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9-08-14王丹阳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

摘 要: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不仅要让学生扎实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知识应用技能,增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更好从事工作奠定基础。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不足,培养模式落后,制约学生综合技能提升,有必要采取改进措施。

关键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 导言

创新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就业,增强学校办学影响力。本文针对性研究了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会计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工作,旨在为职业院校会计教学过程的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 创新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 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整个社会对会计人才培养需要,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引导学生融入学习活动当中。进而加强实践锻炼,增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二) 有利于学生更好就业

随着就业市场对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应该认识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缺陷。然后结合就业市场实际需要调整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学生实践锻炼,让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进而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更好就业,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奠定基础。

(三) 增强学校办学影响力

作为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根据就业市场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锻炼,坚持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利于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竞争力和办学影响力。

三、 当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难点分析

首先,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多,并且选择会计专业作为学习对象的人数较为广泛,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工作能力参差不齐,而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在大规模的教学工作中,其客观教学条件无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因此,职业院校应该确定自身理论教学的质量,并争取获得更多的机会为会学生提供针对性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中达成良好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职业会计人才培养效率。

再者,由于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同,且由于会计专业的学习人较多,一般企业接受实训的都是小规模的职业院校实习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院校的难以通过实验实训教学结合理论的教学形式顺利开展,而这类教学人员也难以寻找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效率不高,而寻找能够与学校达成长期合作的企业难度较大,小规模的企业难以在超出自身接收能力之外的运营模式,因此,职业院校在进行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困难,主要的难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院校当地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并不多,尤其是小型企业对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并不高,其对于岗位需求不高,导致其难以接受实习的学生,避免浪费过多的企业资源以及人力资源。

2. 会计工作属于企业的核心财务岗位,能够接触到企业的核心财务数据,涉及的商业机密较多,大部分企业对于会计实习生的参与都存在一定的防备心理,难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会计工作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其工作性质存在较大的差距,新形势下不同的会计处理软件削弱了对会计工作的需求。

四、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 充分认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就是要充分利用企业和院校两种不同的、互补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企业和学校两大主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共同培养学生,以最终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认识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就会使教师真正的在教学中研究和实践这种模式,产生让教师自发的在教学中加以实施的原动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是主动的、快乐的、积极的。这样,才能把工学結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与会计专业教学完全结合起来,更好的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 探索符合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新模式

依据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成长规律,对于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德技兼修”同时,采取“工学交替”方式进行。依据会计专业现状和社会需求,应注重对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一方面是对学生个人职业道德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树立行业风气,维系社会公德的有效手段。采用“工学交替”方式进行有利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第一步,在入学后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或学校财务部门和“校中厂”参观实际的会计资料,了解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对会计有一个感性认识。第二步,学期中,学习专业课程时采用一体化教学,在每个学期结束前集中利用一周或两周进行集中实践,对本学期所学课程的实践处理进行系统训练。最后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训练,使学生完全达到实际工作需要。

(三) 制定全新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强调为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当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会计专业采用“德技兼修、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和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五、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的在新形势下即将迎来新的改革,这也是未来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职业院校应该确定自身的教学理念,并建立新型的教学架构,形成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多样化优质的实践机会,构建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巧茹.浅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会计教学改革[J].才智,2017(22):214.

[2]向新梅,徐培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会计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20):116-117.

作者简介:

王丹阳,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