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教育信息化对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

2019-08-18杜福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语文教学融合

杜福成

【摘要】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提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水平,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构建和谐风趣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支撑,提高学与教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融合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多媒体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动态化水平

多媒体教学的实现与运用,可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图文并茂、声电结合,使语文课堂教学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維认识特点和小学语文教学规律,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的重要知识点与教学内容。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语文教学资源的最大化

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等问题。借助教育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社会,走进生活,亲近自然,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学生眼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有效达到教学的效果。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简单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新课改的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在快乐学习中拓展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以人为本,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新途径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经过研究,学生不论在提高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方面,还是在阅读、作文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结构的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高了信息素养。

(一)识字教学方面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字型多,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尤其是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课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课件)自由选择学习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二)阅读教学方面

在阅读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习主体参与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模式,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点”来,把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学习任务”,通过“校校通”或“校园网”用课件、网页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其次,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如《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过程:

1.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特点。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找出小猴子下山后都做了些什么,找出文中描写小猴子特点的词句。

2.创设情境,自主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课文,通过计算机打开教师自制的课件,自主学习理解相关段落。教师先要求学生从文中圈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掰、扛、扔、摘、捧、抱、追。要求学生各自通过操作看小猴子做的这些动作,再自己做做这些动作,分析扛、捧、抱的不同之处。然后,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用“桃子、玉米、西瓜”等学具上台表演课文内容:小猴子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摘西瓜抱西瓜,看到小兔追小兔,以及小猴子空手而归的扫兴样子,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学生通过说说演演,深刻地理解了这些动词。表演的学生把“扛、捧、抱”等动作演得准确而传神,活灵活现。看的学生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这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了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同时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发展。

3.讨论汇报,深化理解。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先将小猴子的行为与小学生的实际挂钩,这种由物及人,从课文内容到生活实际的过渡,是同一现象的类比,属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易被学生接受。再引导学生认真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然后,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的哲理指导学生日常行为。这一教学过程既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阅读教学不能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而定。在教学古诗文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诗句,之后学生独立探究、互相协作,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广阔空间自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以多种形式汇报交流学习结果。学生有的把自己在网上查阅的背景资料说给同学们;有的把诗做成多媒体电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还有的把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用在这首诗上唱出来;更有想象丰富的学生把自己学了某一句诗的感受谈出来。学生展开的想象翅膀,填补了诗中的空白,有利于领略诗人对思想感情的含蓄表达,正确理解其意。

三、转变理念,总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实践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得到了一些体会:

(1)转变了教学理念。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2)改变了学习工具。通过整合,把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3)建立了新型模式。在实验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为学生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舞台。

(4)培养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总之,即将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课程深度融合,必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教与学主要方式。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语文教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