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悲剧形象

2019-08-14王钧

读天下 2019年19期

摘 要:《穆斯林的葬礼》中塑造了许多悲剧人物,也展示了他们悲剧的变化和延续,并揭示了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在诸多人物悲剧中,韩子奇的悲剧形象显得尤为突出,而造成他悲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韩子奇;悲剧形象;原因分析

一、 《穆斯林的葬礼》简介

《穆斯林的葬礼》于1987年创作完成,这部长达五十万余字的长篇巨著记录了一个穆斯林玉器家族的兴衰荣辱的故事。讲述了三代人命运的坎坷和他们的爱情悲剧。其行文结构构思巧妙,不落俗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结局更是令人深思。同时它又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史诗著作,更有作家刘白羽称其为“穆斯林圣洁的诗篇”。

二、 韩子奇的悲剧

(一) 韩子奇的事业悲剧

韩子奇,他的一生是与“玉”密不可分的。因玉而生,最终却因“玉”而死。“玉”就是他一生的事业。他在事业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潜心苦练手艺,重振奇珍斋并且获得了“玉王”的称号。在他决定跟随师傅学手艺时,他便放弃了作为一个穆斯林的最高信仰。为了玉,他甚至抛下吐罗耶定巴巴,放下心中真主的感召,甚至被认为是“不孝的徒弟”;为了玉他放弃了自己的妻儿远赴异国他乡。玉是他的心血,“玉王”是他事业成功的标志,玉,更是他生活的全部。

(二) 韩子奇爱情的悲剧

从韩子奇和梁君璧的婚姻中,一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当时的爱是兄妹之间的爱,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种爱也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之间相敬如宾,没有因任何事而争吵,但是却似乎少了正常夫妻之间的举案齐眉。另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得到他们之间的爱是得到承认的,他们之间有了孩子韩天星,当韩子奇漂泊异国他乡时他无时无刻不思念着自己的妻儿和故土。

当他安于处在现实生活中时,他便丢弃了自己與梁冰玉之间的理想爱情。梁冰玉面对恋人韩子奇的退缩和妥协,她心灰意冷,只留下女儿韩新月自己又踏上异国的旅途。梁君璧是不会离婚,更不会接纳自己的妹妹的,因为穆斯林教规绝对不允许两姐妹嫁给同一个男人。

(三) 韩子奇的亲情悲剧

韩子奇与梁冰玉之间的爱情悲剧是造成韩子奇亲情悲剧的直接原因。在经历了爱情之苦后,韩子奇又经历了亲情的又一折磨。因而家里总是弥漫韩新月所不理解的争吵,也正是由于上一代的情感恩怨在下一代身上总是留下挥之不去的阴霾。当女儿考上昔日恋人梁冰玉所上的大学时,韩子奇心中是喜悦的。但却受到了来自妻子梁君璧的阻挠,她将新月和天星对比,说天星初中毕业就去厂里当了工人,而女儿却能一直上学,这不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能舍弃一个去成全另一个。此时的妻子却是步步不肯退让,除非韩子奇拿出一部分玉作为交换,才同意女儿上大学。在万般无奈下,韩子奇选择了退让。

三、 韩子奇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 时代悲剧

一个人如果能够找到自己赖以生存,并为之疯狂的事业是最幸福的。韩子奇的前半生都与玉紧紧地链接在一起,而后半生,尤其是他从英国回来之后,社会动荡,局势也不安稳,他便悄悄的将自己的玉隐藏在那间密室之后,而去了一家国营企业工作。本以为,他能守着自己的玉过一生,但是当几个红卫兵闯进家门时,他的玉就在劫难逃了。玉是他事业辉煌的象征,是他的全部生命,玉没了,他的生命似乎也就消耗殆尽了。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人是无可奈何的,只能接受时代的安排,这也造成了他生命中的悲剧。

(二) 宗教原因

韩子奇与梁冰玉之间的爱情悲剧,是宗教束缚所造成的。穆斯林教规绝不允许两姐妹嫁给同一个男人,而这个忠贞的卫教士便是梁君璧。她绝不会妥协,不会同意自己的妹妹嫁给自己的丈夫,因为她不能违反教规,也不能让两旁世人对梁家指指点点。作为穆斯林的教徒,韩子奇却背叛了穆斯林的教规,他和自己妻子的妹妹相爱了,他经不住族人的指点,社会的舆论,韩子奇首先妥协了。在宗教压力的束缚下,他隐忍着,把自己的婚姻和自己的家庭放在了首位,看中婚姻和家庭的至高地位也是虔诚的穆斯林的信仰。

(三) 个人性格原因

小说中韩子奇的性格是具有两面性的,他对于事业的热爱和付出是非比寻常的,他的勇敢,魄力是值得人称赞和肯定的。对一双儿女他又是慈爱,可亲的。他对女儿有愧疚,所以总是竭尽全力来弥补;对儿子,他似乎总是寡言少语但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总是能作为全家的脊梁挺身而出。在对待婚姻和恋爱方面他则显示出懦弱和妥协。在他生命即将结束时,他恐惧和担忧了,因为作为虔诚的穆斯林教徒,他不但没有完整的做过一次礼拜,还违反了教规。

四、 韩子奇悲剧形象的意义

韩子奇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玉”,从默默无闻的学徒变成了众人皆知的“玉王”。他的辉煌和成就是惊人的,甚至是超过了自己的师傅“玉魔”。与师傅的埋头苦干相比,韩子奇聪明睿智,忍辱负重而学来炉火纯青的琢玉本领,同时他又有敏感和精明的商业头脑。在重振奇珍斋,他潜心去汇远斋学习,甘愿做玉的奴仆,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他忍气吞声,磨炼自己的意志,降低自己的尊严,偷偷学习琢玉的手艺,也是在此期间,他绝不会像师傅那样只赚取琢玉的小利,他的眼界更开阔,他要做买卖,经商。他自己总结经商的法则,苦练英语。他在事业的道路中不断摸索,不断前进。

五、 结语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悲剧色彩浓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史诗巨著。作者霍达用独特的视角给读者展示了韩子奇一生的悲剧,我们看到了他的爱情、亲情的坎坷和遭遇,并随着情节的发展一步步走向悲剧。而韩子奇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也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里,他的悲剧命运是多方面所造成的。对于韩子奇一生的悲剧和原因探析有助于我们对于小说的深刻解读和理解。

参考文献:

[1]高静.悲伤的低吟,悲剧的回眸——探寻《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之美[J].语文教学通讯,2018(26):28-31.

[2]刘晶玉.雁归潮来,明月不再——再读《穆斯林的葬礼》[J].名作欣赏,2018(23):136-137.

[3]邢方方,华燕.宗教视角下《荆棘鸟》与《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之比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0(1):46-50.

作者简介:

王钧,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