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建筑可持续运行理念的课堂教育与实践探究

2019-08-15莫家骐

读天下 2019年24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绿色建筑

摘要: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培育高素质的公用设备运行管理人才,聊城技师学院从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课程群建设与教学体系重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与实践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工程训练等方面进行实质性教学改革,通过职业教育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为建筑可持续运行,实现真正“绿色”“节能”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运行理念;课堂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就一直趋于上升,而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建筑的发展,但经济的发展引来的就是温室效应以及雾霾等环境污染的现象,因此,人们现如今在城市建筑上更多关注的是建筑材料的安全性、绿色性。房地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市场容量,绿色建筑材料需求也极大提升。消费者对于无污染、节能环保住房理念的形成,逐渐改变了传统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材料的选择与成本的控制。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当中的应用不仅会加强工程建筑物的质量,更能使建筑物绿色健康、安全可靠。

一、 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大军,广大职业学校毕业生成为生产服务一线的主力军。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职业教育成为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从事土木专业所需的扎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程建设、设计研究院、设备制造和运行等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土木专业坚持立足山东、服务行业、结合国家和地方需求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社会竞争力;立足山东,服务行业,重视学科交叉融合,拓展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专业全面发展”的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收入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因此,人们就对自身的生活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绿色、环保、低碳等名词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在选择购房或者是购置生活必需品时,在注重产品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在建筑材料的绿色安全性。土木工程的施工建筑物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待出售的商品,而商品销售设计出售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设计的,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物的材料的绿色性,所以,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直接影响了土木工程建筑建筑材料的选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上升,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当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频繁,最后可能达到普及。

二、 课程群建设与教学体系重构

项目和问题驱动的培养方式既提高了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也锻炼了学生分析实际工程特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学校增加了自主学习的学分和学时,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正常上课的学时数。为此,专业教师团队在梳理知识点、构建上述课程群的同时,通过慕课和微课等互联网教学平台,将实验操作和现场工程案例拍摄成短片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课余也可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既保证了教师在较短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又通过学生事先观看实验视频,确保实验过程的有序进行。

另一方面,为了体现聊城技师学院“职业教育”的特色,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专业教师多方收集整理专业素材,形成经典案例集。通过案例和实时采集的工程项目数据,对具体工程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研讨,然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解答。重构教学体系,旨在构建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专业教育模式。考虑到学生毕业就业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近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多样化发展途径。该路线图的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此时,学院组织具有工程实践能力、行业影响力大、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面试小组,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了解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分类培养,包括:学科前沿课程、复合交叉课程、职业能力提升课程和留学预备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和行业专家以授课和讲座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此外,这些课程的评价指标也不再是基于单一的试卷成绩,而是采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全过程、全方面和多角度的学习评价方法。

三、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我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中国奇迹”,得益于坚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及人才强国战略,其中,职业教育也通过源源不断地提供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供给,进而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1978年至2017年的39年间,全国职业教育累计为社会培养毕业生近1.5亿人,这些人才成为我国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是我国长久以来所要求与倡导的理论思想。对于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论,就要在建筑材料上采取措施,建筑材料的选取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绿色健康性,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当中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不仅是环保意识的体现,还能很好地保证建筑物的无毒害性,这对消费者的健康也有一定的保障。多年以来,土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都较紧缺,难以满足教学所需。为了联系实习场地和工程现场,实习教师团队需要多方进行协调。实习学生人数较多,实习单位往往很难一下子接纳如此众多的学生实习。如此多的学生到工程现场实习,往往只能走马观花,无法深入进行,实习效果不佳。

四、 结语

在教学体系重构过程中,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材施教,构建相应的评价机制。为了提升师生的工程素养,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鼓励并支持学生大胆发现并尝试解决工程问题。

参考文献:

[1]许沺.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保利广州总部办公楼设计若干问题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2]金娟.基于耦合系统模型的绿色建筑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7.

[3]付瑞驰.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7.

[4]周斌,刘金祥,张广丽.基于绿色建筑可持续运行理念的职业教育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4):1-4.

[5]叶青.绿色建筑GPR-CN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中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

作者简介:

莫家骐,山东省聊城市,聊城市技师学院(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绿色建筑
浅议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提高智障生计算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教育无处不在
深圳市绿色建筑审查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
浅析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