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上雕塑”的创作及发展趋势

2019-08-22陈戈阳

速读·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创作

◆摘 要:随着雕塑艺术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架上雕塑”受到的冲击和考验是巨大的。在“当代性”已发生且不可逆转的当下,“架上雕塑”的创作是否具有一定的局限因素、其发展方向及审美是否仍占据雕塑艺术的主要地位。本文将先阐述“架上雕塑”的概念,随后再从“架上雕塑”的创作现状去思考它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架上雕塑”;创作;发展趋势

一、“架上雕塑”的概念

(一)概念界定

“架上雕塑”,由学院派雕塑创作理念的密切维系。早在上世纪中叶,“架上”一词便成了保守的代名词,而且顾名思义,“架上雕塑”即为在轴架上完成的雕塑。由雕塑家在支架上完成雕塑,作品不会依附于外界建筑体,作为艺术作品表达雕塑家的认知并且能够单独存在的雕塑。历史早期的“架上雕塑”一般以写实具象的造型为主。“架上雕塑”一般不依附于其他物体而独立存在,因为“架上雕塑”的体量相对城市雕塑来说,比较小方且方便移动,所以受到公共环境因素的制约小。“架上雕塑”的创作风格比较明显,探索性很強,所以每个“架上雕塑”作品往往包含创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对情感的认知、关系的探索、技法的表达等等,也正是因为如此,“架上雕塑”能够充分展现雕塑家的艺术修养。与此相对的便是“非架上”。然“非架上”往往是指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等。这些艺术门类的边界趋于模糊,并且“非架上”的本质是要走出传统架上雕塑艺术以支架为承托的关系,形成崭新的、独立的体系。

(二)“架上雕塑”创作的主要特征

“架上雕塑”的创作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和雕塑者之间的关联度高。“架上雕塑”作品往往都是充满了这个雕塑者个人的风格、情趣和意志,也就是说,一件架上雕塑作品的艺术气息越浓郁,说明越雕塑者融入的思想和才情越丰厚。和城市里常见的城市雕塑不同,我们探讨的架上雕塑的创作是雕塑者的艺术,更能体现其情绪、情感及创作意图和技法的展示,也更具个人风格,也正是如此,架上雕塑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学术界的官方规定,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雕塑类别。

架上雕塑的创作尺寸不定。相同的是每一件架上雕塑作品都是其作者新思想、新理论的展示品,也能充分呈现雕塑者内心的情感,体现其个性。个性化使得架上雕塑的形式手法丰富多样,表达的内容主题所涉领域也非常广,在材质上也更求新求变,更具现代化。这些“随性”的特点意味着架上雕塑的创作局限性并不大,是足够让艺术家展现其创造力的。

(三)“架上雕塑”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在发展之初,“架上雕塑”通常是雕塑家小众圈子里的作品交流形式,作为艺术家呈现自己艺术系想的媒介。但发展至今,“架上雕塑”的摆件也逐渐走进大众市场,它们往往风格轻快,能带给人们有趣、美的享受,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抹亮色。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家居环境、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架上雕塑由于其易携性,成为大众软装中的一部分。随着室内设计师对于架上雕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架上雕塑应用于室内环境装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其为室内环境艺术氛围的打造做出的贡献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特别是对于室内空间开阔的用户而言,例如别墅的空闲空间大,就非常适合用架上雕塑“占领”,不仅能起到装饰室内空间的作用,为居住的人带来关于艺术的美的感受,还能彰显主人的品味,获得社会认同。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同时艺术也是服务于生活的,“架上雕塑”的起源与其发展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都是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二、中国“雕塑艺术”历史追溯及中国“架上雕塑”创作现状

近现代以来,我国的雕塑艺术发展趋势是由衰落走向复兴。清末时期,我国主要的宗教雕塑逐渐没落,一息尚存的只有民间的小型雕塑,例如有名的泥人张,但并不能发展成主流之势。到了辛亥革命,思想革命带给年青人对于艺术的正视和渴望,因此有一批美术青年陆续前往国外学习雕塑。比较知名的有滑田友、刘开渠,他们学成归国后不仅积极地创作雕塑作品,如有名的《抗日阵亡将士无名英雄纪念碑》等等,还举行了不少雕塑作品展,为我国架上雕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更值得称颂的是,他们积极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进步,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雕塑艺术家,这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雕塑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人才基础。一九七八年以后,中国雕塑的创作在形式、材料、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雕塑创作不再只具有纪念碑的特点,而是在个体层面上发生了独立意义。上世纪80年代的雕塑大多是语言上的改变,打破了纪念碑的模式化。90年代以后,城市雕塑的发展和创作进入新的阶段,雕塑的公共性在城市雕塑这一领域至今都被广泛而深入地讨论。90年代后期,雕塑创作的材料、观念等问题被重新提出来,艺术家们同时也将雕塑创作与装置艺术的结合问题再一次地呈现出来。中国的雕塑创作在日后基本沿着这个思路发展,进行下去。但中国的雕塑创作越来越多元化,领域越来越宽泛。当今,雕塑家们对于雕塑创作的探索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雕塑创作的本体,已经在朝着跨学科、跨领域发展。

架上是作为雕塑的依托形式之一,在中过把“架上雕塑”作为雕塑教学、创作的主流方向来对待包含了种种历史原因。因此,各大高校美院对于架上雕塑的教学及创作依然满怀热情。架上雕塑仍然作为中国当今各类高校美院雕塑教学的主流方向之一。造型功底和创作技法是判断“架上雕塑”是优与否的主要标准,这个判断依据不仅使创作者在创作中有一定的局限,且具有强烈的主流态度。“架上雕塑”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它原本具有的审美意识能够被延续、承袭。因此从这一视角来分析,雕塑家在创作“架上雕塑”时的感知与表达是无可替代的。另一方面,虽然在当下的“架上雕塑”创作当中,雕塑家们对于材料以及技法方面的认知都比以前有了更深层度的理解与运用。而那些以材料为创作主旨的新奇的“非架上”作品,从它的中心内涵中我们发现其不乏造型规律的表现。

三、“架上雕塑”的创作的发展趋势

“架上雕塑”需要雕塑者耗费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都很高,“架上雕塑”在创作中需要经历构思、小稿、搭架子、泥塑、翻模、铸造以及综合材料应用等多道繁杂的工序,因此创作的周期长,耗费的一定的成本。所以“架上雕塑”蕴含的劳动价值高。然而,“架上雕塑”的发展经历过坎坷发展的时期,已经成为一种稀缺和边缘的艺术。如今,“架上雕塑”的创作语言已经不能够在仅仅是视觉表达及叙事性,“架上雕塑”的创作语言应该不再被“符号化”。“

令人感到希望的在于当下数字化媒体的信息时代,“架上雕塑”的数字化的复制手法也愈来愈完善,可使用材料以及作品的依托形式的可行性也大大增加,那么“架上雕塑”创作将会愈来愈丰富,其创作的多样性也会因此而不再局限起来。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发现,众多的“架上雕塑”作品进入了非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类展馆的展陈中,如:咖啡馆、茶居室、商店及家居空间等等之中。在这里出现的“架上雕塑”往往作为装饰,起到美化空间的作用。这一现状出现原因是由,作为三维的艺术作品的特性决定的。“架上雕塑”的作品在室内空间的装饰中具有独一性和不可替代性。那么在这些空间中出现的体量较小的“架上雕塑”与当代大众的情感认知和生活的关联也就会更加的密切,这种现象侧面告诉我们:当下大众的审美意识变化与“架上雕塑”的发展方向,即“架上雕塑”从美术馆、博物馆的专业空间展示向有限的大众、家居空间发展的事实。如马斯洛需求所示,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大部分得到满足以后,必然会开始追求精神需求。尽管在当下的各类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中,目前艺术类热议话题仍在视觉效果奇特、材料新颖、体量较大及科技、智能化的作品上,但是这些创作因为其超越“架上”传统的审美标准所以也倍受争议。因此在当今人们对这种“新颖创作”的审美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等还并未建全的情况下,大众依然倾向于维护传统的艺术、接纳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因此,人们对“架上雕塑”的感知度和接受度仍旧很高。可以说,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在日益增长,“架上雕塑”也正是因为如此,能够逐渐走近大众,完成自身命题新的阐述。

“架上雕塑”往往充分包含了雕塑家们的情感表达、个性表达和风格表达,因此独特性强且创作形式又具有较强的直观性的“架上雕塑”,在当今社会更容易被当代大众所理解,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从上述推敲并联系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目前在众多的艺术门类的艺术品收藏当中,雕塑作品的收藏往往以“架上雕塑”的创作作品居多。在当下,“架上雕塑”的审美价值及审美意义依然巨大,其对于视觉观念、空间意象的判断标准依旧十分稳固,并且“架上雕塑”的美学原则仍旧牢牢地存在于雕塑家们的创作意识及创作技法之中。当下,“架上雕塑”的创作不再停留在“过审美化”的层面上,它是雕塑家们对生活感悟和时代发展的思考与表达,同时“架上雕塑”的创作也是雕塑家们,对于自我内心世界再感知的表达和发声。“架上雕塑”在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化”时代潮流中已经逐步地走向了大众化、平民化。纵观艺术发展的脉络,市场化也将可能会成为“架上雕塑”发展趋势之一,这是在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以及大众的审美驱动之下的,但是“架上雕塑”究竟将会如何发展,还是要依靠艺术家们的实践来推动。综上所述,我们不难预测,“架上雕塑”将会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或许“架上雕塑”作为雕塑的主流方向在中国目前的艺术发展来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架上雕塑”的创作及作品的发展趋势仍旧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何桂彥.架上雕塑何以当代[J].美术观察,2018(06):22-24.

[2]郅敏.架上雕塑的当代价值[J].美术观察,2018(06):22.

[3]王家斌,王鹤.中国雕塑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4]张松涛.数字复制时代的架上雕塑[J].美术观察,2018(06):25-26.

[5]张扬楼材,刘移民.架上雕塑与当代中国小康都市家庭[J].文学教育(下),2018(05):88-89.

作者简介

陈戈阳(1998.01—),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本科,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雕塑。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