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的韧性①

2019-08-16

美文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云帆济方志敏天眼

作家夏衍讲述了一个故事: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的方法都没有成功。后来有人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里面发芽,最终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这就是《种子的力量》。纵观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国人的品格里就具有这样的文明力量——韧性。

所谓韧性,就是不易折断的特质;中华文明的韧性就是中国人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表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民族的脊梁总能保持文明的韧性和正气的风骨,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屈原虽然被谗佞挑拨离间而离开朝廷,但却留下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离骚》名篇,毅然决然地纵身投入汨罗江中,用生命书写了文明的正义之篇;岳飞为了抗击金人,捍卫民族的文明火种,十二道金牌也换不回头,勇往直前,从不惧怕“莫须有”的罪名……

文明的韧性需要中华儿女的牺牲和奋斗来浇灌。许多革命烈士为了红色真理,用自己大无畏的品格,捍卫着文明的尊严。日本自恃军事强国,曾一度掌控东三省,欲用枪炮摧毁中华文明。革命烈士方志敏北上抗日,却被捕牺牲,但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文明赞歌《可爱的中国》。像方志敏这样的人格品质,如赵一曼、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等等,数不胜数,无不是文明韧性的组成分子。

文明的韧性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维系的。当代时代先锋,为了文明的繁荣,莫不是以身许国。被号称为“天眼之父”的南仁东,抛弃国外高薪,为了文明的价值,返回祖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是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等的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吃苦奉献,身先士卒,几经周折,玉汝于成,终于,他带领团队,在贵州省平塘县城西南部群山中,建成了500米口径球面射電望远镜(FAST),被号称为“中国天眼”。这是文明品格里面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新时代的今天,大国工匠层出不穷,时代英雄纷纷涌现,特别是面对国外文明技术的封锁,一大批“中国芯”正在挺身而出。中国民族的文明韧性,在优秀的中华儿女身上不断演绎和点燃。曾经,我们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相信未来,我们一定会“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

1、结合妙,主题鲜明。这篇文章巧妙地从中国人的品格角度去论述文明的韧性,将中国品格和中华文明有机融为一体,如盐在水,浑然天成,从而让本文的主题更加集中、更加鲜明。

2、论证强,过渡自然。议论文说白了,就是逻辑思维的训练。这篇文章开篇引用故事导入主题,接着从古代屈原说起,列举抗日革命英烈,再巧妙地过渡到“天眼之父”,结尾自然而然地举出大国工匠精神。全文论证严密,条理分明。

3、叙写美,回味无穷。文章引用了大量名人事例和诗词警句,有略写,有详写,非常得当,读后满口余香,韵味无穷。特别是最后“直挂云帆济沧海”,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典故,面向未来,意境深远。

(点评:陈琼)

猜你喜欢

云帆济方志敏天眼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当古诗句、古谚语遇到英语
卜算子·红船颂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天眼·数据·未来
方志敏向死而生
九龙皇帝
了不起的天眼
大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