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2019-08-14熊燕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构建高效课堂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花费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提升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优化化学教学方式可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一、 引言

按照新课改教学标准,学习应是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学生充分调动自身能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素质的过程。目前新课改虽已分步骤在全国各地区实施了几年,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策略较为零散不成系统,而且目前社会中普遍的仍不同程度的片面强调填鸭式教学的普世应试作用,忽略学习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先进性,更加忽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重的学习负担极大的束缚了年轻一代多样化个性的成长。

二、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现状

(一) 教学观念尚未改变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现有的教学理念已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改变教学理念。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教师的观念一直未转变。教师依旧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注重化学知识的理论教学,让学生记忆各种化学式和原理。其实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许多原理和化学现象,需要学生自主完成,而不是教师明确列出化学条件和实验步骤,甚至直接公布实验结果,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

(二) 课堂提问较少

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任务的影响,许多教师将化学实验过程省略掉,直接将化学原理灌输给学生。作为探究性学科,化学教学课堂并没有给予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以课堂提问为例,化学课堂上,教师应该以日常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常步骤应该为问题提出、给出假设、实验验证、总结答案。实际教学活动中,这些步骤往往被省略掉,不利于学生思考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三) 化学实验较少

化学学科的魅力在于化学的实验环节可以将枯燥的化学公式转变为形象的化学过程。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选择将实验环节省去或者缩减化学实验次数,以此来“节约”时间,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 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完成某项活动的基本前提是进行观察,这也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实验演示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利用实验教学能够直接创设出课本知识点的有关的情景,让学生生动鲜明地接触课本上所描绘的知识是如何得来的,从根源和现实中理解知识点的来源,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实验教学中通过创设实验情境条件,挖掘真实的实验素材,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答疑,达到让学生能够发现实验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目的。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让大家明白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做法,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最后由教师做出评价。这样简单明了的实验为学生们的思考提供了思路来源,学生可以在观察现象中寻求答案,哪怕不能一下子得出答案,有了观察实验这一经历,教师稍后进行知识讲解,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了。

(二) 多元化利用教学条件,活跃教学氛围

随着目前我国各级学校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从各种传统实物、模拟的实验器材、设施设备到现代化投影、播放技术等相继进入中小学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的限制,使课堂演示手段和授课方式、方法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变化,能够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巧妙创设学习情境,大大克服了初中生抽象思维相对较差的弱点,有力的活跃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型化学实验,用实验现象直观的增强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印象和记忆。如讲到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助燃性时,可以使用木炭、硫磺、红磷、铁丝等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进行燃烧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物质的易燃性质。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比如进行多种酸碱中和实验,促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同时去探究、去验证各种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的化学规律。感受实验步骤的严谨和化学世界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细节观察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

(三) 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课堂上,学生根据自身求知需求进行自主学习,期间碰到困惑产生疑问,就会采用探究过程来尝试解决,倘若个体不足以回答问题,就可以借助小组或集体协作来分工研究。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变质这一难点内容时,学生经常无法快速理解,可以在课上先演示空气中变质前后的氢氧化钠进行对比,让学生从现象上讨论不同点,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要求同学从现象入手,思考变质的原因,有利于得出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产生化学反应的答案,接着将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怎样分析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路,最后通过和同学们一同分析各组方案的可行性,很好的将此课程重难点让学生消化和理解。同时,小组合作间的交流,能够加强学生间的凝聚力,每个学生为力求小组成功,非常乐意做促使小组成功的事,学生间互爱、互敬、互勉、互助,容易形成平等、合作、竞争的氛围。实际上,自主学习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话提供了前提条件,突出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这一核心特点,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向更深层次前进,进一步喚醒、挖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信、自知、乐学、好学,逐步形成终身学习习惯和个人、群体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建设化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利用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同时将生活案例引入到化学课堂,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成龙.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45(18):11.

[2]黄美珍.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学园(教育科研),2015(6):130.

作者简介:

熊燕,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马安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构建高效课堂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