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对策

2019-08-22赵小瑜

卷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培育现状对策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劳动精神的培育现状令人担忧,部分大学生主动劳动意识淡薄;劳动功利化现象严重;对劳动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并且缺乏劳动光荣的信念。究其原因,有大学生缺乏劳动的自觉性;家庭缺少劳动氛围的熏陶;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缺位;不良环境对大学生的侵蚀。面对这些现状,笔者认为应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个人的角度探寻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现状;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级课题“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研究”(项目编号:xhsdmks201906)。

1 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现状

1)大学生主动劳动意识淡薄。当今的大学生多为“95后”、“0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这一代人缺乏艰苦奋斗的环境,一生下来就倍受父母的保护,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有的大学生甚至不会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到了大学里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给自己、家庭造成一定的困扰。自己的事尚且不能独立完成,更别提主动参与劳动。劳动意识的淡薄,造成了有的大学生不参与劳动的现象。

2)大学生劳动功利化现象严重。有的高校为大学生设置了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并对其表现进行考核,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从事劳动是为了挣取量化分、考核分,从而帮助自己获得评优评奖的机会。这种劳动功利化现象在大学生中不占少数。这是典型的为了劳动而劳动,而不是发自内心想要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不良现象应该得到及时遏制。

3)大学生对劳动的重视度不够。部分高校过于重视对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对学生的实践锻炼。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劳动的不重视,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殊不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而不是满嘴大道理而不会实际操作的人。高校应肩负起培育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的使命,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4)大学生缺乏劳动光荣的信念。在不少学校里,劳动仍然作为惩戒学生的手段。这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误认为劳动是可耻的。社会上也还存在轻视劳动,蔑视劳动者的现象,尤其是为我们生活提供基本服务的劳动者,看似他们的工作没什么难度,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但缺少了他们又是万万不可的,这一批劳动者应该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和保护。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的舆论氛围,形成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的舆论场,才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坚定信念。

2 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出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缺乏劳动的自觉性。有的大学生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未想过要主动劳动,缺乏劳动的自觉性。部分大学生在家从来没有参加过劳动,在学校更是没有参加劳动的机会,一心只想着读圣贤书,忽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的结合。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劳动精神,缺乏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原因是大学生劳动精神缺失的主观方面的原因。

2)家庭缺少劳动氛围的熏陶。有研究表明,幼年到青少年期间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精神上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长常常忽视这一点,只让自己的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其他的一律包办,这种过度的溺爱和保护,容易使学生认为劳动不重要,只要学习好成绩好就可以了。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培养劳动精神的氛围,没能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缺位。大学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大学里度过的,有的大学生把宝贵的青春时光用在休闲和娱乐上,在社会实践方面很少涉足,或者根本没有涉足,学习止步于书本知识。并且很多学校并未开设劳动课程,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存在缺位的现象,即使有的学校会在课堂上跟学生口头讲述要热爱劳动,但多浮于表面,很多都没有真正落地实施。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害的。

4)不良环境对大学生的侵蚀。当今社会,有的不良社会现象容易侵蚀大学生。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在社会上的盛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诸多诱惑。有的大学生出现幻想不通过劳动实现一夜暴富等天真想法,追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之风,与主流价值观相悖,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3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主要路径

1)党和国家要继续弘扬劳动者伟大精神,劳动伟大精神。党和国家要从政策角度入手,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项措施,将劳动成果更好的回馈给劳动者,赋予劳动光荣而神圣的地位。党和国家要继续弘扬劳动者伟大精神,劳动伟大精神。主动把握劳动精神的内核,引导全国人民主动弘扬劳动精神,努力践行劳动精神。

2)全社会要倡导劳动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社会要逐步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舆论氛围,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形成弘扬劳动精神的主流意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摒弃一切想要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真正让劳动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让劳动者成为令人尊重的对象,给劳动者以应有的社会地位。

3)学校开设必要的劳动课程,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可以通过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4)家长要带头做热爱劳动的表率,给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做表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导孩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为孩子弘扬劳动精神做好先锋和表率。只有家长在弘扬劳动精神方面做好了,大学生才能发自内心的跟着学习,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5)大学生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大学生要学会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充分把握好宝贵的青春时光,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劳动观念,争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结语

通过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现状的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把握当下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质的培育状况,并针对他们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时遏制不良现象,为将来大学生更好的进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不单是大学生这一主体自己的事,更有赖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综合施策,为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提供动力支撑。相信通过几大主体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将呈现出更好的劳动精神面貌,以蓬勃的朝气致力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03).

[2]李珂,蔡元帅.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9(01).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作者简介

赵小瑜,女,四川达州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培育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