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课程”视域下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课的初步尝试

2019-08-27戴晴柔

速读·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融合

戴晴柔

◆摘 要:本文通过提出“全课程”的基本概念,结合本校开展过的融合语言、科学、艺术、社会、人文的英语课例,试图总结全课程背景下英语跨学科融合课的特征以及几种设计思路,提出实践过程的困难和发展。

◆关键词:“全课程”;英语跨学科;融合

一、“全课程”是什么

(一)研究背景

“全课程”的概念是李振村在2012年的《当代教育家》中提出的,他的团队在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做了试验,之后全国各地的不少学校开始也进行效仿探究。2015年9月15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出台文件——《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也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小学开展低年级‘全课程整合教学、‘主题式学习活动的实验探索”。

这里的“全课程”需要对以前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进行打破重整,主要目的是避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导致的知识孤立,建立培养“全人”的工作目标,引领探究的主题集中在PYP六大跨学科整合,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去确保学校课程活动的全面性。

全课程所强调的“人是一切课程的核心”与新课改的精神不谋而合。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指向学生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的培养,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习得,而关注学习者实际语言运用的语境和生活情境,渗透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家国精神与国际视野,最终去追求人生的幸福目标,这正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同时,在新的时代变革与发展下,单一的知识结构背景已不足以应对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复杂性,跨学科背景、多技能素质、视野广阔的人才更能适应并为社会创造价值、提高社会生产力。所以,不管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打通学科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动态的学习观,培养个人综合、全面的能力都需要“全课程”这样一种课程理念。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学科需要探索“全课程”视域下作为语言类的外语科目该怎样与其他课程更好地融合创新。

(二)理论依据

全课程体现美国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因为对儿童来说,其基本的生活经验需要有较强的统一性以及完整性,如果兒童开始在学校中学习,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反而对于儿童所认识的世界有所肢解,使得他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趋向片面,就称不上有意义的学习了。他提出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改变书本教材的统治地位,取而代之布置一些联系生活,带有活动性质的主动作业。

世界上的事物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而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原本也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那么,他们用来认识世界,探究世界,所学习和运用到的知识也应该是相通的。而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其实是主动把贯通的知识进行割裂,比如分成具体的科目:语文、数学、体育、英语等。这种传统的学科教学,使得老师们只能给孩子深挖学科,以为孩子已经非常深入透彻的掌握了基础知识。然而,不能够很好的解决面对现实生活的基本挑战。

PYP(Primary Year Program)小学项目,属于拿到国际文凭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是特别为3~12岁儿童准备的,这个项目具有一定的国际性,比较关注学科交叉,利用课内、课外的各种方式推动学生不断进步,走出对书本知识的关注,还涉及的内容包括社会知识、身体、健康的文化和情感背景等。包含六大跨学科探究主题,涵盖:语言、人文、个人/社会/健身教育、数学、艺术、科学技术的领域。

(三)现实可能性

我校走在课程改革的探索路上,在对学校课程进行设定的时候,既有顶层设计的宏观把控,又有一批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骨干老师不断摸索。同时班额小,小班化教学非常适合开展实践性较强的项目制学习等活动。在过去的两年里,在低段一、二年级开展过不同主题的全课程(广域课程)研究。

二、全课程背景下英语学科的尝试

(一)融合PYP六组学科领域的主题课例

1.定位“语言”的“帽子”主题课例——Hungry hat

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学习“帽”字的演变过程,听故事《米莉的帽子变变变》,各自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帽子上数学课学习服饰搭配的排列组合,在体育课上了解足球赛的“帽子戏法”……而英语课则是结合语音教学与孩子共读绘本“攀登英语阅读系列·有趣的字母8——Hungry Hat”。认识贪吃的帽子先生一路上吃掉各种以Hh开头的单词的事物,随着故事的发展,孩子们不仅对Hh的发音以及Hh作为首字母的部分词汇轻松掌握,更是为帽子先生这位大肚王感到忍俊不禁,阅读过程和课堂氛围都很愉快。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们接触形形色色的帽子,不仅有生活中实际的帽子,文化上引申了的帽子,也有图画书里童趣拟人化的帽子。英语课在“‘帽似不寻常”的主题学习中仍然关注语言本身,结合一年级孩子正在学习的字母,选择适合他们难度的阅读/听读材料,既巩固了字母学习,也激起了孩子阅读英语绘本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以及英语有用(能够阅读同主题书本)的信心。

2.定位“科学”的“荷”主题课例——we grow and grow

“荷香藕韵”品尝会上品尝莲子、藕夹、糯米藕,音乐、体育课上舞跳入“荷”境,数学课上因“荷”而学感受乘法,语文美术结合诗配画,把教室装扮成“荷塘”……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英语语言积累有限,而有关“荷”的英语词汇又比较有难度,英语课放慢了速度、提供了许多植物生长过程的小视频,向孩子直观介绍荷从种子/莲子(seed),到长根(root)、发芽、长叶(leaf)、开花(loctus)(荷花)的过程以及这个生长过程中各个部位的名称。与其说这是一节英语课,倒不如说这是一节双语的概念普及科学课。在该主题的英语课上,记住词汇不是最终的教学目标,了解以“荷花”为代表的一般植物的生长过程才是期望达成的效果,大部分孩子可以在课下简单画出荷花的生长过程,特别优秀的孩子可以在图旁独立配上英文词汇。

3.定位“科学/艺术”的“叶”主题课例——leaf rubbing

到了二年级,我们又围绕“叶子”做起了文章,各门学科把语言文字、数学符号、色彩、旋律、肢体动作等整合在一起开展各种活动。英语课上在回忆了“叶”(leaf)的英语单词并简单拓展了解叶的组成——叶片(blade)、叶脉(vein)、叶柄(petious)后,让儿童理解如何对叶进行分类即单叶(simple leaf)和复叶(compound leaf),同时孩子能够勇敢的离开教室,在校园里发现学习的一些单叶和复叶等,并用树叶拓印(leaf rubbing)的方式画下来!走出教室的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在校园里寻找、观察、讨论、摹印,安静地画着,激动地展示着,雀跃地蹦跳着。对色彩搭配更为敏感的孩子可以拓印出更具有美感的作品,有耐心的孩子则比急躁的孩子更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4.定位“人文科学”的“种子”主题课例——Im a seed

顺着(荷)花、叶的脉络,我们在二年级继续研究“种子”。鉴于到了二下,孩子们的语言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有能力独立阅读一些主题式的绘本了。Scholastic出版社I Am系列科普绘本成了切题又难度适宜的好内容。绘本故事讲述了两粒种子在泥土中相遇,其中一粒是金盏花的种子,而另一粒种子“我”却不清楚自己是谁,只好耐心等待自己生根发芽,自己去发现。“我”从发芽开始,再到完成生根、吐叶、开花,最终长成诱人的大南瓜,又留下一粒粒崭新的南瓜种子。虽然英语教材里还没有涉及到关于植物名称的板块,但孩子们在前面几次的广域课程(全课程)实施中已经接触过了。新课在复习了植物各部分名称后,让孩子阅读了解两种种子生长形态的不同,并能声情并茂地扮演其中一颗种子。绘本的对话语言重复递进,孩子们演完种子的对话过程后,迫不及待地想翻看后面种子长大后的样子。在短短的几天里看到种子实际生长的全貌是脱离实际的,但经过了绘本作者以及插画者(布艺剪贴画简洁明快)的精细加工,孩子们不仅能在故事中再一次回顾植物的生命成长过程,也能类比联想到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疑惑并体会成长的欣喜。我与自我的对话,我与同伴的对话,我与自然的对话,虽没有明说,但已蕴含其中。

5.定位“社会学”的“端午”主题课例——dragon boat festival

二年级下结合节日我校还开展过“五月·端午”的主题学习,英语课选取Melody出版的“dragon boat festival”歌曲视频,制作成绘本,通过课堂上歌曲跟唱、听音做动作、看图说话、回忆旧知形容词描述新场景等多样化竞赛形式,最终输出语言,用一张A4纸手绘迷你绘本,人人在给定的语言支架下创作属于自己的端午英语绘本。这虽然是一节中规中矩的英语绘本课,但是对二年级的孩子而言,跳出课本,联系各科都在渗透的端午习俗,学习怎样用英语去表达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的各种活动,并融入自己的喜好评判,培养的是联系生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留给他们的是独一无二的回忆。

6.定位“人与社会”的“垃圾分类”主题课例——waste sorting

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英语课上学习可循环(recyclable)和不可循环(non-recyclable),给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一年级的孩子,词汇量非常有限,但类似于瓶子(bottle)、塑料(plastic)、易拉罐(can)等生活中有可能碰到的英文词汇提前在课堂上做一个熟悉,哪怕只留下一点印象,也会给他们日后带来联想,这是联系生活最直接的例子。

7.结合评价的“冰淇淋”综合作业

课程不只局限于有限的课上时间,还包括对应的作业设置,在“好吃的冰淇淋”项目制暑期作业中,英语学科布置孩子们绘制自己的创意英文名冰淇淋。一来检验字母学习的成果,二是赋予了标准化的字母书写以创造性的样式,这样可以让孩子考虑如何对于这些食物进行搭配,包括圣代、甜筒、杯装冰淇淋、雪糕以及个性化地排列方式和色彩搭配,创作出绝无雷同的姓名样式,书写自己的姓名相当于构思一副美术作品,这样的作业不会枯燥粗暴,却是审美的熏陶。这样的评价是多元化个性化和人文化的。

三、“全课程”背景下英语课程的特点

1.统整性

(1)大主题与小话题的统一

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全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绝不是另辟蹊径确定主题的,都是圍绕整个年级的共同学习内容,与其他科目的老师协同整合,在统一的大主题下确定自己的小话题。这个话题不是来自于教材,而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和身处的社会热点,来自于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一年级(当时)没有科学课,英语课上就补充科学知识了解植物的结构名称和生长过程;美术课在树叶上(表层)做过画,英语课就结合叶片的结构分类换一种形式留下叶片的形态特征;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已然了解节日的代表性项目,就来学一学、说一说、画一画它们的英文表达方式。最终呈现出的是多姿多彩的形式,但所有科目聚焦的研究核心是同一个,且都离不开PYP的跨学科主题。

(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统一

杜威表示需要转化系统知识得到直接经验,确定的直接起点为儿童的直接经验。然而部分学生参加获得到直接个人经验非常有限,也很有可能缺乏连贯性和本身的逻辑。英语课融合语言文字、艺术审美、社科生活的同时,本身就是老师自己所作出的梳理和总结,而后引导学生去体验。所以英语课融合其他学科领域的过程既给孩子创造吸收直接经验的探索机会也提供间接经验的知识成果。从花到叶到种子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

2.创造性

(1)学习场所和时间——打破时空限制

全课程的很大一个特征就是解决分科课程的主要问题,突破时空的局限。不仅能够在教室里面保证学习,更能够在室外的一些场所进行,包括操场、公园、马路等。学习的时间不单单是老师带领的有限的课上时间,还可以是课后、假期。可以是一天的课时,也可以持续一周。与其在教室正襟危坐,儿童一定是喜欢舒展身心的户外活动,而一旦投入、参与,便会忘怀时间。

(2)学习形式和过程——提供选择、倡导合作、发展个性

课堂组织既可以是班级授课制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不对教学过程的顺序和内容做严格限定。比如学习叶的分类时,以小组为单位辨析讨论;合作表现两粒种子的对话时有难易的分层;创作自己的迷你绘本和英文名冰淇淋则有个性和独创性。根据孩子的学习热情灵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尊重他们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留下最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和具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

3.开放性

究竟英语学科融入全课程该怎样设计目前没有固定的范式。每一个新的主题都会激起新的创意火花。而课堂也是生成的,从老师主导逐步走向开放,孩子自由寻找、自由输出表达,不受标准答案的唯一性制约,所有个体都存在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样每个人的经验可都是无法复制的。真正培养欣赏、包容、求知、合作的态度,树立信心和自立的品格。带来趣味和富有挑战性的生活。

而无论选择哪一个主题,都是向外无限链接的,链接到其他的时空、链接到他人的智慧,链接从前的经验和尚未形成的能力。生活就是课程的一部分。

四、存在的问题与发展

(一)局限性

但是全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融合课在实际实践过程中也有自己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从学生主体来考虑,英语毕竟是他们非母语的二语,教学过程大大受制于语言,这是不同于语文、音乐、体育等其他学科开展全课程相比最根本的差异。在一二年级学习英语的起始年级可使用的语言材料极为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主题的深入挖掘和开发,只能从一些浅层的活动和项目体验去引导。与主题相关的很多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如新闻、图书等由于超出他们可接受的语言程度不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对学习方法的渗透也难以展开。

其次,先有统一主题而后结合学科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容易变成拼盘式的学习。缺少了学科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和渐进性,又受制于教学语言,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或反复。只负责“英语+X”的小领域,仍然停留在知识本位,而并没有真正从学习者中心出发,有可能反而加重学生以及老师的负担。

(二)发展性

无可否认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存在困难就止步不行,英语学科基本教材本身,就已经是单元主题式的,强调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句法与全课程的理念也是一致的,而且全课程能提供更大的时空条件。所以总结上述内容,目前的英语学科融合课有下面几种路径:一是以主题为出發点,筛选合适的词汇与简单句型,让孩子就某个主题能用英语进行简单表达。二是类似于语文学科的绘本教学,结合音乐的唱唱跳跳或美术的写写画画,得到艺术、社会或情感的提升。三是跳出语言的限制,仅借助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以项目制或完全地活动化组织,涉猎技术或者自然科学,提升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

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亟待解决的是下面两个问题。

1.师资

只接受单一学科训练的教师通常在开始阶段无法很好的掌握综合课程的教学,所以对老师来说,要能够理解认同全课程的理论背景和实践目的,并积极在日常实践中保持探索的精神和不断修正的勇气,加强理论学习并且凭借语言优势了解国外的先进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的创造改进。从学科型教师转变成“全能型”的教师。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全课程而去生硬地建立联系。

2.教材

全课程缺乏具体的教材,需要多积累、多开发相关的知识资源,结合本土化、校本化的课程材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把相关学科划归到各个领域,达到真正的整合。更可以通过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交流,获取灵感,借鉴创新。学生本身就是最好的资源。要基于学生自我来确定他们所最感兴趣、最想要研究的内容开展学习。

参考文献

[1]蔡昱如.学科型教师转型为全课程教师应具备“三手”[J].科教文汇,2016(4):22-23.

[2]李振村.“全课程”,给孩子一个丰富完整的世界[J].当代教育家,2016(1):49-52.

[3]李群.教育即生活 学习即游戏——“全课程”教育实验的现状及思考[J].当代教育家,2015(4):48-50.

[4]吴式颖等.外国教育史教程,2015:334-345.

[5]韩琳.浅谈PYP项目理念下小学英语探究式学习[J].考试周刊,2017(3):101-102.

猜你喜欢

融合
两个压缩体融合为一个压缩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宽窄融合便携箱TPFS500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融合的工业
“四心融合”架起颐养“幸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