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主角都刚了,谁来负责脆弱?

2019-08-15

电影 2019年7期
关键词:平权黑衣人男女

“为什么不是Men and Women in Black?”《黑衣人:全球追缉》女主角的这句台词就像片中她捡到的外星武器,体量虽小,却能鲸吞一个星球,这句台词不仅概括了整部影片,还一笔速写了当下这个时代,也是全片唯一一点新意思。

显然影片编导想追赶一下时髦。比起肤色平权,男女平权是近年来好莱坞声势浩大的新风潮,《X战警:黑凤凰》中詹妮弗·劳伦斯虽然提前离场,却留下掷地有声的一句:既然老是女人替男人收拾烂摊子,为什么不叫X-Women?

《神奇女侠》选择直接倒转乾坤,硬汉男星克里斯·派恩在《星际迷航》里连企业号都能拯救,在第一超级女英雄身边却毅然化身为被爱人保护的小甜甜,最后还为了支持女友拯救世界的伟大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嗯,一部男主女主拿错剧本的电影。

其实《黑衣人:全球追缉》也是想玩一个性别倒转设定的。泰莎·汤普森作为新人被招募、入职的段落,跟当年威尔·史密斯扮演的主角通过测试、入职的段落,甚至某些镜头某些角度都颇有相似之处。并且有关于性别成见的老梗新梗影片里都点到了,比如女主在选择配枪时没有选择小巧秀气的枪,而是选了一个特别狂暴酷炫的款式;女主夸奖女上司身上的白色套装帅气;女主角打动女上司是因为她说自己热爱事业可以抛却所有个人生活;男主第一次带女主去执行公务,居然是让她去陪客户喝酒。

如果《黑衣人:全球追缉》敢玩得大胆一点,彻底反转成一部《Women in Black》其实大有可为,可惜所有的操作都只停留在蜻蜓点水的表面没有深入,束手束脚不敢玩大,或者说是编导自己在男女平权时代如何刻画职业女性和职场中男女之间的关系也举棋不定、进退维谷。必须承认,当看到刚演过环宇第一男神锤哥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为了衬托女武神泰莎·汤普森的强大,一度拿着袖珍小锤缩在炮火下抬不起头,那一刻看得我都尴尬了。

在经典剧作理论和经验中,女性多是来承载柔性的一面以纾解刚性的紧张,男英雄拯救世界的闲暇时刻,跟心爱的人儿缱绻一下,然后继续回去搏命,她作为他的软肋,自然也会招致反派角色的精准打击以牵制男主。在最后的三十分钟拯救段落里,英雄面临世界与女友的双重险境,必须一边承受着软肋一直被反派痛击,一边咬牙拯救世界,我们都知道世界最终会被拯救,但女朋友却未必,在一个悲情深刻的英雄故事里,女友会作为赢回世界的代价被牺牲掉。在片尾三分钟,英雄会陷入巨大的创痛,如果有下一部,随着新女友的到来他又会重新振作。

这一无限重复、百试百灵的经典套路,如今在呼吁男女平权的好莱坞却有难以为继之忧。连钢铁侠的文弱秘书小辣椒都身披战甲加入战斗的当下,女主一个个强大到爆棚,编剧却犯难了,男女主角一起刚不是不可以,但是刚完了之后呢,谁负责脆弱那一下?

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剧作规范与惯例无疑是男权力量的历史沉淀与集中体现,当男女平权的思潮对它产生冲击时,不适应的何止是编剧,还包括观众。

《黑衣人:全球追缉》终究没有像《神奇女侠》那样以女强男弱的设定彻底反转力量配置,也许编导的初衷是好的,期冀建立一个女强男也不弱的平等互利的友好氛围,但从剧作效果来看,整部影片男主、女主就像争夺一笔大单的竞争对手,一直在进行角力与争夺,这进一步分散了剧作的凝聚力。

电影中的男女主角关系就像公司里两个部门的高管,又竞争又合作的纯同事!!!编剧自杀式的直接把自己逼入了死胡同——男女主角没有爱情?没有!纯同事!既然是纯同事,你干嘛要设置成一对异性?那就继续沿用《黑衣人》系列的老搭配,来一对老直男呗。

看片时透过银幕我仿佛都能看到编剧一边写一边揪着自己的头发往墙上撞,为响应男女平权,男女主角的职场定位几乎相同,连职业分工都不显著,男女之间的反差没了,等于自断一臂;为响应肤色平权,男女主角一黑一白,而跨肤色恋爱依然是美国主流影片不敢随便触碰的禁区,男女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没了,等于再自断一臂。

看到女反派跟男主有一段旧缘这个设定的时候,我以为编剧还想自我抢救一下,结果北欧冰美人丽贝卡·弗格森扮演的女反派居然都懒得搭理男主,弗格森的出场设定居然只是为了跟女主泰莎·汤普森来一场Girl Fight,不得不说如今好莱坞大片中的Girl Fight是越来越隆重了,扯头发、抓脸、尖叫这种小女生玩闹的动作彻底没有了,都是彰显Girl Power的拳拳到肉的真格斗。

“黑凤凰”即便是黑化了也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90年代令《黑衣人》横空出世的那些元素——外星怪物的乱想、电脑特效的精进、超级明星威尔·史密斯的个人魅力,无一幸存,《黑衣人:全球追缉》的失利应该在众人意料之中,相比之下这部影片折射出的好莱坞编剧的困境倒更值得我思考。

《黑衣人:全球追缉》中男主问女主:你恋爱过吗?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感觉。就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男主映着篝火对女主说完这句话之后,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想到吧?如今好莱坞的编剧努力推翻昔日的编剧铁律,却新建无功,最终的结果确乎再无陈词滥调,但也只剩下一片空茫。

我们不止是在《黑衣人:全球追缉》中没有看到爱情,好莱坞大片里我们已经很久没看到爱情了,爱情,曾经是美国影片通行世界的法宝之一,如今,却失灵了。

《速度与激情》系列卖的不是爱情,漫威的电影宇宙卖的不是爱情,连爱情兜售高手迪士尼都已经改弦易辙不卖爱情很久了,从高举女性大旗的《勇敢传说》到《冰雪奇缘》《海洋奇缘》到全球看好的《冰雪奇缘2》,公主的世界里爱情越来越靠边站了。

在这个强者为王、彰显力量、理性、自主的时代,爱情作为一种盲动、非理性、主动放弃控制权的非利己行为,现实生活中成为低频出现的小概率事件尚能理解,但美国主流商业影片作为一种专门提供现实的补偿安慰的娱乐,不是应该缺什么补什么吗。

笔者妄自揣测,之所以不碰爱情,首先是因为当下的好莱坞编剧在这个高举男女平权大旗的时代,还没有把握拿捏准讨好现代女性观众的爱情戏的分寸与尺度。

爱情戏,主打的一直是女性观众,即使是主流商业大片中的爱情戏依然如此,由于平权时代的美国女性观众变得敏感而挑剔,人设、剧情、人物刻画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女性歧视当然还有男性歧视的投诉,有时甚至男女双方都觉得受到了冒犯。

比如《神奇女侠》,虽然有男性观众认为这部影片有仇男癖,但同时也有一大批人认为它矮化女超级英雄,把最伟大的女英雄神奇女侠刻画为一个等待男人唤醒、教育的懵懂小女孩。

在性别平权这一超级敏感时期,爱情从性别间角力、斡旋的政治角度解读,很容易踩到某人的痛处引发争议,不如保守处理,尽量压缩感情线。

除了性别政治大气候,另一大原因对于好莱坞更致命,那就是明星个人魅力的欠缺。

爱情戏好看与否,其关键并不在于男女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而是在于男女主角跟观众之间是否产生了化学反应,只有观众爱上了男主或女主,这部爱情片才成了,所以能演爱情片的必须是具有超高个人魅力与明星质素的明星,这也是为什么女星中片酬最高的那些都是能演爱情喜剧的,比如好莱坞曾经的顶级片酬女星茱莉娅·罗伯茨、詹妮弗·安妮斯顿、梅格·瑞恩等,而如今好莱坞越来越倚重项目,而不是明星,即使是卖遍全球的漫威电影宇宙,催生的也只是IP,而不是明星,出演漫威超级英雄的演员,还没有一个人能证明他们脱离漫威之后的个人影响力,甚至连小罗伯特.唐尼也不行,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女武神泰莎·汤普森离能撑起一部爱情片的明星CP更相去甚远,编剧自知其短,根本没有信心让他们在大银幕上谈情说爱。

“神奇女侠”还可以再“刚”一点

遥想上一次好莱坞大银幕上令我心折的爱情,居然要追溯到《泰坦尼克》和《史密斯夫妇》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安吉丽娜·朱莉、布莱德·皮特,这样的明星好莱坞是越来越少见了,可以想见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得继续忍耐好莱坞大片是一片爱情的荒漠。

猜你喜欢

平权黑衣人男女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男女有别
进我家喝水的叔叔
从改写理论看翻译的幕后操纵
图说车事
“意式”男女的街头时髦选
人说人面桃花(外一首)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