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韩国古典小说中女性的解读

2019-08-23李晓东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女性视角女性形象

【摘要】女性主义思潮在当今社会全面喷涌,对社会科学领域、人文思想领域、思想领域等多方面进行渗透。韩国古典小说将民间传统故事和神话紧密结合,形象描绘了韩国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体现了韩国古代人民的文化精神,尤其是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批古代女性形象,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本文基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选取韩国古典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女性文学形象,分析韩国古代女性对人生问题、两性问题的立场与态度。

【关键词】韩国古典小说;女性视角;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韩国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创作背景是在具有男尊女卑观念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女性形象受到当时男权思想的压迫,承受了社会的束缚与扭曲,不符合现代女性主义所倡导的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的理念。由于当时男权思想的社会统一化,许多女性形象被进行极端地加工,创作受到了男性主义审美情趣的影响,大部分女性形象都具有相同特征。

一、韩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概述

韩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故此许多韩国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只是为了陪衬具有浓厚的、极端的男权主义色彩的男性角色而存在,不能作为反映古代真正意义上女性形象的参考资料。在早期的汉文小说中,女性形象长时间被社会、作家忽略,极少有作品出现饱满鲜活的女性形象。少数汉文小说出现的女性形象都不是主人公,不能成为穿起整部小说的主要线索,更加不能反映女性真实的情感态度和心理愿望,只能通过卑微的行为和消极堕落的人生观,体现她们对爱情愚昧的忠贞和对丈夫无条件的服从。但部分小说中以独特视角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时代意识,有罕见的进步思想。她们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韩国古代妇女对美好生活、人文精神的憧憬与向往,是她们贫瘠的生活里想要抓住又无能为力的希望。

二、韩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代表及分析

(一)智慧勇敢——《朴氏夫人传》朴氏夫人

朴氏夫人这一女性形象出自于韩国古典小说类别中的军谈小说《朴氏夫人传》,表现手法上主要受到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的影响。《朴氏夫人传》中的朴氏夫人与我国著名古代女性形象花木兰一样,是一位勇猛无畏的女将军。朴氏夫人极具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了保卫国家,用聪明才智将胡王击退。在战场上能奋勇杀敌,遇事也能够果断冷静地处理,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小说将其描述为比男人更为骁勇善战,具有胆量过人和学识渊博的双重特征的文学形象,是理想中女性形象的缩影。以现实军营生活为基础,创造出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女性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女性对于行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迫切期待,对当时女性进行了精神安慰,受到了女性民众的崇拜。但在感情方面,朴氏夫人依然保留了韩国古典小说的固有形态,即面对丈夫时因容貌丑陋感到自卑,对丈夫的一切只能默默地关注,需要靠外在容貌来博得丈夫的喜爱。朴氏夫人在两性关系上依然处于弱势,性格中存有消极成分。

(二)自由独立——《春香传》春香

春香是韩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春香传》中象征自由独立的女性形象。春香是一个个性开放、思想前卫但是能够恪守节操、永葆纯真的女人。她与小说男主角李梦龙邂逅在广寒楼,二人一见便误了彼此终生。在冲动的欲望和青春热血的驱使下,李梦龙和春香都向对方交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并私自约定婚约。在被封建思想充斥的那个思想落后的时代,这样的婚前性行为会被世人认为是有违贞洁,不符合当时的道德规范。春香情深义重,对李梦龙有着满腔的热忱如翡翠般的真心,为了保守自己的贞节,也为了爱人李梦龙,心甘情愿承受卞学道的严酷刑罚,受到百般折磨后依然对自己的爱情坚贞不渝。春香是一个努力想要冲破封建思想桎梏、挑战传统道德观念的女性形象,在那个时代独树一帜。她用独立平稳的姿态,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争取婚姻自由,表现了当时妇女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由爱情的渴望。春香这一女性形象符合韩国古代妇女必须守节、思想又要有所创新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体现了韩国民众审美意识的传统性。女性视角下理想的女性形象是勇敢追求幸福,但相恋之人需才貌双全,这样即使违背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社会规范,也可以被大众接受。

(三)敢做敢恨——《仙女红袋》之姐妹鬼魂

学界普遍认为,韩国古典爱情传奇巨著《仙女红袋》在创作上,深受我国唐代传奇作家张鷟的《游仙窟》的影响。《仙女红袋》中的主角为相亲相爱的两姐妹,她们豪门出身,家境优渥,从小熟读诗书。在姐姐十八岁、妹妹十六岁的时侯,她们的父母因为当时“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不顾劝阻,硬将姐姐许配给盐商,将妹妹许配给茶贾。姐妹俩因为受到诗书的熏陶,才气横溢,不愿意嫁给市井之人,就此过上屈就的人生,反抗无果后,最终一起共赴黄泉。她们在阴间不知不觉度过了百年的岁月,见识了各式各类的世俗男子,全都是一介匹夫,姐妹俩从不曾将芳心暗许。一日遇见了气宇轩昂、才气外露的崔致远,姐妹被他的才学所倾倒。于是三人畅所欲言,终日把酒言欢。《仙女红袋》中的女鬼形象脱离现实,即使身体已经虚无,依然对爱情怀有美好的憧憬,在遇见爱情时义无反顧的爱情观不合常理,而姐妹俩都对崔致远心生好感,三人畅谈人生的场景更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了韩国古典小说中民众独特的审美情趣。

(四)柔中带刚——《李生窥墙传》之崔娘

《李生窥墙传》与我国传奇小说《莺莺传》有很多相似之处,女主人公的人物构成方式相同,最终结果都是爱情悲剧,但《李生窥墙传》更显悲壮。《李生窥墙传》女主人公崔娘是一个打破传统勇于追求爱情的女性角色。她的容貌沉鱼落雁,吸引了去往学堂之路的李生,二人用诗中隐喻,表达了对彼此的爱意,私定终身,而后喜结连理。崔李夫妻二人十分相爱、情比金坚。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日红巾军忽然入侵,二人便失去了联系,亦不了解对方仍在世间。李生颠沛流离,在战争结束后孤独地回到家中。在夜半时分,崔娘突然出现在李生眼前,两人痛哭流涕,相拥而诉衷肠。崔娘陪伴了李生多年,忽然告诉李生自己将离开,便消失了踪迹。后来李生无意间知晓,早在战乱之年,崔娘就已变成一缕魂魄。从个人情感看,崔娘对待感情率真直接,为了自己的气节,宁愿死于豺狼之腹,是一个坦诚、敢作敢当的女性形象;从社会层面看,崔娘温柔的外表下有一颗顽强坚毅的心。她深切捍卫民族尊严,保全国家大义,宁愿做刀下亡魂,付出生命的代价,人物形象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最后的亡魂陪伴、悲伤氛围的渲染,更体现了崔娘对爱情忠贞不二、至死不渝的形象特征。

(五)近代思想——《彩凤感别曲》之金彩凤

《彩凤感别曲》是创作于19世纪前半期的章回体古典小说。小说女性主题在朝鲜王朝时十分罕见。女主人公金彩凤与《李生窥墙传》的崔娘形象类似,是一个个性鲜明、反抗世俗、具有初步近代意识的女性形象。彩凤不甘被迫作妾于沈判书旁,只言父母是被金钱瞎了眼睛,这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直接有力的反驳与挑战。金彩凤不爱富贵,和心上人姜弼成一同争取婚姻自由权,过程艰难而漫长,风波不断。困难翻过一重又一重,但是彩凤没有轻言放弃,并且对自身处境能够正确分析,对未来有着理性的判断,拥有着近代女性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方式。彩凤追求个性解放,跟随自己的内心意愿行动,努力挣脱旧时封建伦理的枷锁,同时保留了有情有义、孝顺父母的传统女性特征,是韩国古典小说中少数通过细腻笔触刻画、拥有近代思想的女性形象。

三、结束语

韩国古典小说中出现的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产生背景都跟当时韩国社会历史发展、国民生活状态、思想道德观念有密切聯系。尽管女性形象拥有了坚毅刚强、独立自主、聪慧勇敢等美好品质,但大部分小说中展现的依然是符合韩国男性审美意识的女性形象。纵观韩国古典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守节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受到了才子佳人观念的影响,女性对于人生的主要追求在于如意郎君相伴,爱情之火永不熄灭,有时会迷失自我。大多数作品围绕两性关系展开,突出女性忠贞守节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凡春辉.女性主义视角下对菲茨杰拉德小说的解读[J].北方文学(下旬),2012(1):61-62.

[2]卢冰洁,余高峰.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名利场》中蓓基·夏泼的解读[J].名作欣赏,2016(18):65-66.

[3]吴静.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赛珍珠对《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传译[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92-96.

[4]高新华,宁乐.男权社会的悲剧——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潘金莲与海斯特比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83-84.

[5]赵世昌.“多重叙事”下的女性主义解读——评芥川龙之介《竹林中》[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5):37-40.

作者简介:李晓东(1970-),女,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三级文学创作,研究方面: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女性视角女性形象
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
女性视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万象》杂志女性作家群体研究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论严歌苓作品的女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