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义角度看非典型双宾结构的典型性

2019-08-27崔宇贺邵兵

速读·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非典型

崔宇贺 邵兵

◆摘 要:本文首先进行双宾结构的判定,再根据语义关系对其分类,并以原型特征总数为基本判断标准,对各语义类进行典型性排序。

◆关键词:双宾;非典型;语义角色;原型特征;序列

通常,学界一致认为“给他一本书”是典型的双宾句,其语义也很早就被归纳为“给予义”。而“抢了旅客一个钱包”、“修了王家三扇门”一类的非给予义的“NP1+VP+NP2+NP3”是否为双宾,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结构的典型性进行分析,初步概括出非典型双宾结构的基本语义类型,并对其典型性进行排序。

一、双宾结构的判定依据

关于“修了王家三扇门”、“采纳我三条建议”是双宾而不是述宾或述补,陆俭明(2000)、徐杰(1999)、司富珍(2014)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判定方法。此外,利用变换分析法,“吃了他三个苹果”可以变换成“他三个苹果都被吃了”。“三个苹果”是主谓谓语句中谓语部分的“小主语”,“他”是“大主语”,二者只是成分与成分在线性排列上碰巧相邻,并不存在直接的句法关系。综上,可以证明我们所划定的研究对象是双宾结构而非述宾。

二、非典型双宾结构的语义类型

按照传统将研究对象划分为“给予义”和“非给予义”两大类,依据袁毓林(2002)对论元角色的分类和定义,判定三个主要论元的关系并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再依据陆俭明对非给予义的双宾结构中NP2和NP3领属关系的分类,进一步细分。结果如下。

1.给予义

(1)施事对象系事(表称类)。我们叫她知心姐姐。

(2)致事与事受事(使动类)。急了我一身汗。

(3)施事与事结果(结果类)。捅了窗户纸一个窟窿。

(4)施事与事方式/工具(方式、工具类)。抽他鞭子。

2.非给予义

(1)施事与事受事。如下:①占有领属:a(具体事物转移类),歹徒抢夺了旅客一个钱包。b(损益类),修了王家三扇门;②观念领属(观念转移类),他采纳了我两个建议;③成员领属(成员转移类),警方扣留了他们三个人;④成果领属(成果转移类),他抄了我两道题。

(2)施事与事范围(时耗类)。占用我一上午时间。

三、非典型双宾结构的典型性序列

依据陈平(1994),我们认为最基本的语义角色分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两类,分别有两组特征组合而成。原型施事特征主要包括“自主性、感知性、使动性、位移性、自立性”,原型受事特征主要包括“变化性、渐成性、受动性、静态性、附庸性”。根据具体句子中,语义角色所具备的原型特征数目的不同,施事或受事性质强弱存在差异。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双宾结构中三个主要论元的语义关系,即整体结构的典型性,而非单个的某个论元作为施事或受事的典型性,采取计分方法:NP1每具备一个原型施事特征,加1分;NP2和NP3每具备一个原型受事特征,加1分。依据NP1、NP2、NP3分数之和,排出结构整体的典型性序列。

根据每类双宾结构的分值,可以对其做出初步的典型性排序,但其中有几类结构原型特征数相同,需要进一步分析。

朱德熙认为“得到”、“失去”的语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这个结构是否是双宾、是否够典型的认知。“具体事物转移类”中,“歹徒抢夺了旅客一个钱包”,“歹徒”得到了“一个钱包”,“旅客”失去了“一个钱包”。而“结果类”是某个动作使论元一对论元二造成了论元三的结果,不存在得失关系。因此,事物转移类>结果类。

李敏(2003)认为,双宾结构的实质在于“位移”。“成员转移类”存在客观的位移,如“我军活捉了敌军六名士兵”,“六名士兵”由“敌军”处位移到“我军”处。而“成果转移类”和“时耗类”不存在这种客观的位移。“成果转移类”如“他抄了我两道题”,是说“他”通过“抄”的行为动作,获得了“两道题”的答案。这种“获得”、“转移”是隐性的、抽象的,因此这类结构典型性是弱于“成员转移类”的。而“时耗类”,既不存在客观的位移,也不存在隐含性的转移、获得。因此,成员转移类>成果转移类>时耗类。

从论元生命度的角度着眼,可以对“使动类”、“方式或工具类”、“损益类”三类双宾结构的典型性强弱做出判断。Comrie Bernard的《语言共性和語言类型》对生命度的最初描写为“人类>动物[人以外的生物]>无生命物”,按照这个等级结构,我们认为,方式或工具类>损益类>使动类。

综合以上讨论,总结出非典型双宾结构的典型性序列:具体事物转移类>结果类>成员转移类>成果转移类>时耗类>方式或工具类>损益类>使动类>观念转移类>表称类。

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于划分双宾结构的语义类型,并从语义的角度对其典型性进行排序,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某些结构是否为双宾、似是而非的原因。本文虽有所创新,但也存在排序标准不统一、语义类交叉等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袁毓林.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J].世界汉语教学,2002,(3).

[2]陆俭明.再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J].中国语文,2002,(4).

[3]陈平.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J].中国语文,1994,(3).

[4]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2).

[5]徐杰.“打碎了他四个杯子”与约束原则[J].中国语文,1999,(3).

[6]李敏.试论二价动词构成的双宾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非典型
超声造影对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果分析
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血清甲状腺激素和血脂的影响
许子东,“非典型”书生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德国流行“非典型就业”
“非典型”的1.5型糖尿病
非典型犬瘟热继发湿疹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一场“非典型”的硅谷设计会议
吕金虎:土鳖青椒的“非典型”人生
那些年的“非典型”民航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