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与培养路径

2019-08-17李兆义杨晓宏

电化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互联网+

李兆义 杨晓宏

[摘   要] 教育正迈向“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厘清并重塑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对教师专业素养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新常态下教学范式、学习方式、教学环境、教育管理、评价模式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变革与教师面临的挑战,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教师专业素养的结构,提出了一个理念(教育要回归本源),两个推进策略(加强培训与学习),三大本领养成(“爱商”“数商”和“信商”),四大平台建设(推动多元协同的“智慧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多元、共创、共享、服务的资源模型,构建分层次的教学模型和开展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师专业素养; 结构;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兆义(1976—),男,甘肃会宁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wlxhoffice@sina.com。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的不断涌现,超级计算、脑科学、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深度学习算法、数据挖掘、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三维建模等新理论、新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完善,“互联网+”思维正以独特的形式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的行业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互联网+”理念最早于2012年提出,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1]。“互联网+”是“遵循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从底层重构或改造这些传统行业,从而促进行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的行为模式或运动过程。”[1]“互联网+”的本质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深度的“+”的中间实质是“人工智能(简称AI)”。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工商峰会上指出,“人工智能,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3]”。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互联网+”“AI”技术助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也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将极大地改变社会的生态系统。

教育作为民生工程,如何让“互联网+”“AI”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毋庸置疑,“互联网+”“AI”技术将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极大地改变教育的生态系统,为教育界和产业界提供一个更加广泛的跨界合作发展空间。“互联网+”“AI”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催生出“互联网+教育”“AI+教育”等新的教育体系,“互联网+教育”与“AI+教育”的结合必然生成“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智慧教育”列为推动教育信息化2.0发展的“八大行动”之一。“智慧教育”时代不断催生出各种新型的教育形态,倒逼“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AI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4]。”《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3]。”“互联网+教育”“AI+教育”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必然会引发“教”与“学”的智能化改造与重塑,这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在智能教育的领域,许多科创公司(如科大讯飞与乐知行推出的“智慧校园”产品等)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与

教师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思维、“AI”技术正以其独特的形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改变了师生关系的结构,也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AI”技术将把教师从单一、烦冗重复的机械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到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如爱好、学习风格、认知水平、学习需求等)并提供富有实效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服务,学生由原来的知识消费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教师将成为学生的“教练”或“师傅”;同时,更强调教学资源的非结构化和多样性,教师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动态的”“智能化”的学习资源。当学生的学习特征或效果不明显时,“AI”技术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依据学生的特征和不同需求进行各类知识的推送,矫正服务不足的缺陷,为学生创建一个新型的良好学习环境,推动教育模式的变革和生态重构,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建一个新型的良好学习环境[4]。

(一)教学范式的变革:教师教育理念从“经验模仿教学范式”转向“数据驱动教学范式”

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理论。他认为“范式是代表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和技术等构成的整体。”“教学范式”是指教学共同体在某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内所接纳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学习策略和教学评价方式等的综合体,是对“教学”这一复杂活动的概括性解释[5]。人类社会历经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学范式”也从“经验模仿教学范式”、“计算辅助教学范式”转向“数据驱动教学范式”[6]。在“互联网+”时代,随着语音识别、泛在网络、面部识别、虚拟现实、深度学习、教育机器人、可穿戴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崭露头角”,各种智能教学平台、移动APP、VR/AR 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数字终端开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应用,“教育从绝对的封闭走向相对的开放”[7],“人人是教育的生产者,也是教育的消费者”[8],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认知目标,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来开展学习,课程内容教学将出现“个性化”“即时互动”“量身定制”等特点,“学生期待教师能善于运用基于技术的方式或是其他方法传授内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2]。“数据驱动教学范式”将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行为数据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并“翻译”成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呈现出来,为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决策”提供更加准确、更加及时、更加全面的支持,推进精准教学和精准学习,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专业角色从“知识供给者”转向“知识管理者”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教什么”和“如何教”,很少关注学生的需求与体验。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知识的获取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和认知目标,自定学习步骤、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形成“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互补充,“移动学习”与“固定学习”并驾齐驱,“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比翼齐飞,“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交融共生的新格局。在课堂内,教师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更加精细、精准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个性和需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并提供及时便捷的反馈;在课堂外,教师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估和识别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大的互动和反馈功能,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这种虚拟的课堂沟通,学生的体验感很强,会营造参与度很高的课堂氛围,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基于互联网将会出现创新的学习方式,如社会化学习、游戏化学习、仿真探究学习、泛在学习、自适应学习等,可以实现知识与学习者的真实生活、真实环境的无缝融合,促进知识的情境化、社会化迁移运用。相应地,教师的专业角色从“知识供给者”转向“知识管理者”,即教师的角色应转为学科专家、课程专家、信息化教学设计专家、信息技术专家,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个性化问题解决的智能导师、学习质量的评估者与监督者、学习团队合作的协调者,学习障碍自动诊断与反馈分析师、网络教学的研究者,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三)教学环境的变革:教师教学手段从“技术导向”转向“学习导向”

在传统教育中,课堂讲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互联网+”“AI”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赋予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建设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有学者研究指出:“信息技術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和学与教方式的变革则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9]。”但考查当前学校实际发现,“人们总是热衷于将新技术不断的运用到学与教的变革中来,但又不断地失望并转向新的技术”[8],尹恩山等人指出:“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仍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外在的物化方式进行使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依然没有脱离传统教育模式[10]。”在“互联网+”时代,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从“信息化建设”转向“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从整体的角度重新思考信息技术对“学”与“教”的变革。《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促进全民终生学习”[8]。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构建新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关注“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能力结构,树立“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的理念,倡导“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8]。从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到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深层次变革,也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从“技术导向”转向“学习导向”,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关键环节。

(四)教育管理的变革:教师工作方式从“管理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互联网+”时代,教育管理的所有业务数据全部实现数字化、可视化与自动化,教育管理将逐渐走向“智慧管理”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互、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教育运行异常状况,实施远程指导与监督,提升教育环境与教学活动的感知性,并进而提高教育安全管理的水平;利用大数据技术的预警性、预测性、差异性、共享性、动态性特点[9],为决策者、管理人员和教师提供全面、及时、精准的数据,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实现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的转变,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和科学性;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共享性,改变教育评价的方式,扩展教育教学资源,将教师从大量繁重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教育评价的实时评估和“人找资源”向“资源找人”的主动服务模式转变[11],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方式从“管理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教师要彻底放弃视学生为“白板”与“容器”的陈旧思维,改变“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观念,切实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师的“教书育人”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运用多种教育技术和多种教学方式,以平等、民主的意识做好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服务者、精准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积极性的促进者,同时,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学生体验,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工作方式从“管理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五)评价模式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从“标准化教学”转向“个性化学习”

在传统教育中,课堂是教学的核心,试卷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比较单一,评价内容仅限于知识的掌握。“互联网+”时代,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内容体系”和“供给模式”两个方面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内容体系”方面,将从分科走向综合,学科的壁垒被打破,跨学科课程风起云涌,学生综合素质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供给模式”方面,数字化教学资源全球化,知识载体的多样化、智能化、情境化和个性化,为学习者学习和交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多重选择促成了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为教师教学从“标准化教学”转向“个性化学习”,以“学”定“教”提供了可能,为构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有效支持。教学评价的依据、内容、评价主体的参与度、评价作用等多个角度将会发生较大变革。评价依据将从“经验主义”转向“数据主义”,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全程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路径和学习交互过程,以大数据为基础,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现状,为教育评价提供更为科学的指针和方向;评价内容将由单一的成绩转变为强调以学生为核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学生)的参与度更高,评价更加客观、全面;评价手段将更加智能化,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评价领域将从知识领域向技能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展,技术的发展将能够测评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情感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12]。

(六)教师专业发展变革:教师专业素养从“单一学科”转向“多元学科”

在开放、融合、跨界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仅靠一门学科已经很难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法国哲学家莫兰指出:“我们的知识是在学科之间被分离、肢解和箱格化的,而现实或问题愈益变成多学科性的、横向延伸的、多维度的、跨国界的、总体的和全球化的[13]。” 在“互联网+”时代将改变教师的整个工作形态,“跨界融合”思维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跨学科的视野、跨学科的知识、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和方法,教师专业素养从“单一学科”转向“多元学科”。一是对教师的专业核心能力结构要求更高,信息技术知识教学迁移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数字化交往能力、数字化教学评价能力、数字化协作能力、促进学生数字化发展的能力等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数字教师的核心能力;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外在环境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开始使用各种网络新工具,包括信息检索工具、表达展示工具、实践反思工具、探究教学工具、教学评价工具、思维汇聚工具、网络教学工具、资源管理工具等,这些新技术工具的使用正在改变着教师的行为;三是教师学科的知识、教学法的知识与技术的知识正在走向融合,能否将信息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很好地融合,并能在多变的教育情境中恰如其分地迁移运用,将成为教师的核心教学技能;四是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强调体验、参与,要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参与”,从“个体工作”到“群体协作”,从“显性过程”到“隐性过程”,从“知识接受”到“知识建构”,从了解信息到培育智慧[9]。

三、“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结构

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师拥有的有关教学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对教师作为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时代,“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基本成型,教师的专业理念、学科专业知识素养、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信息技术素养都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厘清并重塑教师专业素养,对教师专业素养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专业理念新发展: 互联网思维

专业理念是教师开展“教”与“学”工作的导向,是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的灵魂和方向。“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翻转课堂、高校课堂等扑面而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师要主动适应技术、数据对新的教育形态的变化。“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

1. 突破学科专业界限的“跨界思维”

互联网形态的跨界思维映射到教育领域,是指从一种学科跨越到另外一种学科之间多视觉、多层次的融合[14]。“互联网+”背景下,跨界融合的形式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AI”与“教育”的融合、“学科课程”之间的融合、学校之间的融合、学校与社会机构的融合,这种跨界融合,打破了学科、专业的界限,可以让教师超越自我,并带来“颠覆式创新”的空间。

2. 提高自组织黏着力的“平台思维”

平台思维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是对于环境的适应、资源的整合、条件的设立、目标的实现的一个工作闭环的完整思维方式。互联网的平台思维的精髓就在于开放、共享、共赢。对于企业而言,平台思维就是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对于学校而言,平台思维就是要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能够让教师和学生“起飞”和“着陆”的“加油站”;对于教师而言,平台思维就是借助多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用平台思维的“跨界、整合、互利、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服务于广大学生。

3. 提升教学改革针对性的“数据思维”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了“大数据思维”,他认为:“大数据思维是指一种意识,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15]。”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提出,“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因此,教师要有数据意识,掌握数据收集、加工的方法和技巧,利用大数据洞察学生需求、诊断学情、智能决策、精细化管理,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评价方式奠定基础。

4. 回归教书育人本质的“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客户就是上帝”。教育的“用户思维”,就是“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管理的人性化,注重学习的体验性,在“技术至上主义”甚嚣尘上的年代,更应该重视教育的人文关怀。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个人的提升。“互联网+”AI为教育回归本源,为教育、教师聚焦于学生、聚焦于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二)专业知识新挑战: 学科素养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成为我国实行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学生“核心素养”问题的提出,相应的教师“核心素养”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学科素养”是教师核心素养的基础。“互联网+”背景下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养主要包括:

1. 系统的学科知识

教师“学科知识”的概念需要和一般的教学知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等)与学科教学知识(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相区别,教师的学科知识是“指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即“各门科学的知识素材编制成具有一定体系的若干学科[16]。”它是教师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是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检测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记。教师的學科知识水平,决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想在本学科成功进行教学实践,不仅需要熟悉本学科知识,还需要对本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学科架构有宏观的把握和深层次的解。

2. 扎实的学科技能

学科技能是教师“学科素养”的核心,它是教师学科素养和教育经验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性测评的重要指标。李克东教授认为:“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17]。”教师学科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的学科教学技能包括教材分析和处理技能(解读教材、超越教材、开发教材)、教学设计技能(学习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问题情境、分析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板书、教学语言、课堂体态语、演示、讲解、提问、讨论、反馈强化、课堂记录管理、结束、组织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技能、成绩测验与评价、学法指导)和教学研究技能等。

3. 坚定的学科信仰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18]。”学科信仰是教师对本学科的“信任感、依赖感、归属感及忠诚感”的基本心理倾向(价值观、道德观、情感、态度和个人的主观意向)。教师必须树立坚定的学科信仰,深入“反思”和探究本学科的学科本质和规律,树立学科自信,这是学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不仅关注“教什么”“怎么教”,而更应深入思考“为什么而教”,将“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的教学,这样才能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4. 超前的学科思维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形象地说明了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学科思维是“一个学科的灵魂”“既源于知识又超越知识”,贯穿在学科知识之中[18]。学科思维“是以一定的学科知识为基础,以相关的概念学科语言为载体,形成的专门化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是经过长期的学科探索与实践并由相应的知识传统与行为准则逐渐升华而形成的[19]。”教师应重视学生学科思维(发散和收敛思维、纵向和横向思维、常规和逆向思维、线性和非线性思维、对称和非对称思维、静态和动态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教学情境,用具体的学科知识作载体,引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19],这需要教师有超前的学科思维。

5. 高尚的学科品质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仅凭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就能够适应时代进步而取得成功的机会已经很少了,熟读“万卷”教本,精通“数据图表”,存储“庞大”知识,但如果没有形成优良的基本道德品格,即学科品质,那只是一部活的“图书馆”与“数据库”。习近平总书记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定义了“好老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可见,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学科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熟知学科知识,形成学科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反映学科的基本道德认识,由此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和行为的倾向[20]。

(三)专业知识新要求:科学文化素养

这里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指与教师工作相关联的其他学科或生活知识的素养,它是专业技能充分发挥的保障,也是“教书育人”的必备素质。“互联网+”背景下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主要包括:

1. 廣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作用于学生的“资本”,是用以对学生“加工”的材料,“没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保障民族健康发展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难以产生[21]。”关于杰出人才的培养,钱学森曾言:“应该让学科学的学点艺术,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应该有艺术素养[8]。”教师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某一专业领域,而是渗透到学生活动的一切时空范围之中。这就要求教师除了钻研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巧妙处置错综复杂的教育情景、沉着应付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提高教师威信、改善师生关系,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2. 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

“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生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以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的多元化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支持为依托,开展MOOCs、微课、翻转课堂、高效课堂、DLMOOC、e学习等新型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教师要逐步探索并形成“为学习服务”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丰富的认知工具与智能化的支撑环境倒逼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直接影响“为学习服务”的能力,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3. 系统的心理学知识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的职能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领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信息资源的组织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陶行知先生曾言:“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掌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新其师,信其道”,开启学生心灵之锁,努力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以实现教学目标。

4. 精通的教育学知识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互联网+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互动性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素养影响效果评价
专业成长,做快乐教师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
半包围结构
多维度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