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卷

2019-08-16

美文 2019年16期
关键词:呼声热点题目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真题解读

2019年浙江卷为思辨型作文,要求考生结合生活实际,关联时代,展开思考,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能力。这个题目特点有三:

1.远离热点,而又不避热点。命题人刻意避开“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共和国建立七十周年等政治热点,却又不避生活热点。今年的考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备受家庭与社会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生活的进程或是生命的抉择中,倾听他人还是坚守自我,几乎是每个学生都曾经历的事情。因此,这个题目立足于学生的生活。

2.话题封闭,而又立意开放。说其话题的封闭性,是因为材料以“作家与读者”的关系设喻,引出在生活中多倾听他人意见,还是坚持做生活的主人的话题,意义指向明确。学生所有的立论,必须基于此。否则,偏离题目。说立意的开放,是因为命题显性的立意有二:多倾听“读者”呼声,不为“读者”所左右。基于这两种立意,还可生发出另外两种隐含的立意:多倾听“读者”呼声而又不忘自我,不为“读者”左右而非一意孤行。开放的立意,不仅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展现自我的平台,还能引领学生在今后漫长的人生中,说真话做真人。

3.读者多元,而又意蕴无限。“读者”为谁?他可以是你的家人、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的路人,也可以是你听闻过一词一语的陌生人、你认真拜读过长篇巨制的大作家。而“读者的呼声”,可以是专门为你发出的,就如家人朋友的絮叨,也可以是你无意间看到听到、于你有生活的触动的长篇短文。读者的呼声,可以认可你,可以批评你,可以忠告你,可以劝勉你。读者与呼声的多元,则意味着论述的多元。这样的题目,可供选择的立意角度多,能真正考查学生的思维的成熟度与认知的深度。

●思路导航

1.既要“坚持自我”,又要“倾听读者”(并列)。 言论材料。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事例材料:华为集团早就做了“备胎”,以应对最坏的状况。任正非接受BBC采访:很感谢美国政府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大的广告,我们这么一个小小的公司和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PK,觉得无上光荣。

2.要“倾听读者”,更要“坚持自我”(递进)。言论材料。沈从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张充和:“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事实材料: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3.在“倾听读者”中“坚持自我”(递进)。言论材料。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事实材料:“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1959年于香港创办《明报》,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有原稿、修改稿),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考场误区

1.缺乏思辨,思维片面。

命题者的用心,就是要求考生注重思辨,不是片面采纳一种意见,不要对一种意见简单臧否。这种思维,就是当下语文学界在倡导的批判性思维。属于批判质疑这一核心考点。不少考生,简单二选一:要么心系他人,善于倾听;要么坚持自己,不为左右。尽管没有跑题,但是表明考生思辨能力缺失。如果能够思考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并言之成理,则表现考生更高的“思辨力”。

2.语言枯燥,面目可憎。本题审题不难,作文只要论作家的读者观,或论作家的生活观去展开,即符合题意,难的是简单乏味的生活、狭窄的阅读积累及考生初学写作的现实,尽管平日对于作家和作品已经有自己的喜好和评判,但要把自己的喜好和评判表达出来就并非容易了,这需要考生具有较好的文化底蕴,二能运用恰当的文学手法,而这正是当今学生所缺失的。于是,不少考生干巴巴地讲这几者的关系,读来枯燥乏味。往往陷入人云亦云、照搬教条的尴尬状态。

(解析:高星云)

猜你喜欢

呼声热点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长隆国际马戏
4月高考热点关注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不堪一击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