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互动

2019-08-16林伟权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途径分析道德与法制小学

林伟权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培养和法制素养萌芽期,法制与道德课程内容成为他们学习探究的重要起点,探究道德与法制教学以推动课堂有效性为目标,是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变,作为任课教师,要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创意有爱心的生活方式进行探究及互动,教师对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有效性的教学质效和途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

关键词 小学 道德与法制 教学质效 途径分析

当前提升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质效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摒弃“唯成绩论”现象,在以教育我前提的背景下,教学观念影响教学过程,老师切勿以自我为中心,要引导学生为主体参与课堂,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成绩,第二道德与法制课堂属于纯理论课堂,教学气氛难免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现阶段教师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导致学生成绩不稳定。第三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学习过程单一,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从生活体会课堂内容,寓教于乐,通过体验方式的方法来学习道德与法制内容,会使,课堂质量有明显提升,就以上三点分析策略如下:

1课堂多元化,丰富道德认知

小学生对道德与法制的观念没有具体的理解,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在道德与法制这门活动性课程中,可以采取让学生通俗易懂的方式展开教学。

1.1多种形式的探究互动,培养学生道德法制观念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探究与互动,例如进行市场调查、角色扮演、教学游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道德与法制的观念。

如执教“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通过市场调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社区文化生活的理解,体会社区的发展和进步,让对社区有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增强对社区生活的认同感同时更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的风格各异的社区,感受到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和社区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既让学生对所学的观念加深体会,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1.2引导学生为主体,开发教育方案

当代教育背景前提下,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方案,带领学生以情景方式进行学习道德和法制教育内容,让学生具有画面感的同时,更深刻、深切的体会课堂的内同,用代入式方式展开学习,让学生积极探索、研究、互动,寓情于景、寓教于乐。

如执教“地图就是一幅画”时,以视频的形式播放祖国大好河山,教师借此情景引出课堂主题,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祖国的美好形象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节奏,也可以引导学生绘制简明的地图更全面了解祖国的地形,从感受祖国到引入课堂主题再到总结课堂内容,将课堂内容发展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展开教学活动,学习课堂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国观念。

2让学生参与课堂,提升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制的课堂主要核心时让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课堂用多角度思维方式来理解教材,以实践为基础,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成为课堂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生在学习课堂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为终极目标。

2.1教学内容新颖

道德与法制时一门注重内容开放性的综合性课程,要打破传统教学限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实践、观察,如执教“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时,带领学生去周边购物场所体验生活,让学生们亲自感受购物场所带给人们的便利,例如带学生去超市买东西,让学生自己参与体验,让学生自己选择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教师引导学生要合理购物,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不跟随,从购物中培养消费理念树,教导买食物要看价钱和保质期等,让学生在各种购物场所亲自尝试,找到共鸣,成为聪明的购物者,从而更乐于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2.2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如果让学生过于简单和被动的学习,就是坏的学习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就会受到限制,教师要想有效提升课堂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就应该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景教学、游戏教学法、绘本教学法等,在当前背景下,教学知识过于丰富,涉及的内容就更加艰难,想让学生对综合素质和知识体系有完整的提升,就要摒弃传统教育思想,做课堂的推动者,在道德与法制新课程改革思想中,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加丰富,教师采用趣味性教学的同时能让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拓展和创新,多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开拓学生在道德與法制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2.3教学资源的利用

作为任课教师,要将课本的内容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相结合、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是教师自己的智慧,教师要把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记忆、阅读等方式进行总结,把道德与法制理论性的教材内容提炼精华,简单明了的传授给学生,教师要把教材变薄或是变厚,根据自己的智慧补充相关资源进去,如执教“画画我们的学校”时,就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更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带领学生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学校,包括学校的图书馆、学校的各种课程、各个年纪的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等,让学生通过体会校园生活,热爱校园生活,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

3课堂生活化,培养规则意识

道德与法制的学习不同一般的书本学习,不同于传统知识和技能一样直接教授,要从生活中体会,从生活中学习,切身体验,生活中不乏体验,要参与到真实的、生活化的情景体验,才能从身体和心里上更大程度的感受道德与法制带给学生的更深刻的内同,道德认识的基础是道德教育,以小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了解小学生现阶段的到的需求,实现在生活中逐步发展道德水平。通过生活中的表现找到道德的意义展现在未来生活中。

3.1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教学应该以实际生活为辅,课堂为主,教师可以在课堂用一朵花一棵树或是一只小动物来将课堂内容呈现给小学生,让学生切身感受这些实际生活带来的触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课堂中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享和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取有助于发展道德理念的内容,让学生学会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在课堂结尾总结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活意识,让过去和未来结合起来,向生活学习,引导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过更加有创意的生活,促进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

3.2丰富道德,展现生活

面向未来的生活教育,道德与法制课程倡导向生活学习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从过去的生活、现在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三个角度进入道德与法制课堂内同,总结过去的生活,提取有道德价值的内容,丰富未来生活。如执教“购物的学问”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购物不光有趣,还藏着许多学问,如何通过这节课的内容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拒绝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回忆自己或是父母购物时的细节,了解购物的价格变化,如何讨价还价等内同,然后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商品价格等因素,初步具备一些消费常识,最后引导学生积极感受购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简单的购物常识,如货比三家、经济适用等原则,充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增强社会体验感,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综上所述,良好的品德时是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根基,是道德素质的核心,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教学质效和有效途径,要根据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解决传统教育中的教学弊端,不一教师自我为中心,引导学生成为主体,探索开发新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道德与法制,从课堂中体会道德和法制的养成,继而从行为态度、生活态度、认知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在充满探索研究与充满乐趣的童年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佚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8(33):208.

[2] 赵彩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49.

[3] 刘圆.浅谈小学低年级法治教育——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研究,2017(04):73-74.

[4] 屈长谊.浅谈小学低年級《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活动体验学习[J].学苑教育,2018(07).

猜你喜欢

途径分析道德与法制小学
让农村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更高效的几点尝试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教学
简析指导幼师开展视唱练耳教学的途径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