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狂犬病患者的隔离防护与护理

2019-08-26曹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4期
关键词:狂犬病传播护理

曹静

摘 要 目的:探讨狂犬病患者隔离防护与护理,为狂犬病的防控提供临床指导。方法: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狂犬病患者14例,对患者进行隔离防护和护理,总结如何隔离防护和护理的经验。结果:14例患者均死亡,其中有3名护士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发生针刺伤,经检查治疗后未出现狂犬病症状,其余护理人员未受到感染。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与护理,严密消毒隔离,可以很好地预防狂犬病的交叉感染,有效控制狂犬病的传播。

关键词 狂犬病;消毒隔离;传播;护理

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毒所导致的急性传染病,是常见的人类和动物疾病,最常见的是狗、狼、猫和其他食肉动物患病,人被生病的动物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异性怕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麻痹等。因而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目前狂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狂犬病的致死率100%,患者一般于3-6d内因呼吸或循环系统的衰竭而死亡,故应加强预防措施以及对患者的隔离防护和护理[1]。2016-2017年收治狂犬病患者1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狂犬病患者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23 - 50岁,平均年龄(37±5.65)岁,犬咬伤部位:面部、胳膊、手以及腿部,咬伤部位全部为开放性伤口,血压70 - 90/45 - 55 mmHg。临床表现过程可以分为3期:侵袭期患者症状主要包括乏力、面色苍白、低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疲劳、一般不适等等,形似“感冒”,紧随其后的是恐惧和不安,对声、光、风、痛等都极为敏感,并伴有喉咙紧缩感。兴奋期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极度恐怖、怕水、怕风、突发性咽部肌肉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口水等,此期持续13 d。麻痹期的患者痉挛慢慢停止,患者逐渐安静,相应的会出现迟缓性癱痪,多数为肢体软瘫。并且因眼肌、颜面肌肉及咀嚼肌受累,出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骨下垂、口不能闭、面部表情缺乏等,这一时期持续6 - 18h。

方法:1)隔离防护对策:将患者隔离且将其安置在单独的房间内,病室内保持绝对安静、遮光,防止音、光、水、风等刺激,使用柔和的光线。室内要换气通风,空调风向要避开患者,狂犬病患者有严重的恐水表现,不可在患者面前提任何与水有关的字眼。入院的狂犬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必须进行隔离观察,医护人员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戴帽子、穿隔离服和戴乳胶手套等,防止护理人员呼吸道感染或通过皮肤黏膜损伤而感染,并且要为患者戴上口罩或者防护罩,防止患者向周围吐唾液,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亲友也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要用消毒液清洗双手。对医疗废弃物应规范处理,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要放置于专用的黄色垃圾袋内,非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要进行灭菌及消毒处理,患者的排泄物以及呕吐物全部要用1 000 -2 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40 min,经搅拌过后再倒入下水道内。隔离室门口内外分别放置喷有500 mg/L含氯消毒剂的脚垫,门把手也要缠裹纱布并且喷洒2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同时要约束患者,防止狂犬病患者抓伤医护人员。2)对症护理:①环境护理:将患者安置于安静、黑暗的单间,通过特殊护理,以及避免风、光等刺激来保持患者安静,对患者要进行严密的接触隔离。②饮食护理:有恐水以及吞咽困难者应该禁食,在痉挛发作的期间,一些高热量的饮食可以通过鼻子进食,如有必要,遵医嘱进行静脉输液,确保患者每日的摄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并且要准确记录进、出量。③伤口护理:立即彻底清洗消毒伤口,或者接种狂犬疫苗等是对于一般动物咬伤者不能视为狂犬病患者或疑似患者的预防措施,被狂犬(或怀疑狂犬)咬伤后,要立即冲洗伤口,用20%的肥皂水或者0.1%的新洁尔灭溶液来冲洗,接着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烧酒或者70%的酒精轻轻涂擦。也可用葱白60 g,生甘草150 g,煎水冲洗创口。伤口切不可缝合,注射狂犬疫苗,可以使体内产生抗体,以防止发病。此外,还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来预防破伤风。惊厥或抽搐:患者非常的狂躁,甚至出现幻听、幻视、激动等现象,所以应加床档保护,给予患者适当的约束,防止其坠床造成外伤,甚至咬伤医护人员。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刺激,特别是与水有关的词语。呼吸肌痉挛:及时清理唾液及分泌物,保持气道的顺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和镇静止痉剂,若出现严重呼吸衰竭不能自主呼吸,要及时通过咽喉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相应护理也要做好。

结 果

14例狂犬病患者全部发病死亡,其中有3名护士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发生针刺伤,经检查治疗后未出现狂犬病症状,其余护理人员未受到感染。

讨 论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其病毒只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传播途径有2种,动物和人、动物和动物间传播。据统计.被病犬咬伤后罹病

率8% - 65%[2]。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狂犬病是一种可预防但不能治愈的传染病,其不能通过空气传播,但是可以通过发病动物咬伤健康动物让其感染病毒,另外,能够很好地预防狂犬病的方法,便是狂犬病疫苗,其效果非常优秀。但是狂犬病宿主范围极其广泛,潜伏期又不确定,但凡发病,死亡率100%。疫苗的效果在预防上又非常优秀,因此预防狂犬病通过接种疫苗,这个方法是最容易实施和成功的[3]。医护人员在救助狂犬病患者的过程中特别容易被传染,所以要认真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被患者抓伤的同时还要小心被患者的唾液污染,尤其是皮肤破损的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狂犬病毒会以从伤口进入的形式进入人体内。所以不要直接接触患者,避免被传染,狂犬病的另一种传染方式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从而引起感染[4],所以密切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及家属均要接种狂犬疫苗。

综上,由于狂犬病还没有根治方法,发病后存活时间极其短暂。在对狂犬病患者救治时首先要进行隔离防护,狂犬病有着很强的传染性,因而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细心、周到的护理可以很大程度地减轻狂犬病患者的痛苦以及延长他们生存时间,使患者安详平稳地度过最后的时光;一次性用品用后要有效处理,以及救治完成后要对隔离室消毒,以此来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感染。对家属做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可以帮助家属坦然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

参考文献

[1]黄苒,黄飘,李燕平.狂犬病人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21):1915-1917.

[2]耿贯一.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28.

[3]徐恩雯,赵勋皋.流行病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20.

[4]叶葶葶.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4.

猜你喜欢

狂犬病传播护理
打败狂犬病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