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聋生数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

2019-08-14吴垣坚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聋生数学课堂信息技术

摘 要: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现代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完善,我们已经惊喜的看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教育业的另一个重要的分支——特殊教育,在这方面的发展和研究显然更加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聋生;数学课堂

特殊需求的人群是整个人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对这一人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更能加快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的速度,体现出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目前的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包括对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视觉障碍以及工读等儿童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显然聋生在除了听之外的其他方面,比如智力和正常学生就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在视觉的敏锐程度上还要超过正常学生。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融入于数学课堂当中,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一、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聋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聋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的意义和作用。

三、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聋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 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五、 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六、 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作者简介:

吴垣坚,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聋生数学课堂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