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2019-08-27魏兰兰

速读·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提问数学课堂

魏兰兰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提问值得我们每个教师认真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提问;问题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备的形式。恰当、适时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考和检验教学效果。但在日常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数学老师对课堂提问存在误区,影响了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对此,笔者结合实例进行粗浅探讨。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1.形式化提问

现在,我们大部分数学教师都很重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提問的作用。不过,在教学实际中,存在较多的形式化提问,如“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复习教学课中,有的教师直接问:请同学们回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学生自然地回答: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两边同除以未知数前的系数。这样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很热闹,实则流于形式、肤浅。因为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样的提问没有什么难度,基本上都知道,但是在具体的知识运用中,却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会,都不会出错。

2.课堂提问问题跨度太大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连贯性,学习新知识必须以已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所以,课堂提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和寻求解决问越的途径。尤其是新授课之前的复习性提问应有合理的知识跨度以及思维跨度。但经常我们有些教师提问的问题跨度太大,致使学生无从思考,无法表达。

3.提问用语的欠缺

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用语: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或非常难的问题,会的请举手。这看起来好象没有什么问题的语言,实则很不妥。首先,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如果回答不上来,那势必打击中等学生和学困生的自信心。尖子生而会认为:既然“非常简单”那就也不屑回答了,他们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反之,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也不妥。如几何教学中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如果知道了就非常简单,不知道就非常难。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或非常难的问题”等用语。

二、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若干策略

1.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差异性

提问涉及面要广,要合理分配被问对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提简单的问题,照顾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功;对中等生提一些稍难的问题,让他们尝试成功;对尖子生,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激励上进;对特长生可合理提高难度,提一些专门的创新性的问题,鼓励创新。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培养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新课:“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提问:①过一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②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并得到解决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问;③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A、B、C画圆,这样的圆要经过A、B,圆心在哪里?这样的圆又要过B、C,圆心在哪里?若同时经过A、B、C,圆心又在哪里?④这样的圆可画多少个?这样,分层设疑提问,学生动脑、动手,把自己作为“研究者”,逐步深入,将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学得轻松,记得也牢。

2.注重启发性

数学思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课堂教学中多设置启发性问题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至关重要。

例:已知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且a=m2-n2,b=2mn,c=m2+n2(m>n,m、n都是正整数),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对此问题,我们教师可以如下提问:

(1)直角三角形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若把“一个角为90°”这个条件除外,还有哪个条件也能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定。

(2)怎样用“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定理呢?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平方和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这样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平方和的知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知识来确定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3.要坚持难易适度原则

课堂提问,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那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但学生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具有吸引力,能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

例如:在梯形ABCD中,已知AB//BC,AE=BE,DF=CF,求证:EF//BC,EF=1/2(AD+BC)。”这是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设计这样一组提问:

(1)本题结论与哪个定理的结论比较接近?(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能够把EF转化为某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吗?

(3)已知E为AB中点,能否使F成为以A为端点的某条线段的中点呢?可以考虑添加怎样的辅助线?(连接AF,并延长AF交BC的延长线于G)

(4)能够证明EF为ABC的中位线吗?关键在于证明什么?(点F为AC的中点)

(5)利用什么证明AF=GF?这样的提问深度恰到好处,所以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李志云,刘思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紫涵,王子阳,王子旭.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J].学周刊,2017(12).

[3]王明华,王天彪.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4).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提问数学课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