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慕课的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①

2019-08-15张国俊孙爱平徐春阳孙书明解博红郭继强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9年14期
关键词:单元测试免疫学医学

张国俊 孙爱平 徐春阳 孙书明 解博红 郭继强 宋向凤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新乡453003)

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指南针”,是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系统、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中,一场期末试卷考试即决定了学生成绩,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和持续学习。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全面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使之适应我国现在的人才培养需求呢?为此,我们结合《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依托慕课平台开展了在线形成性评价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在线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中的问题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

1 形成性评价

1.1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及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高校中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的弊端,因此发展新的多种方式的教学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共识,形成性评价也就应运而生。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以前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和平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跟踪,注重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1]。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考前的突击学习为平时的持续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手段收集学生平时的学习信息,从而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做出有效调整,以便于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进程,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线下形成性评价的不足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单元测验、期中或期末测验来实施[2]。开展形成性评价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或改进教学工作,使教学在不断的测评、反馈、调整的过程中趋于完善,最后达到教学目标。但这种评价方式在学生人数不多的情况下是切实可行的。我校在以往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试行了形成性评价措施,主要通过增加小测验而达到督促学生平时学习的目的。但由于我校本科生人数较多,小测验的结果需要教师手工批改、汇总和总结,因此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另外,这种评价方式主要还是教师单向对学生的评价,缺少同学之间的互评,学生的学习还是被动式学习,因此取得的效果不甚理想。

2 我校《医学免疫学》慕课的建设情况

大规模在线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又称慕课,是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2012年,随着Coursera、Udacity、edX 三大互联网课程的兴起,MOOC迅速在全球掀起了一场“互联网+教育”的大变革[3]。2015年教育部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应用体系[4]。据2016年第三届中国 MOOC大会透露,国内慕课平台已超过130 家[5]。2017年教育部认定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我校《医学免疫学》课程一直紧跟国家政策和时代发展,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多种教学形式的探索与实践[6-9]。2004年我校《医学免疫学》课程申报成为河南省精品课程,2012年成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年9月成为河南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并开始建设。经过前期的课程设计、微课制作、资源上传与发布等环节,于2017年4月建设完成,并通过河南省教育厅审核,在中国慕课平台上线运行。课程网址: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XXMU-1001793016[10]。目前课程在该平台上已顺利运行3期,课程注册人数达到10 193人。注册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学生。

3 依托在线开放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医学免疫学课程是我校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和考试课。课程内容包括课程概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和临床免疫学共五部分。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医学基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规律和致病机制,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3.1依托在线开放课程的形成性评价的构建 我校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2016级本科生的《医学免疫学》课程中开展了依托慕课的形成性评价。提前在QQ群以及在医学免疫学首次课堂教学中通知所有学生登录中国大学MOOC平台,选择新乡医学院的《医学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在慕课平台上除微课视频、文本或富文本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以外,按照教学单元建立单元测试和单元作业栏目,单元测试为客观题,单元作业为主观题,另外还有讨论题型,不定期上传研究进展资料等。课程内容每周定时发布并设定提交单元测试和作业的截止时间,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具体发布的内容如表1。

表1 课程内容及评价安排

Tab.1 Content of course and arrangements of assessment

WeeksCourse contentsUnit tests(Objective question)Unit assignments(Subjective question)Topics fordiscussion1Introduction,Antigen10(20)422Antibody5(15)323Complement,Cytokine10(25)324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and adhesion molecule,MHC8(17)325Immune organ and tissue5(10)216B lymphocyte,T lymphocyte10(22)427APC and 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T lymphocyte,10(19)328Humoral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B lymphocyte,innate immune system and innate immune response10(21)429Immunological tolerance,immunoregulation8(16)3216Final examination20(30)

Note:In the part of unit tests,the first number is th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and the number in parentheses is the total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in the test database.All the unit test quesitons are randomly extracted from the database by the system.

3.2形成性评价方法 形成性评价成绩由四部分组成,满分100分,如图1所示,单元测试占30%;单元作业占30%;课程讨论占20%;期末考试占20%。单元测试有3次答题机会,由学生自行作答,系统自动判定成绩,学生据此可进行自我的评价。单元作业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后,系统随机分配给其他至少五位同学进行相互评价并评分,最后取平均分。讨论成绩则由系统根据每位同学的参与情况评分,参与讨论7次以上为20分。期末考试安排在最后的复习阶段集中进行,全部为客观题,由系统自行判定成绩。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课程讨论和作业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最后的成绩。

3.3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和优势 利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学生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可以从系统导出,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分析,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此结果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相比,教师既能快速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增加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讨论题也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相互合作的机会,因此利用此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形成性评价既达到了标准化的评价,也没有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图1 在线开放课程成绩的构成比例Fig.1 Ratio of score in open online course

通过分析《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成绩,我们发现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最终成绩明显高于不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成绩。如图2所示,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是1 507人,期末平均成绩是(78.41±0.22)分,未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是1 319人,期末平均成绩是(72.99±0.31)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通过使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可以加强学生的平时学习、主动学习和连贯性学习,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而不是凭借期末考试前两三周的时间对可能要考试的内容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这种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的短时间突击式强化记忆方式,在短期内效果可能较好,最后考试也能够顺利过关,甚至还能考出一个很好的成绩,但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记忆所学内容,考试过后很快就会忘记,学生也不能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相关知识熟练运用。因此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储备,也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3.4目前形成性评价的不足 利用慕课开展形成性评价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第一,虽然慕课平台记录了每位学习者的视频观看、讨论区发言、单元测试和单元作业等情况,反映了网上课程的参与度,但缺少课程每周签到记录,无法避免集中“刷课”情况。为了弥补该办法的不足之处,我们在小班实验课中加入了签到和课堂表现记录。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1)加分项目:①课堂回答问题积极,加1分;②值日工作做的认真到位,加1分;③公益工作积极参加,加1分;④实验操作认真,结果好,加1分。(2)扣分项目:①旷课一次扣2分,迟到早退扣1分;②上课期间玩手机,如游戏、小说、电影等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吃东西,一次扣1分;③实验报告缺一次扣2分,发现替写、抄袭等一次扣2分;④实验课结束不值日,或走形式,扣2分。第二,目前这种依托在线开放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还没有达到课上和课下的真正融合。部分同学由于多种原因还是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一时还不能适应新的评价方式,导致在限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测验和作业,也为最后的课程评价带来了诸多问题。

图2 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成绩的影响Fig.2 Effect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on scoreNote: ***.P<0.000 1.

4 小结与展望

我校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依托中国慕课平台医学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持续性学习,在提高学生课程成绩、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认识,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利用该平台进行主动学习,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发挥在线开放课程在形成性评价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单元测试免疫学医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本刊诚聘特约审稿人
本刊诚聘特约审稿人
本刊诚聘特约审稿人
医学、生命科学类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
一年级上册一、二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