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赛车产品开发过程的汽车类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构建

2019-08-15邓召文王保华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赛车竞赛汽车

邓召文 王保华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源泉,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特殊人才[1-6]。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和造就工业界需要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根本目的[7]。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崛起,在实现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征程中需要大批优秀的高素质汽车创新人才[8,9,10],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明显:高校发展目标趋同,应用型人才认可度低,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创新教学缺位,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不尽人意。直接造成在校学生对专业前沿发展了解不足、专业视野狭窄、学习动力不足、专业技能训练匮乏、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11]。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学习效率在30% 以下,然而“做中学”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习效率提高到90%,而且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在传统课堂上难以得到锻炼的通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项目驱动或者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方式都是这种“做中学”的不同表现形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自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大优势,具有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12、13]。学科竞赛对专业人才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对所学理论的最好验证与补充[14],是培养学生通识能力的优秀平台[1-6]。

FSAE赛事平台具有较为明显的系统性、完整性项目运行特征和强烈的综合工程实践色彩[8]。针对学校(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汽车类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简单、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借助由学校和东风商用车公司共建的(FSAE)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油车、电车、无人驾驶)平台,借学科竞赛实现项目驱动和兴趣引导,以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基于FSAE赛事平台提出了“基于FSAE赛车产品开发过程”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特色实践平台建设为抓手,建立与年级对应、递进式的工程能力训练系统;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建立学生自主学习、自治管理机制,构建形成了良好的汽车类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实现了“实践育人”工程教育回归[8、15]和生态系统模式的实验示范与推广。

一、“基于FSAE赛车产品开发过程”人才培养理念提出

由学校和东风商用车公司共建的(FSAE)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油车、电车、无人驾驶)平台自2011年创建以来,成绩稳居国内前五,三次斩获全国总冠军,五次参加国际比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品牌效应明显。FSAE赛车产品开发过程涵盖了汽车设计、制造、试验、成本控制、营销策划、企业管理和团队协作等过程,学生在研制FSAE赛车过程中需要掌握汽车产品开发标准、规范和流程,且在汽车设计、制造、调试、成本控制、商业营销、项目管理以及团队协调等方面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创新训练。FSAE赛事平台在育人过程中贯彻理论与技术相融,知识、能力、素质并重。通过对FSAE赛车产品开发过程对人才能力需求的深入剖析,提出了“基于赛车开发过程”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依据赛车产品开发过程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工程素质进行拓展,实现技术、管理、人文并重,形成了基于赛车产品开发过程的工程能力培养方法和实践过程,构建了基于赛车产品开发过程的阶梯式工程能力培养体系。

以FSAE赛车为主体的产品开发过程的工程能力培养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基本工程能力和综合工程能力。第一培养层次主要指由汽车设计能力、汽车制造能力、汽车试验能力、汽车营销能力、汽车成本控制能力和汽车企业管理能力组成的基本工程能力培养层次;而第二培养层次主要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的规格和素质要求:创新、协同、工程实践能力、领导力和国际视野组成的综合工程能力培养层次, 依托FSAE赛车创新平台对汽车类工程人才的两层次(基本工程能力和综合工程能力)培养形成了基于汽车产品开发过程的工程能力培养方法和实践过程。

二、递进式全过程工程能力训练系统建立

针对汽车类专业特点,基于赛车产品开发过程,构建了环环相扣的递进式全过程工程能力训练系统(如图1所示)。基于赛车产品开发过程的递进式工程能力训练系统将创新活动划分为:预备阶段、学习阶段、正式阶段和提升阶段四个递进式阶段,四个阶段实施对象分别是汽车类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其培养目标分别是兴趣激发、基础技能学习、专项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提升。各递进式阶段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连续统一,再辅以公平畅通的晋升通道和以学生为主、指导教师为辅、传帮带边学边做的良性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创新主观能动性。以FSAE赛事平台为载体,构建工程能力训练系统,使各阶段的优秀大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和成长,递进式全过程培养,递进式全面成长,学生能力稳步提升,大赛成绩逐年提高,实现了汽车类工程人才由兴趣培养—操作技能学习—专项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提升的递进式培养。

三、自主学习、自治管理生态环境构建

为了营造优良的工程教育学习生态系统,以汽车产品开发成果为导向,导入企业管理模式,形成集运作模式、教师团队、规章制度、技术标准、晋升通道、文化氛围“六位一体”的工程能力培养机制和相应激励机制。基于赛车产品开发过程的汽车类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构建,是针对汽车类工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培育优化形成具有自主学习、自治管理、知识能力递进发展、循环更新的人才成长环境与动力系统[16]。基于赛车产品开发过程,建立起合理有效的企业运作模式、指导得力的教师团队、高效的规章制度、开放共享的技术标准、公平畅通的晋升通道、實干创新的文化氛围“六位一体”自治培养机制(如图2所示),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良性自循环,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活力,形成一个土壤肥沃的良性生态环境。

3.校外推广与示范辐射明显

华南理工大学、英国博尔顿大学等二十余所国内外高校来访交流学习,每年接待参观400余人次。2013、2016年两次承办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新闻发布会。因学校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同类高校和行业内影响巨大,五年来国内外相关媒体报道500余次,成果影响在同类院校中进一步确立,对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汽车类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108.

[2]张姿炎.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3):61-65.

[3]樊星烁,王成,王迪,等.学科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4-26.

[4]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

[5]杨沛,孙晓鲲.构建学科竞赛体系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C]//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 2010年学术研讨 会 论 文 集(下册).2010:240-241.

[6]董桂才.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中国大学生服 务 外 包 创 新 创 业 大 赛 为 例 [J].教 育 教 学 论 坛,2016(29):42-43.

[7]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与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21-28.

[8]边明远. 依托FSAE赛事的大学生工程素质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9

[9]罗永革,冯樱,王保華,等. 车辆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3

[10]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

[11]黄绍平,李靖、唐勇奇.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20(4):90-92.

[12]丁三青.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87-94

[13]刘立,阳小华构建“赛学一体化”生态圈 引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6.

[14]贾棋,王祎,许真珍,等.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牵引的创新实验班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4):29-32.

[15] 邓召文,王保华,冯樱,等.基于特色创新平台的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2).

[16]梁家年,彭红,胡康.工科大学设计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构想[J]高教探索,2016(10):86-90

猜你喜欢

赛车竞赛汽车
赛车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云上赛车
汽车的“出卖”
我看竞赛
加油吧,赛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我家的小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