育时期甜瓜MDA含量的方差分析表明,氮、钾对甜瓜不同生育时期MDA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对4个生育时期相对作用的顺序均表现为氮最大,钾次之,氮钾交互作用最小;从坐果起,不同氮钾处理甜瓜坐果节位叶片MD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随生育期的推进呈一直升高的趋势,且不同生育时期间差异显著;4个测定时期,随着氮、钾素供应量的增加,MDA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高氮高钾(N2K2)处理较中氮中钾(NK)处理反而有上升的趋势,定植后56和63 d时中氮中钾较高氮高钾处理显著降低,表明合理施用氮、钾肥可降低甜瓜MDA含量,但氮、钾肥用量过高MDA含量反而又有增加的趋势,且越到生育后期效果越显著。不同氮、钾肥用量丙二醛的变化趋势和抗氧化保护性酶、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施用氮、钾肥与甜瓜生殖生长阶段衰老速度存在密切联系,即合理的氮、钾肥用量能有效增强甜瓜的抗衰老能力,从而保证光合同化产物更多的转移到果实中,有利于得到高产和优质,但氮钾肥用量过高,加剧生殖生长阶段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降解速度,引起植物体内活性氧含量增加,加剧叶片衰老,不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3.2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产量、品质和养分累积吸收量的影响

作物产量、品质与养分累积吸收量关系密切,养分累积吸收量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32],也是影响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33]。增施氮肥可增加作物籽粒氮、磷、钾含量,提高产量和品质,当施氮量增加到一定值时,氮、磷、钾养分累积量、产量及品质反而有下降的趋势[34];合理施钾有利于增强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能力,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作物发育,有利于高产[35],且钾素有“品质元素”之称,对改善果实品质有显著效果[36]。武际等[37]研究认为,氮、钾配施能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且养分间存在一定的正交互作用,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本试验对甜瓜产量及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肥显著影响甜瓜产量,钾及氮钾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甜瓜的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其口感;不同氮、钾施肥量对甜瓜植株N、P、K养分累积吸收量方差分析表明,氮、钾及氮钾交互效应(除钾对N养分累积吸收量外)均显著影响甜瓜N、P、K养分累积吸收量;本试验还发现,中氮中钾处理的甜瓜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量及N、P、K素累积吸收量均呈最高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高氮高钾处理的上述指标均较中氮中钾处理显著降低,表明合理施用氮、钾肥可以提高甜瓜产量、品质及植株对氮、磷、钾素的吸收利用能力,但施肥量过高反而不利于对养分的吸收,导致产量和品质的降低,且氮肥增产效果更为明显,钾肥对品质效果更为明显。

4 结论

氮、钾肥对不同生育时期甜瓜坐果节位叶片SOD、POD、CAT活性和SP、MDA含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且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坐果节位叶

片SOD、POD、CAT活性和SP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氮钾肥用量的增加上述生理指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合理施用氮、钾肥可减缓其下降速度,氮钾肥用量过高反而不利于减缓其下降速度;随着氮钾肥用量的增加,MDA含量与SOD、POD、CAT、SP活性变化趋势相反,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氮肥显著影响甜瓜产量及N、P、K养分累积吸收量,钾肥显著影响甜瓜果实品质及植株对P、K素的吸收量,氮钾交互作用对甜瓜果实品质及植株对N、P、K养分累积吸收量影响差异均显著;中氮中钾处理(N 200,K2O 300kg·hm-2)较其他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甜瓜生育后期坐果节位叶片SOD、POD、CAT活性和SP含量,降低MDA含量,且中氮中钾处理的甜瓜产量和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均达到最大,表明合理的氮钾肥用量能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增强渗透调节能力,减缓植株衰老,从而有利于提高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增强光合同化产物向果实转移,提高产量和品质,但过量施用氮、钾肥反而对植株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施氮、钾量分别以N 200、K2O 300kg·hm-2为宜。

猜你喜欢

节位吸收量甜瓜
甜瓜的重量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生菜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春玉米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去除不同节位花序对蚕豆花荚转化率及产量的影响初报
脱落酸对烟草腋芽生长及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我喜欢吃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