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插词语教学,凸显文化育人

2019-08-27李胜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鸭蛋汉字词语

李胜梅

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文本中的词语教学总是让人有“鸡肋”之感,学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么中学阶段阅读教学要不要学习词语?学到什么程度?

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在初中四个年级均有关于识字教学的要求。关于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描述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对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品味、鉴赏的过程。文本由一个个汉字组成,词语又是最小的表现手段,是连接文本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桥梁。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词语这一语言形式,分析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同时又要通过对思想内容的深刻体会学习作者的语言形式,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穿插词语教学,让汉字文化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更凸显文化育人价值。

抓关键词,赏语言妙处。

阅读教学中,常见品读赏析句子,此时穿插关键词句的教学,更能体会语言赏析的妙处。学习王维诗歌《使至塞上》中“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句时,学生对“候”和“侯”产生混淆。“候”读音hòu,形声,从人,侯声。是守望侦察的意思,“候骑”应该指的是一人一马的侦察兵。“侯”读作hóu,象形,从人,从厂。本义箭靶,指同属于天子的国君。一个关键字,从识字角度区分细微差别,就解决了学生的困惑,也让学生领略了语言文字的奇妙。

再如學习《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写月景的名句时,抓住了“空”这个关键字。空,从穴,工声。一个“空”字写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让人仿佛置身于空明的月色之下,内心与月光一样。这样的词语,融入了作者万般情愫,让人见字如面,正是融情入景,凸显汉字文化。

析核心词,明作者情感。

词语是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生命活动的细胞,品析核心词,就能明晓作者的情感表达。《端午的鸭蛋》一课就从“络子”这一词语入手,看词解意,“络子”就是依照所装的物件的形状,用线结成的网状的小袋子。导入装鸭蛋的用线结成的网状小袋子就叫作“鸭蛋络子”,进而提出大问题“鸭蛋为什么要装在络子里?”你看,通过一个小小的词语,我们不但学习了“络子”的知识,还理解了一枚小小的鸭蛋中所蕴含的作者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品文眼词,理文章脉络。

文章的文眼是全文的核心。《社戏》一课抓住文眼“趣”,就会牵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景物描写。“趣”可以拆成“走”和“取”,引导学生感受来回“走”过的路;“取”又可以拆成“耳”和“又”,引导学生领略路上用“耳”听到的声音以及其他感官感受到的景物之趣;再从“又”的古义“手”联想到偷豆的系列动作,顺理成章,脉络清晰,饶有趣味。更难得的是,设计者还穿插了“趣”与“趋”通假字的联系,让汉字文化深入文本阅读,凸显文化育人价值。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穿插词语教学,融入汉字文化,既让让词语教学生动有趣,又让阅读教学融入了汉字文化,从而凸显了文化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鸭蛋汉字词语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鸭蛋小厨神
鸭蛋去哪儿了
汉字这样记
鸭蛋小厨神
汉字这样记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