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阜新市农机化发展现状分析

2019-08-16张海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机化新常态

张海军

摘要:新常态下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效。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详细阐述了新常态下农机装备结构、农机作业水平、农机重点技术、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及农机扶贫等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效。

关键词:农机化;新常态;农机扶贫

近年来,阜新市农机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之以恒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式,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机化工作取得新成绩。

1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6年以来,阜新市以农机购置补贴、深松整地作业项目、保护性耕作作业项目以及农机示范项目为引导,重点引进推广大型、环保、高性能的农业机械。累计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 3415万元,拉动投资252亿元。全市农机总值达25亿元,农机总动力2215万kW,拖拉机保有量65 214台,配套农具保有量1107万台(套)。农机装备呈现“高大上”发展态势;新增动力机械2683台,其中12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512台,耕整地机械1587台,收获机械987台,收获后处理机械127台,种植施肥机械479台。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为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装备基础。

2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升

结合春秋两季春耕生产,围绕农机、农艺、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推進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应用深松、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为主要方向,全力提升农机作业水平。全市各项农机作业指标水平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机耕水平持续保持100%,机播水平926%,机收水平648%,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2%,远高于全国652%和省78%的平均水平。全市玉米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为423万亩和352万亩,玉米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5%;水稻机插和机收面积分别为307和39万亩,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32%。

3农机重点技术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2018年,全市完成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206万亩,是计划任务的235%。全市保护性耕作工作一直是辽宁省的排头兵,深受国家、省级部门的高度认可,为此辽宁省农委将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项目“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项目”落在了阜蒙县,为全市探索集成应用先进的耕作技术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2016年开始,阜新市开始探索推广应用深松作业远程监测技术,截止目前,全市已安装深松作业远程监控设备1012套。安装数量和监测面积均位列辽宁省第一位,实现了对农机深松作业补助面积的全覆盖监测。该技术的应用加强了对农机深松作业的管理,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完善了农机作业补助项目监管制度。

4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化发展

截止目前,全市经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281个,合作社入社成员数达3305户;从业人员达4056人;资产总额42亿元;可为6万余户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式正在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向规模化发展转变。阜新市农机部门以树典型、示范带动为导向,以政策倾斜、项目扶持为抓手,以实用技能培训为手段,大力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社,引导其科学经营、规模化发展。全年累计培训合作社理事长、农机大户、农机操作手达1600余人次,举办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班、现场培训班17次,并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赴国内知名农机企业福田、雷沃重工有限公司参观学习的延伸培训。使他们不仅掌握到新技术、新技能,也了解到农机化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学习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理念。

5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组织成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组织市、县、乡农机监理人员660人次,排查安全隐患24 706起,年度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7210台,抽检拖拉机8423台次。开展多次农机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及救援演练,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意识、提高了农机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全年无重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6农机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结合农机部门职责,充分发挥行业优势,集思广益,以“授之以渔”为工作思路,推行“农机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实现农机合作社与贫困户帮扶带动、互惠共赢。2016年,市、县农机局帮扶贫困点的贫困户达465户、1140人,当年脱贫171户、413人,其中德一村成为脱贫摘帽村;农机合作社吸纳入社贫困户31户,减免农机作业费用3959万元,作业面积达8274亩,政策倾斜资金达170万元,协调市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扶贫补贴资金及物资达61.5万元。以上数据仅仅是全市农机系统扶贫大军中的三个驻村扶贫点的扶贫成绩,全市260个农机合作社中有担当的合作社也在自主的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特别是应对旱情,他们主动承担了贫困户、困难户的相应损失,为全市的扶贫帮困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

猜你喜欢

农机化新常态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数说十年
——浙江农机化发展(2004-2014)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