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导二悟三化”:女大学生“四自”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9-08-27唐艳何芳贺琴琴韩艳玲尹洁

求知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教育

唐艳 何芳 贺琴琴 韩艳玲 尹洁

摘 要:高校“四自”教育存在长期缺位、定位不准、内容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衡阳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她世界”女生教育工作室经过十四年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一导二悟三化”女大学生“四自”教育新模式,这一模式具有突出的性别特征、基于一二三课堂的融合性、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德育的发展过程等特点,可从目标定位、构建思路、实施路径、保障机制等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女大学生;“四自”教育;“一导二悟三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2-0125-03

“四自”指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1983年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首次提出,在1988年中国妇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行了系统阐述,并被写入全国妇联《章程》。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在“总则”中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前,“四自”精神已成为各界妇女共同的人格目标和价值追求。

一、高校“四自”教育现状

通过社会各界与高校的共同努力,女大学生“四自”教育开展卓有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高校女大学生“四自”教育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或不足。

“四自”教育长期缺位,女大学生性别认同感低。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实施的是未区分性别的德育,缺乏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德育。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要求,“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增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事实上,除了全国一些女子学院以外,很少有高校开设妇女学相关课程,“四自”精神在高校未得到应有的宣示和弘扬。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社会性别歧视观念,通过大众传媒、教育环境、家庭生活等渗透渠道,使不少当代女大学生无意识中形成社会性别自我歧视倾向,表现为认同郎才女貌、男强女弱的婚恋观、逃避竞争的择业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事业观等。调查数据也表明,女大学生的性别自我认同程度普遍低于男大学生。

“四自”教育定位不准,偏离应有方向。有的高校开展的女大学生德育工作缺乏正确定位,或以封建落后的女性道德要求来规范女大学生言行,开办诸如“女德班”“淑女班”等;或以男性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要求来培养女大学生情趣,举办诸如“选美”等活动。这些教育活动让“四自”教育误入歧途。

“四自”教育内容守旧,脱离女大学生需求。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中的需求和困惑主要有:性别角色定位困惑、学业与职业发展的需求与困惑、就业创业的需求和困惑、感知美追求美的需求和困惑、心理健康的需求和困惑以及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女大学生群体受到隐性欺凌而媒介素养缺乏的困惑等[1],高校“四自”教育如果脱离女大学生需求,容易“自说自话”,很难取得实效。

“四自”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已经基本形成,单一的教育形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高校以单一的课程教学(如开设“女性学”课程)来承载“四自”教育;有的以会议训诫的方式来说教“四自”教育;有的仅以插花、化妆培训等低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取代“四自”教育,很难真正吸引女大学生。

二、“一导二悟三化”女大学生“四自”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我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人文精神的师范院校,我校多年来女大学生人数占70%以上,历来十分重视女大学生教育。2005年3月,我校成立了针对女大学生的教育项目“她世界”,而后成立了“她世界”女生教育工作室,经过十四年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导二悟三化”教育模式。

(一)内涵

一导,即通过第一课堂——德育教学主课堂,实现对女大学生“四自”教育的理念传导;二悟,即通过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大课堂,实现女大学生对“四自”教育的实践体悟;三化,即通过新媒体平台微课堂,引导女大学生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参与讨论和创作,并设置女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议程”,构筑女大学生的话语空间,实现女大学生对“四自”教育的内化吸收。三类课堂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由外到内,构成“理念传导(导)——实践体悟(悟)——吸收内化(化)”的环状教育模式,引导女大学生形成“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精神和道德品质。

(二)特点

1.突出的性别特征

与高校通常采用的无性别区分的德育模式不同,该模式是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德育模式,以女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培养“四自”人格精神和道德品质为教育目标。因而,从工作室和课程名称、教育理念的表达、研究视角、教育主题的设计、教育载体的选择等都旗帜鲜明地突显女大学生性别特征。

2.基于一二三课堂的融合性

在教育过程中,三类课堂打通课堂内外、联通线上线下、整合校内外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并存,交互作用,实现导师共享、平台互动、内容互现、机制共生,相互融合、支撑、补充,形成教育合力。

3.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与传统的强调教师为主体的德育教化模式不同,“一导二悟三化”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受教育者在道德养成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关注受教育者知、情、行的协调发展。

4.关注德育的发展过程

“一导二悟三化”模式摒弃了传统德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传导轻吸收的弊端,从理念传导出发,关注教育对象的实践体悟和内化吸收过程,从理论到实践、从外到内、从被动到自觉,逐渐循环上升,达成教育目标。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认为,妇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认为妇女解放的重要先决条件是参加社会劳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業中去”。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一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男女平等目标的追求则是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

2.主体性德育理论

我国教育家王策三教授认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主体性德育的前提,其最终目的是形成学生自律的道德品质[2]。从主体性德育研究来看,德育作为 “成人”的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德行发展的教育,其要求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强调道德主体的生成性,使道德主体自觉践行道德行为,最终养成道德人格。

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刺激个体的道德判断与能力的自然发展,而不是传授固定的规则;道德教育是协助个体在已有的、倾向于向前发展的方向上达到较高的道德阶段,而非强迫接受一种外来模式。我国学者朱小蔓认为,学生德行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同学生个体对道德价值的适应和再适应过程,也是不同学生个体根据各自的方式创造道德价值的过程。教育者应以发展人为目的,注重人的主体觉醒与主体发展过程,称为“发展性德育”[3]。

三、“一导二悟三化”女大学生“四自”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目标定位

以女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一、二、三课堂充分融合为基本途径,以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精神和道德品质为目标,注重“理念传导——实践体悟——吸收内化”的德性发展过程,充分激发女大学生的主体觉醒和创造性,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构建思路

通过构建队伍体系、内容体系、机制体系,实现一、二、三课堂的有效融合,促进女大学生“四自”教育理念传导(导)——实践体悟(悟)——内化吸收(化)过程的实现,形成“一导二悟三化”的教育模式(如下图)。

(三)实施路径

1.成立机构和队伍,打造“一导二悟三化”模式的组织基础

成立“她世界”女生教育工作室,工作室挂靠在外国语学院,由校学生工作处指导。同时,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多学科相结合的导师团队。

2.建设一二三课堂,构建“一导二悟三化”模式的平台支撑

第一课堂(德育教学主课堂),除开设教育部规定的“两课”外,还有《社会性别与发展》《女性学》《大学生媒介素养》等10余门相关课程供女大学生选修,实现对女大学生“四自”教育的理念传导。第二课堂(“她世界”大课堂),设立了“她课堂”“她论坛”“她竞赛”“她之星”等四个子项目,组织针对性强的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实现女大学生对“四自”教育的实践体悟。第三课堂(新媒体微课堂),成立了微博、微信平台——“微敏空间”,开辟“微敏话题”“微敏品吧”“微敏人物”“微言微语”等栏目,引导女大学生在平台上参与讨论和创作,见微知著,实现女大学生对“四自”教育的内化吸收。三类课堂贯通课堂内外、联通线上线下、延伸校内校外,构建成一个立体交叉的教育体系。

3.构建内容体系,促进“一导二悟三化”平台的相互融合

我们从“四自”(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内涵出发,设计了四个板块的教育内容:主体意识教育、道德养成教育、美育素养教育、励志成才教育,在一、二、三課堂共同开展教育(见下表)。如在主体意识教育板块中,我们在第一课堂中开设《女性学》《性别选择与发展》等课程;在第二课堂中举办“致青春、话性别”系列讲座与论坛和“听见你的声音”“最美女生自画像”“阳光女生”等活动;在第三课堂组织“听见你的声音”“寻找最美女生”等活动,吸引女大学生参与讨论和创作,使得每一个主题板块在三类课堂上实现内容互现、相互支撑。

(四)保障机制

一是氛围营造机制。我校每年三月份在校内开展女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节,这些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紧扣女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包括爱情观、金钱观、婚姻观等)等方面的实际,营造了女大学生“四自”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导师共享机制。我校聘请了专兼职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多学科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很多导师既是第一课堂的主讲老师,又是第二课堂讲座、论坛、竞赛、实践、咨询的嘉宾和导师,还是第三课堂的指导教师。三是平台互动机制。我校三类课堂立足“四自”教育,围绕主体意识教育、道德养成教育、美育素养教育、励志成才教育等主题,实现内容互现,教学互动。四是学分互用机制。女大学生参与二、三课堂活动均可获得实践学分,实践学分和第一课堂所获得的学分均作为评先评优和评定奖学金的依据,以此激励女大学生广泛参与。五是典型引领机制。我校每年评选“十大女生之星”“励志之星”,举行“榜样的力量”“女生之星”优秀女生报告会,增加女大学生对“四自”教育的认同感。通过上述机制的建立,我校在女大学生“四自”教育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女大学生普遍具备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唐艳.新媒体的隐性欺凌与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5).

[2]王策三.教学论稿(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温文妮.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