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字理教学, 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019-08-24张玉霞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张玉霞

摘    要: 当前小学高年级字理教学并不乐观,仍存在一些问题。在高年级语文字理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字理学习能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字理教学    阅读教学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日益变革以往的语文课堂,增添语文课堂的活力,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字理教学作为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首先必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实践证明,在识字教学中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印象深刻。高年级是字理教学的关键时期,高年级学生的识字量直接关系到其阅读的开始时间。在该阶段的字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识字数量和速度还要重视其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的小学高年级字理教学并不乐观,尚存在一些问题。在高年级语文字理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年级学生识记事物常凭兴趣,生活中发生的、有趣多变、形象直观的内容更易被记住,且其注意力易受情绪的影响。单纯的字理教学可能会使其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字理教学中顺应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有趣新颖的情境,巧妙地融合汉字的形、音、义,让原本抽象的汉字符号变得有趣而生动,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识字中,轻松愉悦地享受识字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动静结合、形象逼真的学习情境,使其口、耳、眼、鼻、脑同时受到全方位的刺激,深入体验汉字的听、说、读、写,帮助其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演示书写,既迅速快捷又兴趣盎然。这不仅适应汉字的识写规律,而且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还能充分调动其识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将抽象汉字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皆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其注意力一般只有20分钟。要丰富教学内容,以独特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可将一个个呆板的汉字符号变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甚至视频,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现象,从而增强字理教学效果。譬如在教学“鱼”字时,首先通过使用多媒体展示“鱼”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其次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象,将“鱼”字与实物相联系,“斜刀头”是鱼头,“田”是鱼的身体,“横”是流动的河水;最后播放短视频: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动,左右摇摆,逐渐变为现在的“鱼”字。通过鲜活直观的画面,学生不仅领悟汉字形体之美,而且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更对抽象的汉字符号产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课前导入的部分引发学生字理教学的兴趣,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多半。我们可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可借助多媒体的声像系统,利用美妙的音乐与多彩和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譬如在教学六年级《秋天》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秋天特有的景象:湛蓝的天空,满地枯黄的落叶,成群结队往南飞的大雁。利用本课的内容制作动画,学生对秋天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动听的朗读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快融入字理教学中,体会字理教学的快乐。

3.利用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平和学生心境。

汉字和我国的古典音乐相通,在书写过程中,可以播放音量合理的古典音乐。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学生的大脑进一步被激活,心境会更加平和,写字时的专注力亦能提升,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受中国汉字之美。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字理教学的重难点

汉字作为表义文字,历史悠久。高年级学生很难将其字音与字形结合起来,对于它们含义的教学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字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应该尝试发挥信息的优势技术进行突破。信息技术能够模拟事物图像达到仿真的效果,化静态为动态,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激发,加强其对字音的掌握、对字形的认识,加深其对字义的理解。

1.区分汉字字音。

字音教学作为字理教学的基础,在字理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汉语拼音作为一套记音符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字理教学与纠正读音。然而汉字的发音受到一定的限制,有些地方地处偏远农村教师的普通话并不标准或是有的方言口音浓重的地区教师的普通话并不规范,这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汉字的读音教学。在讲授汉字的读音时借助计算机的标准发音便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学习“女”字时,借助计算机展示标准发音“nǚ”及其拼读过程:n-ǚ→nǚ。在高年级的字理教学中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怎样运用鼻、舌、硬腭、软腭等器官发音,从而提高其发音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设计有趣的听音游戏帮助学生区分平翘舌和前后鼻音,提高其辨音能力。

2.认清汉字字形。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识字量大,识字任务重。汉字的笔画既多,结构复杂。原本造字之初汉字字形与实物之态相似,然历经长时间的发展演变逐渐变得抽象。高年级学生难以将这些汉字的字形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为了让学生准确快速地认清汉字的字形,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掌握识记汉字的字形的方法。高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尚不够完善,仍处于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阶段,更容易对形象直观的材料进行记忆。我们在字理教学过程中大可借助多媒体,于所需学习的生字旁配上相关实物的图片。通过利用生动、形象的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学习“笑”字时,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一位老奶奶笑眯眯的照片,只要一点击课件,老奶奶的轮廓便会变为“笑”字,她上扬的嘴则成为“笑”字第七笔“平撇”,以此提醒学生该字的第七笔为“平撇”,而非“短横”。汉字或为独体字或为合体字,并且有多种结构形式譬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等。汉字的结构及构字偏旁部首,均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且偏旁与部首为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在汉字教学中可借助信息技术介绍汉字的偏旁、部首,这样既简便又快捷。例如“窿”字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结构复杂,难于识记。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其偏旁进行分割。从屏幕的上方移入“穴”,再从左边移入“阝”,最后从右边移入“夂”“一”“生”“窿”字就这样形成。部首是对字形具有归类作用的偏旁且大都具有表义之用。如含有“贝”的字“财”“赔”“贿”“赂”字义多与钱财有关。含“王”字旁的字“珠”“琼”“玩”“琳”字义多与玉石有关。可以将其部首用同一种颜色表示出来,其余部分则用另外一种颜色一变,由此产生新字。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總之,在小学高年级字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大有可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以多媒体手段为核心,辅助字理教学。这样能有效地将字理教学变得形象化、直观化,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锻炼其思维能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与自豪感,并为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姚鸿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改革的新尝试[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Z1).

[2]张秀华.利用信息技术改革高年级字理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7).

[3]舒欣月.小学低段字理教学中多媒体有效运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本课题系甘肃省十二五重点课题《字理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5]GHBZ091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