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水管委”管出“明白水”

2019-08-15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9年24期
关键词:管委水表水源

文 / 图_李思瑾

自来水通到龙里县冠山街道高坪村家家户户。图为高坪村村民在自家小院洗手。

在龙里县冠山街道高坪村,村民们用上自来水已近20年。

5月21日,记者在高坪村郁郁葱葱的树丛中看到一方老蓄水池,5根管道连接,分别将水输送到5个村民组150多户人家。高坪村村支书罗发辉介绍,这汩汩不断的水,来自8公里山林外的贵定县马场河谷汪村滴水岩洞。

曾经的高坪村,“人在山中坐,水从山下流,河头淌得哗啦啦,山上滴水贵如油”。

2002年,高坪村每户集资280多元,加上龙里县水利局从人均100元“渴望工程”项目资金集中筹措20万元,支付给马场河谷汪村8800元后,高坪村村民投工投劳,修水池、挖渠道、埋管道……按区域挖沟,每户负责挖长10米、深80厘米的渠道,三个月完成了8公里的主干管道、20多公里的串寨入户管道建设。

水到高坪村,村干部及由群众代表组成的“水管委”也在高坪村成立,《高坪村人畜饮水管理制度》随之施行,按照一户一表、以表计费的原则,收取适当的维修管理费用:每户保底2吨定额8吨,不足2吨按2吨收费,8吨以内按每吨0.3元计价,超过8吨按每吨1元计价。

如用户不通过水表截断管道用水,水管委将处以重罚,根据情节处50元到500元罚金,拒绝处罚的,由村委及“水管委”组织群众拉猪、拉牛、拉马作为罚款抵押。

自来水来了,养牛场、松香厂、钼化厂等企业相继选择落户高坪村。

考虑企业要用水,高坪村“水管委”动员村民们修建两个100立方米的水池,村民用不完的水溢到新水池以供企业使用,并于2011年修订了《高坪村人畜饮水管理制度》:企业须支付高坪村5000元“搭伙费”,且必须接受“枯水季节或旱情严重,先保村民人饮再保企业用水”的条件。

水在高坪村流淌了近20年,管理制度实施了近20年,三位管水员也在村里奉献了近20年。

管水员最开始每个月拿30元的工资,后又涨到50元,2012年又调到100元。“我们是大家选出来的,大家信任我们,我们就不能辜负大家。”管水员罗国银强调,“工资,每月我最多只要100元。做了这么多年,我们仨已经是做公益了。”

“我负责记账。收取的水费,就用于日常管护。水表内管道损坏,主人自家维修;水表外管道坏了,我们负责修。”管水员陈光明告诉记者,他们三人,一人用身份证在银行开户,一人保管存折,一人保管密码。

写进村规民约的条款,约束着村民爱护水源、缴费用水的行为;没有写进村规民约的条款,也充分代表着村民的意志。

高坪村各组的公告栏里,贴有《2018年高坪村自来水饮水管理账目公示》,记者看到,收支情况一目了然,除去预留活动资金1400多元,银行存款还有132594元。

高坪村“定额保底、阶梯水价、定期公示、结余归公”的村民自治管水模式有效保障了饮水工程效益,目前已在龙里县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中全面推广。龙里县去年已集中培训265名管水员,保证每个村至少有1名,大村有2—4名。龙里县水务局副局长张琦慧告诉记者:“按工程点来计算,龙里县人饮工程中村民自治管理的占70%。”

湾滩河镇桂花村也是推行“高坪模式”的村寨之一,并且非常重视水源地的保护,将水源地水源边缘以外至少10米范围内划为一级保护区,并严格规定:在水源保护区不准建生活区、厕所;不准饲养牲畜、家禽;不准种植农作物;不准堆放垃圾和其他物资;不准排放污水;禁止栽种会对水源产生污染的花草树木,等等。

而同在湾滩河镇的摆省片区,龙里县供排水总公司建立了一个水厂,集中供水,覆盖10多个村寨1000多户人家。

张琦慧坦言,分散式水源太多,就会导致被划定出很多饮用水源保护区。如此一来,将影响很多产业发展。“集中式供水不失为一种模式。因此我们鼓励因地制宜,公司运营与村民自治管理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管委水表水源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水表检定装置不确定度分析计算的相关思考
防冻水表
如何提高检定周期内水表的计量准确度
“百万市民接力城管 牵手穿越最美武汉”大型徒步公益活动启动
教你读水表
寻找水源
为“弄管委”唱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