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辉煌的70年(六)

2019-08-20

奋斗 2019年14期
关键词:门类工农科学技术

基础教育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将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废除旧学制,改革基础教育。在国家办学的同时,通过农村集体办学、城市工矿企业办学等方法,大力普及小学教育、发展普通中学,同时在全省以扫除文盲为重点,创办一批工农速成中学、工农补习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及职工工学院等,使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得以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体系形成

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黑龙江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到20世纪50年代末,全省高等院校由8所增加到21所,初步形成具有工、农、林、医、师等多专业门类的高等教育体系,大批科学技术人才成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有力地支援和促进了全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科学技术结硕果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科研机关、大专院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机构,主动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积极为生产服务。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黑龙江省机械、航空、电子、动力设备的研发技术发展,许多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创造多个中国第一,填补了国内科技空白,逐步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科研体系。

猜你喜欢

门类工农科学技术
李欣:小众门类征集反而更占优势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国民党大烧大杀下的工农劳苦群众
千奇百怪的动物
帝国主义屠杀剥削工农
梭镖
追光逐影
《耳畔流光:中国历代耳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