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精油的正确方式

2019-08-26关万螈

大众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乙酸水蒸气精油

关万螈

实际上,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不同部位如花、叶、茎、根或果实中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常温下多为易挥发的芳香油状液体,主要由萜烯类、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酮类等化合物构成。每种植物精油中含有的化合物成分,少则十几种,多则上百种,而且每种成分的含量并不固定,会随着植物品种、产地、生境、生长期等产生较大差异。其中,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而玫瑰精油则含有较多的香茅醇、香叶醇等:这些化合物也是精油的重要香气成分。

而精油常有的清凉气味多是由其含有的龙脑、乙酸龙脑酯、桉叶素等化合物散发的。如果精油中樟脑的含量过高,则会影响精油气味,降低精油品质。这些各具独特气息和功效的精油成分以不同的比例搭配在一起,就形成了每种精油独特的具有辨识度的芳香气味。

有趣的是,虽然各种精油的化学组成差异显著,但是由于合成路径类似,很多化学成分在多种植物精油里都能找到,例如常见的蒎烯、柠檬烯、乙酸龙脑酯、松油烯、侧柏烯等。而精油之所以具有杀菌抗炎、镇静催眠、淡化瘢痕等功效,也是因为含有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

精油除了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之外,还有其他的开发利用价值。例如,有些植物精油有杀虫、除草的功效,可以开发为生物农药。由于精油是植物产生的天然成分,在自然界中可以被微生物降解,避免了化学农药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非常契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植物为何产生精油

当然,这也是一种利己行为。比如,有些植物如花卉类产生精油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昆虫进行授粉;而松柏科植物产生精油是为了趋避害虫和抑制病原菌生长;还有的植物如菊科的意大利苍耳、刺苍耳等能产生含有抑制其它植物生长的化学成分,它们暗戳戳地把这些化合物释放到空气中,传递给临近的植物,使邻居们生长不佳,这样自己就可以多享用一些光照、养分之类的宝贵资源了,这就是所谓的化感作用,是多种外来植物必备的入侵法宝之一。

所以,由于植物不能像动物那样变换自己的位置,它们就只好绞尽脑汁,在产生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上下文章了,而精油不过是它们合成的一种具有特定生理生态学功能的次生代谢产物而已。

提炼精油如同蒸馒头

其实,提炼精油的设备一点都不复杂,原理也非常简单。大家都见过蒸馒头的场景吧?提炼精油的设备就是配备了冷凝系统的蒸馒头的大锅。

人类很久以前就开始利用植物精油,提取方法包括水蒸气蒸馏法、化学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以水蒸气蒸馏法最为常见,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薰衣草精油、罗马甘菊精油、玫瑰精油等都是用这种方法提炼的。

在实验室中进行小规模提炼时,我们会把切成段的植物材料放到圆底烧瓶里,加水没过材料,然后用电热套加热,待水沸腾之后保持微沸2~4个小时。这时候,植物材料中的挥发性成分会随着水蒸气被蒸腾出来。圆底烧瓶口连接着挥发油收集器和冷凝管,蒸腾出来的水蒸气上行遇冷凝结,在收集器中滴落并得至0收集。

此时,有些成分不溶于水且比重小于水,会浮在水面上,形成我们所稱的“精油”;下层则是比重较大的水,但是又不是单纯的水,其中含有少量精油成分,还含有复杂的多种植株水溶性化合物,我们叫它“纯露”。

精油的提取率并不高,一般在百分之零点几至百分之几之间。因为微生物在精油中不能生长,所以其保质期很长,号称可保质一百年。根据精油中化学成分的不同,提炼出来的精油可能呈现无色、浅黄、金黄、淡绿、天蓝、紫色及乌黑等颜色。(编辑/任伟)

猜你喜欢

乙酸水蒸气精油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乙酸”知识导视
为什么会下雨?
传承千年的芳疗科学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
水蒸气变戏法
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氢乙酸不确定度评定
焕“发”光彩
嘉媚乐精油乳,开创精油护肤新时代
精油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