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收有时话芒种

2019-08-15安德英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花神芒种泥巴

安德英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小时候,每到芒种时节,爷爷便扛着犁,赶着黄牛去田里耕种,看着那一株株嫩绿的禾苗迎风招展,爷爷的脸上便笑开了花。

“芒种忙,麦上场。”正如农谚所说,每逢芒种节气,田间地头的农活儿总是会让人们忙成一团。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既是北方金黄饱满的麦粒,也是南方扎根土地里的稻种,既播种,又收获,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独一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农耕文明所延续下来的智慧。

芒种,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忙碌而又收获颇丰的节气。芒种一到,夏熟的有芒作物就要收获了,春播的作物也要管理,黍、稷等夏播作物等待人们播种。“春争日,夏争时。”在农村,芒种前后是农事活动非常忙碌的一段时间,农民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节。

关于芒种,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芒种至,天地充實,万物有声的盛夏就来了。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也比较充沛。

芒种,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须知“小满赶天,芒种赶刻”。时机到了,半刻耽误不得,一粒种子,芒种不种,再种无用。俗语说,芒种插的是个宝,夏至插的是根草。

天地间万物的生长,各有其时,抓住时机顺时播种,方可收获满满,若错过了时机,再辛苦,怕也是颗粒无收。

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若是错过了正当时的年华和正在眼前的机会,怕是日后再多的努力也难以弥补,无法挽回。劝君莫等闲,珍惜当下每一刻可以努力与付出的时光,抓住那转瞬即逝的时机,莫待少年头白时空悲切。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

螳螂,草虫也,饮风食露,深秋产卵,至次年芒种时节则破壳而出。

二候伯劳鸣。

伯劳鸟喜阴,芒种时节开始在枝头出现,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

反舌,百舌鸟,因为它能够学习其他鸟的鸣叫,所以人们叫它百舌鸟。这个春天的歌者,至芒种时令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悄然隐去。

芒种的习俗

芒种时节,我国很多地方都举办独特的节庆活动。

一、煮梅

煮梅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习俗。在南方,每年的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我们熟悉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的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的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二、嫁树

在河北的某些地方,芒种这天则有“嫁树”的习俗:人们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三、安苗

安苗是安徽南部地区的习俗,在明朝初期就流传开了。在芒种这天,人们忙完农活儿后,便用新麦面做成瓜果蔬菜、五谷、六畜的造型,蒸熟后,用蔬菜汁染色,祈求五谷丰登、顺遂平安。

四、送花神

芒种过后,便是夏日,众花皆谢,花神退位,所以人们要祭送花神,感谢花神给人间带来的美丽。由此,民间留下了在芒种日送花神的风俗。

所以,芒种节是播种希望、收获希望的一天,也是人们与漂亮的“花朵”告别的一天。

但是,这告别,不是“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哀怨与凋谢,而是“四季花卉皆有时”更替有序的暂时卸任,待到下一个春江水暖之时,依然会有千朵万朵鲜花绽放在枝头。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描写了为花神饯行的活动,他是这样描写的:“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

五、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的活动。活动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后,人们便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猜你喜欢

花神芒种泥巴
小泥巴变变变
泥巴怪
传统花朝节:汉服青少年祭花神祈福
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夏至
花朝节祭花神祈福春天
花神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泥巴泥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