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里:一颗山果“点绿成金”

2019-08-15罗亮亮

当代贵州 2019年24期
关键词:梨果刺梨石漠化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罗亮亮

龙里县人工种植刺梨为贵州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效范本,成为山区老百姓“点绿成金”的经典案例。图为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村民采收刺梨果。(龙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龙里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

10多年前,地处黔中腹地、苗岭山脉中段的龙里县石多土少、生态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发展基础差。生态环境最恶劣时,大面积的土地呈现石漠化状态。

提起那时的生活环境,当地百姓纷纷感慨:“有些高山上都见不到大树,下雨时特别害怕山体滑坡,而且秋收时粮食只能收一小筐,勉强解决家里的温饱问题,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穷则思变,困则求新。

“刺梨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生长快的特点,耐瘠薄、耐旱,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首选树种。不仅如此,刺梨果营养丰富,刺梨加工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黔南州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站长欧国腾说。

自2000年以来,龙里县以“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为契机,鼓励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种植耐旱能力强的刺梨树,既修复了这里的生态,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从此,全新的刺梨产业,在龙里县一路推广开来,将曾经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意葱茏的刺梨树林,也让百姓尝到了“甜头”。

6月5日,在洗马镇百里刺梨带,正在生长中的青色刺梨挂满枝头。再过两个月,这里的刺梨就将迎来丰收。

洗马镇大坪村村民宋培贵说:“刺梨进入盛产期后,平均每亩产量达1000公斤,按目前的市场3元/斤计算,亩产值6000元,这可比种植普通农作物划算多了,我们都将刺梨当成致富的‘金果果’。”

有销路,种下的果子才有价值。

龙里县在推行刺梨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完善深加工及销售渠道,目前已建成国内规模化、标准化刺梨深加工自动化流水线。

“刺梨好不好卖呢?”记者问。

“好卖啊,有公司直接开车来收果,我们种多少他们就收多少。”宋培贵家种了10余亩刺梨,已有7亩进入盛产期,“卖鲜果给公司,每年净赚2万多元”。

宋培贵说的公司是位于龙里县茶香刺梨产业示范园区的贵州恒力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老吉”帮扶贵州刺梨产业的新品复合果汁“刺柠吉”生产所必需的刺梨浓缩汁就来自这家公司。

恒力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建告诉记者:“每年8月中旬到9月底,我们按2—3元/斤的收购价在龙里全县收购3000多吨刺梨来加工,目前我们已建有10000立方的冷库。”

目前,龙里县刺梨种植达24.5万亩,4.31万亩已进入盛果期,年产值4亿元,覆盖农户1万余户,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曾经,这里光秃秃的大山,石缝间零星散落着杂草;如今,这里群山环抱,山上树木繁茂,“金果”飘香,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43.9%变为2018年的61.49%,龙里县人工种植刺梨为贵州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效范本,成为山区老百姓“点绿成金”的经典案例,不仅涵养了绿水青山,更是培育了金山银山。

猜你喜欢

梨果刺梨石漠化
六盘水市刺梨果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天水市梨果产业定位与发展建议
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石漠化信息提取与时空演变分析
——以贵州威宁县为例
滇东北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贵州刺梨专题书法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纂刻作品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浅析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梨果采收后如何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