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深处 是吾乡

2019-08-20李永民

人民周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三县全镇小妹

李永民

在长治高平陵川三县交界处,横贯一条呈东西走向的关岭山山脉,山南麓的千年古刹宝应寺素有“鸡叫一声听三县”的美誉。这里就是闻名三晋的陵川县古八大景之一“秦岭卧云”所在地。我的家乡桃山头就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据说是由于村南岭上长满桃树而得名。

常记得,孩提时乍暖还寒的时节,山外的人们大都还在經受严冬刺骨的寒栗时,家乡山头的桃花就已开放,灿烂夺目的粉,在大地还未苏醒之际独自美得耀眼,早早地报告春的到来,提醒人们开始一年的耕作。每年盛夏阴历六月十九的杨柳节,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要前来赶庙会。记忆中那铺满光滑巨大磐石的路上,人群熙熙攘攘,担扁担的货郎、换西瓜的老农,吆喝声、叫卖声,还有戏台上的咚咚锵锵,不绝于耳,小孩们在各个摊位前迷恋驻足,老人们在戏台下凝神听戏,不一样的痴迷,但是一样的专注、满足和幸福。

厚重的土地滋养出同样淳朴的民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个个勤劳朴实,秋日的收获也许不算充盈,但也算得自给自足,相互帮衬着抱回沉甸甸的秋收,玉米总要留一些挂在房间里,代表着家有余粮,也寄予对来年丰收的美好祈望。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节日的喜悦格外令人期盼。春节刚过,人们就自发聚集在庙前谋划今年的排练演出,家家出力人人献策,男女老少齐动员。正月十五闹花灯大戏上演,伴随着阵阵鞭炮声,欢快的音乐响起,浓浓的节日味道和乡土风情,艳丽的大红大绿,浓妆大花俏丽的姑娘,滑稽憨态可爱的媒婆,绿衣服的小丫头,推车子的车夫,演的尽兴,看的欢畅,老乡们喜上眉梢的笑颜真真是对这一年忙碌最好的犒劳和对节日最深的祝福。

村子虽小,凿石垦壤勤劳耕作的先人们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不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但尊师重教的传统一直延续,对子女的读书教育十分重视推崇。“一家有喜全村乐,一家有事百家忧”,老人们经常用这样的话教导后生们。成立学堂时村里把校舍设在南庙上,孩子们小小的心灵更是充满了敬畏。在我的眼里,我的老师是全镇最好的老师,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倾全力让一个个农家的孩子能够鱼跃龙门。那时,我们这所学校常常考出全镇乃至全县名列前茅的小学生。虽然没有出过大人物,但也都在各自的领域挥洒汗水,在祖国建设中各展风华。

读师范时一次放假回家,母亲下地里干活,邻居大婶硬是拉着我特地为我做了碗鸡蛋面,说是替母亲来款待回家的孩子,至今想起仍是满满地温暖和感动。晚饭过后我用小提琴拉了一曲《梁祝》,清楚地记得,那晚的夜色澄明,月光洒在小院里,悠扬的琴声响起,邻里乡亲们也都闻声而来,静静地聆听。我看到爸妈不经意间地微笑,是宽慰,是自豪。小妹听得十分专注,从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她对音乐的敏锐感知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也许就是那时在她心里种下一个美丽的梦,小妹后来也考入我的母校,一样从事教育事业。

我们从这里走出,对家乡的眷恋从未消减,秉持着祖辈、父辈们奋勇前进的坚强执着,一面自立自强笃定前行,一面尽自己所能回馈乡里。固本思源,不忘初心,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走出半生,这颗纯净的心没有变,对家乡的深情更是只增不减,这是我的信仰,是我始终珍视并执着坚守的心灵故乡。

猜你喜欢

三县全镇小妹
西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协作问题研究——以S省三县“童伴计划”为切人点
我的“鼠小妹”
狗小妹去采访
回响在乌蒙大地的深情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为昭通市“三县”地震灾区军民巡诊纪实
三县联谊 携手推进老干工作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
皇城二中“同课异构”演绎精彩
唱响“三县”建设强音,开拓科学发展之路
——关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