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

2019-08-24黄美龄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文化品牌图书馆建设

黄美龄

摘    要: 在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特色服务贯穿其中,图书馆提供优质、有效的特色服务是始终被读者要求和重视的。本文讨论特色服务在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定位,提出以特色服务促文化品牌是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的有效手段,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以特色数据库建设为基础提供特色服务的过程和方法。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以加强特色服务为重点,不断提升图书馆文化品牌品质。

关键词: 图书馆建设    文化品牌    特色服务

文化品牌是基于文化产品基础之上的品牌概念。图书馆文化品牌是读者对图书馆文化积淀与特色服务的感受与体验。图书馆集中自身优质资源,以馆藏资源的精品效应、馆藏规模及独树一帜的特色服务,以突出的优势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也是图书馆通过对自身资源、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策划,确定发展方向,进行文化内涵建设,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体系[1]。

图书馆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了独特的、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为读者服务的悠久的、丰富的经验。随着信息社会时代知识服务市场的兴起及互联网的普及,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服务竞争更加激烈,促使图书馆寻找、探索、建立自己的特色,创立自身的品牌。

一、建设图书馆文化品牌,以特色带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分析挖掘图书馆的个性、风格与特色。用开放与创新的思维设计品牌符号形象,利用与整合特色资源,实施差异化、精致高端的传播与服务[2]。

深圳市政府实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提出打造“图书馆之城”的建设目标。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获评省特色文化品牌。国家科学图书馆充分利用中科院及自身拥有的丰富的科技资源,开展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主办16种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和专业期刊,形成了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的优势,并逐步在国内外树立起期刊品牌形象。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公益性学术文化系列讲座“文津讲坛”创办于2001年元旦,迄今已举办讲座近600期,成为国家图书馆乃至全国著名的品牌讲座。湖北省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长江讲坛”成为文化湖北的一张名片。“长江讲坛”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不同的社会领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图书馆文化品牌的核心價值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加强对用户的服务力度。以特色带服务,是打造图书馆高质量文化品牌和提供精准参考服务的有效路径,代表着图书馆的发展方向[3]。

二、确立特色服务在图书馆文化品牌中的定位

图书馆的文化品牌建设使图书馆成为关注聚焦的亮点与形象,将特色服务定位为创建图书馆文化品牌的主要目标,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里程碑,成为串起图书馆自身文化积淀的珍珠链,是形成文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4]。

将特色服务与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能有效突出自身特色,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管理及水平。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以特色服务宣传、推广自身的文化品牌,不仅能够搭建与读者之间双向互动的聚合平台,密切与读者的联系,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了以特色服务为中心的差异化、独特性、延伸化服务,是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模式和方法,使图书馆保持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使图书馆适应未来信息发展。

三、将特色数据库建设作为图书馆文化品牌提供特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精品资源的汇总和有效组成,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征,集中反映了图书馆的优势和特色。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图书馆提供特色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自身区别于其他同类图书馆资源反复精炼和多次深加工而以各种形式呈现并服务于读者的。特色数据一旦获得读者的认可,将会使读者产生极大的归属感,从而促进图书馆品牌产生,扩大图书馆已有品牌的知名度,使图书馆的特色服务进入良性循环[5]。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1.确定特色数据库的主体服务对象与服务范围

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中,首先需要明确服务重心,确定建设主次和先后。面对不同资源信息,渴望获取资源信息的主体对象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特色数据库建设前期必须根据所能提供的资源信息针对服务对象进行划分,目的是使最终特色数据的内容及形式尽可能覆盖服务主体对象,所提供服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群体的获取需求。

2.确定特色数据库的资源信息处理与内容展示

图书馆拥有大量资源信息,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对馆内资源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与内容梳理,再对有效资源进行规范化处理后,通过多种途径呈现给读者。

我国在元数据规范化方面于2000年6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中文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上国家图书馆“元数据总则”项目立项,2002年得到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课题“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支持,转为“专门数字对象元数据标准规范”子项目;2006年,国家科技部进一步支持,合并入“数字资源描述标准规范的完善与扩展建设”项目;2008年,合并入国家图书馆“元数据总则”项目,迄今仍在不断发展和研究中。其项目合作机构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项目责任机构)、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CALLS管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特色库建设时,必须在充分了解本馆资源,调研同类行业特色库服务的基础上,确定本馆特色数据库的资源内容,采用元数据规范化管理馆内的特色资源,使用资源描述框架(RDF)三元组构建结构化数据,形成关联数据,通过RDF数据中包含的链接,最终形成富含元数据信息的具备数据关联性的知识图谱[6]。

3.确定服务形式与手段

资源的分类、整理和内容梳理及元数据的规范化处理都属于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后端内部管理范畴,其面向的用户一般都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或者数据加工人员,而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将规范化后的数据库服务于读者,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读者的,服务的最终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否成功[7]。

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中注重内容展示与文化信息传播的联系,重点体现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的和谐统一。注重读者的感受体验,内容展示融知识性、科学性、观赏性于一体,采用多种形式,促进观众视觉、听觉及其他感官和行为的结合,创造崭新的体验,提高使用、探索与受教育的兴趣,激发读者的参与性并积极思考,最终形成图书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4.建立后期反馈与质量保证机制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初步建成的特色数据库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还需要收集读者的反馈和使用习惯,对读者提出的反馈及时记录并处理,从而在更新数据内容的同时不断完善数据库功能和服务。利用大数据计算、统计处理、查询分析等技术方法对读者的行为和使用习惯进行分析,了解服务对象的特征和需求热点主题,进一步优化结构,突出特色资源,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从而保持读者对特色数据库提供的特色服务的高度认可,通过高质量的特色服务,促进图书馆文化品牌最终形成并保持良好口碑[8]。

四、加大文化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特色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品质

提高特色服务质量,采用新兴的科技技术带动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运用虚拟现实,建设特色数据库、移动及云技术等加强品牌的推动,采用多种途径对文化品牌进行宣传和推广,开展文化活动,为读者提供品牌的特色服务,让读者体会特色服务带来的便捷,享受特色服务带来的体验,增强读者体验,不断提升品牌品质[9]。

五、结语

图书馆文化品牌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相对完备的、展现丰富文化底蕴的、突出地方及区域的、极具特色的、读者认知度高的图书馆文化品牌。能提供服务优良、富于个性、品质高端、久经考验、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进一步扩展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图书馆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提升,提高使用效率,提高图书馆在未来历史进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图书馆文化品牌以高质量的服务和内容要求在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的同时密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牛波.基于“普洱茶文化图书馆”特色服务品牌培育的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04).

[2]朱峻薇,邵春骁,石璞.公共图书馆主题特色服务社会化合作的实践探索——以杭州图书馆运动分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11).

[3]陈扬.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新体验——以天津图书馆音乐图书馆特色服务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1).

[4]曹德玉.对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若干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8).

[5]刘俏.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的创新实践——以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8(04).

[6]賈二鹏,赵立宏,雷银花,王爽,梁文文.国内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调查[J].情报探索,2014(02).

[7]戴艳清,陶则宇.英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营销及启示——以“文化在线”项目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6(05).

[8]王晰巍,曹茹烨,杨梦晴,相甍甍.中美公共图书馆新媒体应用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4).

[9]Dirisu J., Worlu R., Osibanjo A., et al. Dataset on brand culture and perceived value of offerings to customers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in Nigeria[J]. Data in Brief, 2018:S2352340918305006.

猜你喜欢

文化品牌图书馆建设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