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大队队伍建设问题浅探

2019-08-26胡永忠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2期
关键词:法警队伍建设

关键词 法警 队伍建设 意见建议

作者简介:胡永忠,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人员。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071

一、基層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大队建设存在问题

(一)年龄结构偏大、身体状况不适应,警务安全保障风险增大

司法警察在履职中,主要任务之一是保障检察办案安全,还要参与和实施逮捕、搜查、押解、处置信访维稳等特殊任务,特别是夜间担负安全保障,进行押解、逮捕等任务时,更是需要年轻力壮,动作敏捷,职业能力强的警员来实施,这就要求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必须向“三化”转化。即招入录用年轻化、年龄结构合理化、职业水平专业化。现某区检察院警队警员的年龄结构和身体健康情况完全不能适应这些任务的要求,50周岁以上占警队人员57%,患病警员占71%,还有2人基本上不能参与警务保障,实际出警力仅为71%。特别是遇到夜间配合反贪加班,过了12时,患有高血压、脑血栓、腰椎肩盘突出等疾病的警员,身体吃不消的状态显现,法警的思维、动作、处置情况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问题;按规定看护看管、押解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告必须配备2名司法警察保障,有时讯问完后,要立即送押看守所,驾驶警车时人的精神状态容易处于晕糊,处置意外情况思维、动作等受到影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次日,还要担任法律文书、告知书、机要信件收发等检察业务保障工作,夜间值班的警员得不到休息,需要连续警务保障工作,警员力量与警务保障的矛盾就显得非常突出。据了解,某区检察院警员与其他院警员人数相比,警务保障任务重,病患警员占的比重大,造成了警务与警力矛盾大。

(二)编制招录难、警员流动困难,警队建设缺乏活力

近几年相关职能部门,专门到公安大学、沈阳警官学院作招生宣传,但考生报考的兴趣不浓。从警队成立之初至今虽然调入、调整充实了4名警员,警员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专业知识等有一定的改善,但随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警务保障力量不适应警务保障任务需求,加之警员补充困难,缺乏年青的警员补入,又面临着警员的高龄化、病理化迫切形势,资深警员岗位调动困难。为解决警务与警力的矛盾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可依高检1992政字第29号文件,制定出台警员录用、流动相关政策措施,保障法警编制按院全体干警总数的8%编配配备,一方面缓解目前的警力和警务保障矛盾,另一方面增强警队建设活力和发展后劲。警队现有6人,至少增补3人。

(三)地位作用认识模糊、存在“一重三轻”现象,警队建设发展任重道远

一架飞机的关键在发动机,一列火车的关键在车头。从院建设的大局来看,检察院的建设主业是公诉、侦监、反贪等部门,司法警察大队是保障部门、是配角,关键是怎样搞好保障、当好配角,需要警队自身来努力。笔者认为,警队与其他部门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应证了没有士兵哪来的将军。现院警队建设存在着“一重三轻”现象。即重使用、轻教育、轻管理、轻培养。在日常警务保障任务中,案管部门需要送达法律文书了,就会将案卷材料移送警队签收,由警队派人送达,案管部门就没事了;机要部门有信件了,法警就会按时按地送达,机要部门也没事了等等,这些部门可不管你法警队的建设,不问你警力矛盾,只要他们需要,法警就得出警力保障。按制度规定这并没有错,但警队的建设就与这些部门没有关系了。这说明了平常只注重警队的使用,而忽视警队的建设。由于警队警员职业特殊,工作性质往往与危险相联系,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崇尚职业教育和自我牺牲精神教育,但实际保障工作中,类似的教育极少,执行危险任务完全取决于警员的自觉性,造成警员执行任务缺少思想基础、组织意识、纪律观念,使命感、光荣感、责任感不强,投入警务保障工作的劲头不足。管理是学问是艺术,管理出战斗力。警员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少,但有些方面执行起来打了折扣,总觉得缺少点什么,重点是执行力的问题,少了一点“兵”味,服从服务意识欠缺,在“严”字上下功夫不够,长此以往,形成了组织纪律意识淡化、集体大局观念弱化、投入工作精神状态软化。

警队建设发展需要培养,需要正能量。现警员的培养除总队每年集中一周进行外,平时主要是依岗位锻炼,每年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多是检察主业部门人员,警员到上级部门交流学习锻炼机会少之又少,加之现警员自我加压学习的意识不强,只满足应对一般警务保障任务,缺乏对警队职能和与自身素质相适应警务保障需求研究,这不利于警员综合能力和警务保障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不采取措施解决,警队的建设很难有大的跃升。

二、增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研究

基层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大队具有建制小、职责广、任务重、责任大、职业专、要求高、管理严等特点,队伍建设关系到思想政治、编制结构、职业素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装备管理等方面,必须要全面推进,不能出现短板。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解决干就要干好的问题

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和利用各种时机进行,一是利用入警宣誓进行,从入警的那天起,让警员就要融入组织、融入集体、融入职业,树立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的意识,树立为之终生奋斗的职业追求,树立职业当事业做的理想,激发警员的使命感。二是利用重大任务进行,在重大任务和困难面前,考验警员的职业操守,考验警员的法律意识,考验警员的大局意识,激发警员的责任感。三是利用调职晋衔进行,肯定警员的工作成绩和突出贡献,调职晋衔意味着警员的能力水平、肩上的责任同时增加,工作中要面对更多的担当,从而激发警员的光荣感。四是利用年终总结讲评进行,回顾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评选先进,激发落后,制定警务保障改进措施,明确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增强警员工作的紧迫感。

(二)健全机制体制建设,进一步优化司法警察年龄结构,解决制约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注重招聘培养新警员适时补充警队,增强警队活力,招聘培养渠道一方面从专业的警察学校直接招聘录用,另一方向从公安系统交流年轻警察充实到法警队,再一方面是从地方院校招聘具有专业的毕业生,进行短期培训后,编入到法警队。招聘录用制定3至5年规划,与上级、公安、相关院校签定招聘意向书,择优录用,形成逐年渐进式调整机制,努力使警员的结构始终保持最佳的稳定状态。

二是建立警员年龄身体预警退出机制,设定基层院法警警员最高履职年限,以55周岁为限,到了此年限,应自动退出法警队伍,进行转岗转行,安排至相应岗位履职,如可到监所室、行装、预防科等部门。列举设定重要病患强制退出机制,如患严重心脏病、脑血栓病、意外伤残等疾病的警员,须在发病治愈一年内未好转时退出警队,转行转岗其他部门工作,不能工作的可安排提前病退。建立考核淘汰退出机制,每年对警员进行综合考评,连续2年不称职的,强制退出警队,避免警员工作不努力、出人不出力、混日子现象。

(三)严格奖惩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司法警察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解决司法警察干好干坏都一样的问题

为保障检察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此,要大力宣传司法警察先进典型。近几年,司法警察连续派员协助区信访局赴北京维护信接待工作,时间短的少则半月,长则1月有余,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执勤时间长、生活保障不定时,但他们想到肩上的责任,一切以维护稳定为重,每天坚守执勤岗位,毫无怨言,直到圆满完成任务。在保障办案中,与反贪部门的同志一同加班加点,通宵奋战,一心保障办案安全,默默奉献。在维护信访闹访时,受到闹访人的不理解对抗,还心平气和与其做工作不气馁,遭到其污骂不还口,文明执法。在送达法律文书过程中,认真查对,發现错情,及时与相关承办人联系,有时送达法律文书,看守所不配合,法警主动协调,将法律文书按时送达等等这些事例,体现了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和素养,应对其进行宣传和鼓励。对司法警察在警务保障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在职务调整、警衔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警员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争先创优环境。对司法警察个人或家庭出现困难时,要给予关心和帮助,送去组织和领导的温暖。如果司法警察在警务保障工作中,违反了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规定,致使安全保障发生事故、造成失泄密、违反廉政纪律等问题,要严肃依纪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做到赏罚分明。

猜你喜欢

法警队伍建设
论女法警在检察工作中的特有优势
论女法警在检察工作中的特有优势
浅谈基层检察院法警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法院法警队伍建设的思考
霸佔病床3年 法警強制帶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