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2000亿”到“3000亿”

2019-08-16云娟娟杨鹏岳

中国服饰 2019年7期
关键词:纺织品摩擦关税

文 | 云娟娟 杨鹏岳

中美贸易摩擦依旧持续。

从“2000亿”到“3000亿”,再到中美元首6月18日相约在6月28日—29日的G20上会晤,中美贸易会走向何方?

五月中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公告,拟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最高25%的关税。此次美国发布的3000亿美元征税清单共包括3805个税则号(其中个别税号是部分列入征税清单),涵盖了前三轮已被加征关税的340亿美元、16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产品之外的几乎所有产品,且美国拟对华加征关税的清单上出现的大多是终端消费品,其中包括消费电器、家电、服装、鞋类以及玩具等。

来自美国企业的心声

不出所料,这一举动遭到了众多美国企业的反对。早在“3000亿美元”的听证会召开前,耐克、Under Armour、Foot Locker等173家美国鞋企已于5月20日给特朗普写联名信,要求把鞋类从征税清单中移除;听证会召开后,美国四大电脑巨头—戴尔、惠普、微软和英特尔便在6月17日当天发布了联合声明: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将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列入对中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的名单;在反对加税的企业大军中,还包括市值达3172亿美元的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企业。

对企业来说,加征关税会影响其创新力,削弱企业竞争力。根据美国OTEXA数据统计,2018年,美国从中国采购的服装份额为41.9%,同比增长2.7%。根据市场距离、采购成本和社会责任因素综合评分,综合得分最高的采购来源分别为:越南、中国、墨西哥和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国家。鉴于中国作为美国采购商的主要来源国地位,中美贸易摩擦如果继续升级,势必会给美国采购商带来不利影响。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由于涉及的主要商品都是日常用品,加税之后最终会把这些增加的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贸易协会,美国零售联合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加征关税会使美国的消费者一年要多花44亿美元买衣服,多花25亿多在鞋子上,多花16亿在家庭用品上。

目前来看,美国对华的加税不仅没有维护自身的利益,反而有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效果。

被波及的中国纺服企业

美国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的加税清单中,涉及纺织业的种类有纺织纱线、织物、产业用制成品以及部分家用纺织品等,涉及产品年出口额40亿美元。对于年出口2700多亿美元的中国纺织业来说,40亿美元占比不到2%,从整体来说,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相反中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占美国进口的约为37%,如此高的市场依存度,美国很难找到同等体量的替代来源,最终也会由美国消费者买单。

在这一轮加税中,美国重点打击的是我国产业链的中上游部分。对直接面向美国消费者的服装类产品和大部分家用纺织品暂时未采取加征关税措施。但是,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分析,3000亿产品(清单4)税号与2000亿产品(清单3)形成互补,包括了几乎所有服装产品和部分纺织品。结合两次清单,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几乎所有纺织服装产品均有涉及。值得注意的是,2000亿征税清单中被排除的26个产品类别,最近又被加入了本次征税计划。

从进出口方面来看,据海关统计,2019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态势明显。在出口方面,据中国海关快报数据,1—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757.6亿美元,同比下降3.7%。而在进口方面,今年1—5月,中国自美国进口连续5个月下降,5月降至495.7亿美元,同比下降29.6%。显然,中美贸易摩擦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摩擦常态化中逆流而上

在5月9日的国际纺联2019纺织机械研讨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代表中国纺织工业发言称,中国纺织业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由于负面政治因素带来的贸易不稳定性,如中美贸易摩擦等,另外现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区域间的贸易保护协议产生,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使经济全球化遭到了破坏。同时孙瑞哲还指出,中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新发展表现在制造智能化、渠道多元化、责任全球化三大方面。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甲昌也认为,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将对未来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美方征税对我纺织服装短期影响有限,且由于“抢出口”因素,去年我对美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因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迫使美国采购商对采购战略和供应链布局进行大幅调整。

曹甲昌则同时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纺织服装外贸发展依然充满信心。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工业化计划”将有效强化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许多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布局全球产业链。计划加大国外生产的比重,合理配置国际资源,规避贸易风险;二是从(OEM)贴牌生产向ODM(自主设计研发)和OBM(自有品牌出口)跨越是中国纺织服装保持出口竞争力的根本基础。许多企业积极开拓国际营销网络,通过国际并购、跨境电商、在海外设立工作室、展示间、拓展批发零售渠道等途径积极扩大自主设计产品和自有品牌出口,中国的设计师品牌也开始在国际时装周上大放异彩,中国的羽绒服电商品牌甚至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刷屏”;三是智能制造和转型升级是企业保持出口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为应对近年来国际纺织服装消费模式和采购需求的变化,许多优秀企业聚焦高附加值环节,向加强研发和精益管理方向升级,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升级、智能化改造,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国纺织服装业提供了生存保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今年6月初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指出,“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其中,中国是美国棉花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白皮书还指出,“双方通过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有力促进了各自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提升了全球价值链效率与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丰富了商品种类,极大促进了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贸易战没有赢家,行业专家指出,对于中国而言,需要做好面对“摩擦常态化”的准备,更为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同时,更要增强忧患意识,直面当前挑战,提高企业创新力与国际竞争力,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纺织品摩擦关税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摩擦是个好帮手
2017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品结构统计
2017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