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期许,笔下风云

2019-08-16

美文 2019年16期
关键词:呼声风云论点

有人说:“人生如同不断誊改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而我们埋首于生活的几案,拾起笔却满心踯躅时,总有纷扰的杂音在背后响起,指点我们将于何处落笔,于是我们心中朦胧的理想蓝图便被涂鸦所淹没。

总有人认为作家心中要装着读者,顺着读者的呼声走;也总有人认为作家要坚持自我,不被外界左右,当我们成为生活的执笔者,我想,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们以笔墨为权,行至今日已对父母不绝于耳的叮咛嘱咐感到麻木,可我们总还记得第一次妈妈摸着你的头,爸爸拍拍你的肩,目送你尚稚拙的身影去迎考时眼底饱含的热泪与期望。那是我们在一次次被路上的荆棘绊倒时,于苦痛的血泪中再次爬起的不竭动力。这一份真诚的祝愿, 这一份热切的期许,将用温和柔软的风力托举你的双翼,是生活的“读者”馈赠于我的第一件礼物。

但又有那流言中伤、冷嘲热讽,抑或是尖酸刻薄地对你的生活评头论足。诚然这些打击使我们暂失“写作”的勇气,但在轰然交错杂的舆论风向中,我们更能看清自己,更能看清自己所坚守的理想信念不愿为之失去方向。风狂雨急之时,乌云笼罩在茫茫苍穹,一片阴翳之中,我们才能意识到脚下的土地方是心之所向,这便是“读者”的第二份礼物。

由是观之,“读者”的呼声并不能左右我们的笔端,而我恰要把他们予我的压力与动力化为笔下风云。

“活过、爱过、写过”的司汤达还曾言:“我的梦想值得我为之奋斗,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昨天的冷淡抄袭。”我们书写我们的故事,必有我之思想、著我之色彩。难道没有旁人的导引,没有既定的道路,我就只好日复一日地抄下昨日的词句,陷入循环往复的生活漩涡之中吗?不,不是这样。各人之所以执笔各自的生活,是各人拥有其独特思想境界与情感体验,自然也有其不同的趣味追求与志向节操,而我们所应做的,便是把个人的独特性刻入生活的骨髓,完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口中“人不是齿轮”的自证。

我不循规蹈矩,自然也不会停滞不前。辛波斯卡偏爱那“写诗的荒谬”,我亦珍视手中握笔的机会。读者的呼声或许打断了你的思路,行文的艰涩或许凝滞了你的笔尖,但生活的书页唰拉拉翻过,那空白是否让你惶恐?又是否讓你有愧于那些生活的“读者”?

读者的呼声与要求无论承载着压力或是动力,我们都应将其化为心中怀着的感激、存着的期许,以其写出自我色彩,崭露笔下风云。

翻山越岭,他们就会听到你的事。

点评

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在2018年阅卷中以“文体特征”错乱为由大杀形象论述的作文后,2019年又回归到应有的合理包容尺度之内,这篇采用杂文笔法的、用形象的语言论述的作文得到了高分。

本文在形象描述了两百来字后再写出中心论点。然后第三段又是一大篇形象描述,直到第四段才写出分论点一,第五段小结上文独句成段揭示分论点二,而后间以引证、分析论证和喻证等,第七段伊始又是在小结上文的基础上连续写出分论点三、四,第八段得出结论。

全文虽注重形象说理,但思路清晰,写法灵活,结构仍是按照提出中心论点、通过论证几个分论点来具体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逻辑思维过程来写的。

(点评:艾丽莎)

猜你喜欢

呼声风云论点
“风云”眼中的世界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长隆国际马戏
营销风云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象甲风云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
象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