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小学品德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9-08-24郑然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感染力吸引力

郑然

摘    要: 小学品德课是培育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当前小学品德课教师要有创新思维,自觉运用信息科技,让品德课更有吸引力;拓宽课程内容,让品德课更具感染力;加强互动交流,让品德课更有融合力;做好家校结合,让品德课更具生命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品德课更具生活化。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创造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

关键词: 小学品德课    吸引力    感染力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小学阶段是塑造儿童良好品德、培育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新课标指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在遵循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教学。”当前,小学生家庭环境各异,个性特征明显,受网络影响较大,对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让小学生利用好新媒体新技术促进学习与生活,同时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以及如何让品德课更有效率,是小学品德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当前由于品德课课时少,缺乏生活化的教学,加上有些学校重视不够,导致效果不理想。结合从事小学品德课教学的实践,我认为要真正让品德课受欢迎、出效果,就要努力增强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一、运用信息科技,让品德课更有吸引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突破以往教学模式,打造适应课程标准的创新型课堂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远远高于照本宣科地“满堂灌”。在授课中注重优质视频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比较喜欢运用一些讲书软件,如“樊登小读者”,里面有许多教育专家对绘本的演绎和对名著的讲读,且每周均有更新,播放时间为10分钟—15分钟,非常适合教学使用。在选用视频资料上,我做到精挑细选。如在给一年级学生上《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时,选择播放《石头汤》的故事,教育他们学会分享;在给二年级学生上《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时,选择播放《团圆》的绘本演绎,告诉学生“团圆”的意义;在给三年级学生上《父母多爱我》一课时,选择绘本《淘家小兔》视频,告诉学生父母无条件的爱;在给四年级学生上《我们的生命》一课时,选择儿童名著《追风筝的人》,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错误,等等。在观看过程中适时停顿,提出一些问题,从而发散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学会欣赏,爱上阅读。每当播放这些教育视频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对于老师的提问也踊跃做答。课间还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开展小游戏。

网络上有很多短小精悍传播正能量的教育视频,只要用心收集、筛选,提炼出好的教育视角,就可以作为品德课教学的好素材。

二、丰富课程内容,让品德课更具感染力

品德课教材内容广泛,而且具有很强的生活性、活动性和开放性。品德课老师要注重生活素材的收集,盡可能多地给学生带来一些具有现实性、时代性的内容。因为品德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潜移默化,重在让学生内心受到触动。在教学中,为了使教学内容不落俗套,在教案指定内容的基础上,我力求搜集更多的典故、事例、影片等,特别是把那些能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精神、能弘扬社会主义良好风尚的内容穿插到教学中。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榜样3》十分感人,我观看后从中选取了坚守乡村18年、骑坏7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行程40多万公里的乡村医生贺星龙的故事播放给各年级的学生观看,结合生动的案例给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自己的价值在服务他人的实践中闪光。

在给学生讲《拥有好心情》这一课时,我使用了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台湾少年画家黄美廉的故事,身患脑瘫的她不仅取得博士学位,而且个人画展轰动世界,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要放大人生的美好,多看自己所拥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在课堂上,我经常将生活中一些感人的故事以学生喜爱的语言讲给他们听。品德课老师既要像一名指引者,又要像一本故事书,努力通过拓宽课程内容,以故事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在他人的事迹中受到感染。如此既培育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又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有用的知识。

三、加强互动交流,让品德课更有融合力

课堂内外的互动交流,是提高品德课融合力的有效方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生活教育。与低年级孩子拥抱,与高年级孩子聊天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品德课老师同时是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有不想被老师和同学知道的苦恼事,有些已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此,特地让每名学生都准备一个“心理沟通本”。正是这个小小的“心理沟通本”,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们的距离,成为学校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新途径,更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的重要依据。

学生在“心理沟通本”上有倾诉学习压力的,有反映父母矛盾的,当然也有分享生活快乐的……对于每一位同学的留言,我都会抽出时间给予回复与指导,许多学生因此深受鼓舞,解除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困惑,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通过“心理沟通本”,我能够清晰了解学生一段时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对于有些因家庭矛盾或因家长教育方法不对引起的心理困惑,我们还会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家校共同努力,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

六年级的一个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没有自信,经常用心理沟通本写出自己的心事,我看到后及时予以回复,并对学生悉心引导,在几次沟通后,他有了自信,在沟通本上写道:“我终于找到了让阳光照进心里的一扇窗。”

四、做好家校结合,让品德课更具生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孩子们的言行。一个孩子的品格形成一方面在于学校的品德教育,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要适度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特别注重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努力让学生有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如我校二年级的小雅同学,在“心理沟通本”上说她妈妈特别喜欢吼叫,让自己很受伤。我知道后及时与孩子妈妈沟通,孩子妈妈由于工作忙,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因此教育孩子方面的经验不足,不太在意孩子的感受。我把孩子的思想状况告诉她的妈妈,指导她如何进行教育引导。深入交流后,孩子妈妈深感内疚,知道教育孩子应该“温柔而坚定”,应该“信任”孩子,应该多“鼓励赞赏“孩子……一段时间后,这位妈妈反馈,自己的情绪管理有了很大的提升,教育孩子开始得心应手,我们也发现,在妈妈改变后,孩子更加阳光,各方面表现更优秀。

有时结合品德课的内容,我们还会在家长微信群里与家长一起探讨,解答家长的提问,力求获得家长的配合,促进孩子们吸收知识。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好的微文我们会传到群里供家长学习。家长非常愿意通过品德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也成为很多家长经常“光顾”的地方。通过家校结合,品德课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大。

五、创设教学情境,让品德课更具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更应该回归生活。当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得越紧密,学生的兴趣点就越容易被激发。小学品德课教学的目的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品德课教学应当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立足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问题的选择,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学生才愿意主动接受。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融入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让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氛围轻松愉快。

如教授三年级《我爱我的家》一课时,可以提问“你是怎样爱自己的家的呢”“当爸爸妈妈闹矛盾了,你会怎么做”,让学生结合家庭生活创设一些情境并进行表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指导实践。这样能让学生没有感到是你在让学生怎么做,而是他在想怎么做,是他们自己在寻找答案。在教授《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时,许多学生表达了对爸爸妈妈的爱,我问学生:“既然你们这么理解和爱爸爸妈妈,今天回家后,你们会怎么做?”学生有的说“要给爸爸一个拥抱”,有的说“要给妈妈一个吻”,有的说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就是回家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为爸爸妈妈倒上一杯水,对爸爸妈妈说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让学生知道怎么样表达爱,从而培养爱他人之心。第二天,很多家长和我交流,说昨天晚上孩子的行动感动了他(她)。

总之,品德课虽然不是小学课程里的主科,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培育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启蒙课。教师要有责任心,有使命感,努力让品德课做到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品德课教师还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形成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小学生的品德培养不是一门课能教好的,学校要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要求每一名教职员工时刻以身示范,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正能量,做表率,真正使教师成为小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

参考文献:

[1]郭艺玲.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

[2]郭飛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策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9).

[3]叶轻风,项卉.合作实践    互赢共享——浅议品德课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名师在线,2019(1).

[4]朱冰.小学品德课自主学习体验式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18(9).

猜你喜欢

感染力吸引力
中国吸引力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Pygmalion
有吸引力的东西更好用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跟踪导练(三)4
如何提高电视播音的感染力
运用有效方法增强语言感染力
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提升吸引力感染力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