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园艺疗法理念应用于“环境心理学”课堂教学

2019-08-24李哲琳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教学应用

李哲琳

摘    要: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工艺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即人的独立性和孤独性越来越明显,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群体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开展心理治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园艺疗法理念是当期盛行的一种治疗病人心理情绪的有效手段。借助园艺疗法理念展开心理治疗活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代群体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园艺疗法理念    “环境心理学”    教学应用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科,从系统心理学角度看,“环境心理学”主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在高校心理学专业中开设有专门的“环境心理学”课程。在“环境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影响人的心理情绪的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展开论述,通过构建相关关系,提供专业的案例验证“环境心理学”的论点。反之根据现代城市发展进程可知,环境同个人的关系是密切关系的,因此展开“环境心理学”课堂教学对于掌握现代群体的心理健康情况,能够更科学地提出缓解措施。

一、相关概念内涵

(一)园艺疗法理念

园艺疗法理念是主张让病人在园艺操作中得到康复的一种绿色的治疗方式。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园艺疗法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医学的临床治疗方式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治疗机构所采用。在较多的园艺疗法研究中表明,观赏植物或大自然能够起到缓解压力、减轻身体痛觉及改善情绪的作用,在园艺疗法的进一步研究中证明园艺行为对于病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园艺疗法主要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展开,同以往的醫学治疗方式相比,园艺疗法给予病人更多的选择。

(二)“环境心理学”课程

“环境心理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统一性,即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会影响人的行为、心理情况。“环境心理学”又称为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就现阶段的“环境心理学”课程而言,在完成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之后,还要求实现环境心理学同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工程项目相联系。旨在将自然环境中的温度、空气质量、天气情况;社会环境中的建筑设计、个人空间、噪音拥挤等内容因素同建筑设计相联系。在“环境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中肯定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情况会产生变化。该学科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了新的解决方式。

二、园艺疗法理念在“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注意事项

园艺设计是一种对自然环境进行区域化、特色化改造的人类行为。主要通过园林艺术理论和工程技术手段,以改造地形、营造建筑及种植植物的方式营造出新环境。可以说园艺设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尝试。实现园艺疗法理念在“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需要注意到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人本理念的发展趋势下,园艺疗法理念在“环境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基于一定的原则特点,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必须遵照人与自然和谐性的设计方式,在展开建筑设计规划时,必须在遵照自然环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展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还要求遵照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原则,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人多地少一直是基本国情,在实现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应用中必须基于实际的城市规划要求,实现在既有土地基础上完成对建筑环境的优化设计。导入园艺疗法理念在环境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在遵照上述原则的同时,要求遵循园艺疗法理念的发展特点。如此才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推动环境心理学课程的优化创新,发挥园艺疗法理念的积极作用。

(一)园艺疗法理念的应用特点

第一是园艺疗法理念的应用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项目。同以往的治疗方式相比,园艺疗法理念是一份耗时较长的工作,难以通过短短一次或两次的园艺操作达到治疗效,必须根据不同的病情及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园艺治疗方案,才可以达到效果;第二是园艺疗法理念是一种辅助性治疗方式,即园艺疗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人问题。

(二)“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原则

“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实现“环境心理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实际应用探索。因此,“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必须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总之,将园艺疗法理念融入“环境心理学”课程活动中,不仅是将园艺疗法理念当做“环境心理学”的一大理论要点,更要利用园艺疗法理念当做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参考思想之一。

三、园艺疗法理念在“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发展

事实上园艺疗法理念在我国起步较晚,在整个“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园艺疗法理念实现独立的应用发展。

(一)园艺疗法理念在“环境心理学”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在“环境心理学”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中,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要实现园艺疗法理念教学。第一是在教材中导入园艺疗法相关理念,确定园艺疗法理念的概念内涵,即狭义上的园艺疗法理念主要指对于特殊的群体借助自然环境展开的辅助治疗活动;广义上的园艺疗法主要是通过展开园艺活动,使参与园艺活动的人们都能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科学美好,并且在此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生活习惯及心理情绪变化等。二是在教材中导入园艺疗法理念的相关应用途径解析,为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环境心理治疗活动提供方式方法。在园艺疗法理念下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如对应狭义的园艺疗法概念的方式,该种方法主要是辅助性治疗方式。如需要治疗的群体能够进入园艺环境中,改变以往的环境、噪音、空间等消极因素对其心理和生理产生的影响,从而刺激病人的感官,最终起到舒缓身心、康复治疗的作用;对于处于生长中的儿童而言,园艺疗法理念同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身心发展的作用;对应广义下的园艺疗法理念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园艺疗法和记忆疗法,通过社会群体在园艺中的行为活动,自然环境活动推动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方式。由此可知园艺疗法理念充实了“环境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同时丰富了“环境心理学”实践课程的活动形式。

(二)园艺疗法理念在“环境心理学”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以往的“环境心理学”课程实践主要通过对环境艺术的设计达到对社会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如通过城市规划的方式,对发展优化中的城市的各个功能区进行优化,使城市的功能区划分和发展更符合城市各群体的生活需求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即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人們对于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城市功能区规划中导入更多的精神文化分区,创设文创园、公园、科技城等功能区满足人们的需求发展。从现阶段人们对于“环境心理学”的依赖程度看,该环境设计艺术的实践活动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导致园艺疗法理念成为当前“环境心理学”迎合社会需求实现实践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归根究底当园艺疗法理念在“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时,不仅能够提高“环境心理学”实践质量,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环境心理学”的实践范畴,从根本上实现对“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发展和创新。一是园艺疗法理念实现了“环境心理学”课程实践地位的提升。以往的“环境心理学”的实践活动多同实环境艺术设计相联系,而当园艺疗法出现及应用后,“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活动更加重视心理治疗方面的实践应用。即要求增加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层面上的影响。因此,在“环境心理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和社会相关群体开始重视园艺项目创设的重要性,如在养老院或精神病疗养院中设计一大片园艺功能区,在满足病人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的同时,更是给予人们参与园林施工项目的机会。如有的养老院会提供一些园艺工人的工作给老人,为其提供一种别开生面但效果良好的休闲娱乐方式;二是园艺疗法理念中的“环境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更加丰富,主要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项目重视细节发展。如在康复景观设计中,不同的植物、动物等达到的治疗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园林疗法理念通过设计芳香园、色彩植物园的方式,从在视觉和嗅觉两个层面展开园艺疗法的实践应用发展。还通过营造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及人本内容的方式达到环境心理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环境心理学”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科,园艺疗法理念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式,其在“环境心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当前实现园艺疗法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必须基于园艺疗法理念的特点和作用,结合“环境心理学”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实践中把握相关理论,凭借园艺疗法理念和“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展开设计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皖斌.园艺治疗方法在社会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8.

[2]孙新菊.浅谈将园艺疗法理念应用到“植物造景”课程教学中[J].现代园艺,2017(19):169-170.

[3]杨志文.休闲农业园中园艺疗法功能的应用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4]刘春云.基于园艺疗法的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6.

[5]张晓珊.基于园艺疗法理念的福州市疗养院植物造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环境心理学教学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
环境心理学在主题公园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