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

2019-08-22张珂郭庆凤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旅游业院校人才

张珂 郭庆凤

目前,互聯网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专业信息化也是大体趋势,高职院校对待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应符合社会总体的发展趋势,培育出一批优秀的、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型人才。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业逐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对信息的需求提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希望给各界人士提供帮助。

引言

经济高速发展,人们逐渐追求文化生活,热衷于旅游,旅游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但是,由于传统的旅游专业教学与当前的时代特征并不相符,导致旅游业发展提升仍存在一些阻碍。因此,各高职院校就旅游专业人才的管理进行新教学模式的探讨,以符合互联网的发展现状。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平台互动、探索新模式等人才培育模式进行新型人才培养,使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行业和高职教育迅速扩张,高职院校的旅行教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受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逐渐呈现多样化,以符合人们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例如:会展旅游、邮轮、高铁空乘等。但是,仔细了解旅游专业的课程发现,当前的旅游管理人才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沿用了以往的旅游专业教学内容,并没有与当前的互联网大时代相结合,导致教学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培育出来的人才并不能充分将知识与当前旅游业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努力培养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确保旅游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出旅游管理专业的作用,在已有的旅游管理课程中,根据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动向,设计出最符合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一)关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

在中国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中,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教育方向更偏向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这也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初目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要重点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练习。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所处时代环境的差异,在原来只关注基本技能的培养方式上应转向全面素质以及职业能力综合化的培养,把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的定位于教育出具有良好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定位体现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如果对人才的培养定位准确,就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当前的社会进步飞快,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旅游行业也不例外。所以,高职院校如果能准确找到人才培养的定位,对学生未来就业会有很大帮助。

(二)职业素养的要求

当一个工作者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他的发展前途必将不可限量。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是旅游专业人员在完成自身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可促进旅游业发展。例如,旅游专业人才参加后,最直接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与消费者面对面,如果职业素养不过关,那就连最基本的一项工作也无法开展。另外,外出带团可能会携带大量现金独自开展工作,公司对人员在此过程中的行为监督愈发困难。因此,目前很多旅行社招聘员工时特意要求是当地人,以有效保障公司权益,但限制了招聘人员的范围。长期以来旅游行业的从业者缺乏职业素养,造成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错觉。也正是基于此,用人企业才严格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备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这也是高职院校在培养人员职业素养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三、“互联网+旅游”实行的优势

近年来,“互联网+旅游”发展迅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信息管理也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信息交流的效率也逐步提升。互联网时代下,旅游业的成本不断降低,改变了以往的产业链模式,使旅游产品可通过互联网连接各部门进行有效协作。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提高各环节的传递效率,有效减少重复工作的现象。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游客和企业服务两方面。游客可自主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旅游信息,例如,通过互联网了解景点的信息,用携程、飞猪、同程等软件进行景点票预购,旅馆预购等,方便游客自行规划出行目的,提高出行的效率。相关旅游企业的信息服务也得到有效提高,一般采取线上消费,线下出行的模式,游客可自主选择出行时间、地点,这种旅游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旅游业。

四、“互联网+旅游”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旅游业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要注意将专业课程体系与互联网结合,采取符合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培育出一批可运用互联网的旅游管理人才。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可新增一些互联网类的课程,信息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等,使学生学到一些在互联网方面的实用性知识,增强他们分析、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互联网思维,让他们意识到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发展动向,提高创新意识。

(二)平台互动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要与互联网关联,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使旅游管理教学方法更加多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高职院校可通过互联网建立平台,由教师和学生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探讨,给他们的信息交流提供平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改变以往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使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进行跨专业的综合操作。

(三)探索教学新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教学模式应有所改变,体现出时代特性。传统旅游管理学生多以实践积累管理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和对岗位的认识。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渗入到旅游业中,旅游管理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进行教学,通过线上管理的模式,使学生了解线上工作原理和优势等。另外,教师可通过信息化实训、学校与旅游企业合作等,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宣传,将教学实践信息化,让学生充分感受职业,利用互联网提高创新意识。

(四)师资力量提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旅游专业教学逐步进入新阶段,高职院校针对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对旅游专业教学也要采取新措施应对。旅游专业的教学融合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可形成新的多知识型人才,可处理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需引进一批跨界人才,拥有精通多种学科的能力,在旅游管理方面经验充足。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出国培训或者企业挂靠来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教师也可去携程、飞猪等国内发展较好的旅游软件企业进行学习深造,充分了解互联网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培育出一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旅游管理人才。

(五)建立旅游体验中心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实验室来开展或者实习巩固,通过建立旅游体验中心,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高职院校可通过相应的渠道获取教学经费用于建设旅游体验中心,实现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互联网智能应用,让学生充分体验旅游智能化的优势。体验中心可有景区电子门票的应用、互联网数据对游客流量的统计、微信服务公众号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旅行管理中,创新学生对于旅游管理的认识。

五、结语

“互联网+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潮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旅游业中的互联网管理也逐步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习惯应用互联网进行消费。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意识到这点,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新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出一批具有互联网时代背景的旅游管理型人才,将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互联网中,实现旅游专业新模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旅游业院校人才
人才云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业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